神經科學

|共21篇|

【AI 時代求生指南之二】怎判斷 AI 是否擁有意識?

ChatGPT 能夠逼真模仿人類說話,甚至懂得口甜舌滑,是否意味著 AI 擁有真實情感?具備意識的 AI 是科幻故事常有設定,被視為人類夢魘,但原來現實中 AI 能否獲取意識,在學術上尚未有定案,究竟專家有何看法?又是否有客觀辦法驗證 AI 是否存在意識?

書店們:一人婚禮

2023 年農曆新年過後,周冠威最新電影「一人婚禮」終於上映。這部電影以 21 世紀開始流行的「一人婚禮」(sologamy)為題材,探討網絡文化、自戀等問題,輕鬆胡鬧的情節背後潛藏宏大的野心,雖然因為個別配角所代表的支線題材,如教會、同性戀及整容與自戀的關係,得不到更多發揮而成為缺憾。然而,導演藉電影反思香港網絡化社會的影響,又值得我們深思。

腦退化觀念革命:長者邁向「第二童年」

搞不清自己身在何方、認不出至親、最後只能吐出幾個單字…… 腦退化的歷程,不論發生在自己還是家人身上都是惡夢。有研究阿茲海默症的學者指出,目前有學說將阿茲海默症理解為逆轉成長的疾病,就如逆向地經歷人生「第二童年」。此說尚未能為治療帶來突破,卻有助我們體諒病者困境,甚至反省主流的線性人生觀。

第三波存在主義:在神經科學挑戰下重構存在的意義

神經科學對人腦研究的豐碩成果,把人的行為個性理解成純粹物理機制,靈魂沒有存在位置、人生彷彿沒意義可言,這無疑為我們帶來存在的焦慮。有美國哲學家因此提出,我們要在神經科學的時代裡,展開第三波存在主義,把人從虛無深淵拯救出來。

在室內穿外套,出外會更冷?

天氣寒冷時走進室內,一般會脫下厚重的外套。但假若室內地方沒有暖氣,讓你仍感到陰陰寒寒,你或會繼續套著這些大衣。有些人會建議不要這樣做,因為當要再外出時,你或不會受惠於「外套的好處」,到外面時感覺更加寒冷。這似乎與直覺相反:如果你已經感到冷,不是應該要盡量保持身體溫暖嗎?

三種有科學根據的抗壓治療

呼吸過淺、肌肉緊張、心跳加速、腎上腺素或荷爾蒙皮質醇失調……以上都是壓力「爆煲」的跡象。假如長期放任不管,恐會構成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如免疫力下降、出現炎症、專注力及記憶力下降、睡眠失調等等。時代雜誌綜合出以下 3 項有科學根據的方法,助你減壓放鬆。

讀心術,一定不會成功?

Neuralink 希望把微電極植入人腦,技術首先用於治療腦部疾病(如中風、癌症或先天性疾病);他們更稱,其後將用於幫助人類避免受到智能機器控制。他們亦透露計劃的時間表,前者預期需時 4 年,後者需時 8 至 10 年。Elon Musk 與 Neuralink 看來信心滿滿,但 MIT 科技評論生物醫學高級編輯 Antonio Regalado 撰文稱,這時間表不會實現,而且 Tim Urban 雖然篇幅龐大,卻沒有真正揭示 Musk 如何實現目標。

擾人的咀嚼聲:你有恐音症嗎?

你說你怕了咀嚼食物、刀叉刮碟甚至翻閱報紙的聲音?不少人相信會嗤之以鼻:這也要煩,你有病吧?也許這沒說錯,因為真有種病叫「恐音症」(misophonic)。患者對雜音特別敏感,甚至產生恐懼。他們絕非大驚小怪,或想嘩眾取竉,箇中難受的感覺,也不是「忍忍就過去」、「包容一下吧」的程度。近日英國的研究發現,此病原來與大腦的結構有關。

說謊滑坡:大話會愈講愈多?

俗語有話:「小時偷針,大時偷金。」這時或有哲學辯士立即跳出來指斥,這說法犯了「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做一件小壞事,與做一件大壞事沒有必然關係。不過在講大話方面,一次不忠,或許真的讓人百次不用,早前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有研究發現,假若人為自利而講一個小謊言,就有傾向進一步編造更大的大話:大腦會調整以適應不誠實。

當個理性選民,杜絕狼豬有法

自從黎明的教材式道歉,其應付危機的膽識勇氣,直教一眾高官和大學高層汗顏,遂被捧為「民間特首」,絕對是理性的表現。總好過數年前,因為對家醜聞,而非理性的選一位從沒政績亦沒膽識的大話特首。搞校園綠化都可以令天台榻下,如何杜絕「空心老倌」、「大話精」?只要你能分辨哪些非理性因素左右決定,出錯的機會便會大大減低。

研究:歧視 / 同情只差一線

不少神經科學的研究指出,人傾向口裡說不,下意識卻不多不少會因著種族定型而偏向旁觀「非我族類」的痛苦──例如你未必知道,原來白人治療師普遍會處方較少的鎮痛劑給黑人,也曾有白人警員認為黑人少年像魔鬼,黑實身軀能比一般人承受更多子彈,所以連開 12 槍把少年擊斃。

迷幻大腦自拍,展現最「真」及最「崩」的自我

實驗的主要目的在於探索大腦在迷幻時,為何 LSD 使用者發現自己與肉身分離,出現自我消溶的現象。研究人類的自我意識如何從正常狀態給擾亂,可以告知我們更多關於神經機制如何建構溶解體驗……以上語言,當然是迎合「政治正確」的要求,其實一句講完:「你個腦發生咩事,令你High 咗」。

不用飲奶,天天長大:人工智能 BabyX

人工智能繼玩圍棋後,今次化身嬰孩,從零開始,像小孩子一樣學習成長。到底模擬人腦,不斷成長學習,思考模式跟人類成人一樣?但會是哪種級數的人類智商:金正恩還是愛因斯坦?還是思維能力及模式跟人類不同,自成一套智慧系統呢?先介紹,螢幕上那可愛小孩,叫做 Bab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