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坤菱:「甜蜜蜜」的離散觀 —— 愛人如愛一個地方,你以為可以選擇嗎?

A+A-
電影「甜蜜蜜」劇照。

前陣子在 Netflix 看了「衝鋒隊:怒火街頭」(1996),節奏明快俐落,要槍戰有槍戰,要情味有情味,真是舊式港產警匪的經典例子。不過無聊一查,發現當年第 16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獎項,如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等,皆輸給「甜蜜蜜」(1996)。同晚即看,同場加映,「甜蜜蜜」果然是超越好看的級數。它細膩且耐看,以愛情故事的刻畫作為主軸,卻足以描寫時代的離散觀和異鄉情。

在移民潮再現的今天,看著女主角李翹(張曼玉飾)從一個地方逃到另一個地方,以為按原定計劃學做香港人、嫁個香港人,一切便會好,誰知抱著飄泊的心,路上任誰也不合襯,走遍半個地球,兜兜轉轉,最愛是一起成長但緣慳錯過的黎小軍(黎明飾)。惟望我們出走半生,歸來不會自覺錯過香港。

「甜蜜蜜」獲最佳編劇確實是實至名歸,其中對 80 年代新移民來到香港所面對的困難描寫得尤其啜核。不論是從天津來港語言不通的黎小軍,還是來自廣州一樣說廣東話、但身份蘊涵更深層文化差異的李翹,同樣面對著困窘的前景。例如在那個新年雨夜,李翹自以為入貨入了一大堆鄧麗君歌曲的錄音帶肯定會大賣,「香港通街都是內地人啦」,誰知大家偏偏為了掩飾自己從大陸而來,以致錄音帶一餅也賣不出。就在迷惘悵然的時候,兩人惺惺相惜,發生了關係,偏偏李翹像大家不想買鄧麗君錄音帶一樣,不欲承認自己愛上黎小軍。

寫得最細緻入心的一幕,是黎小軍帶李翹去挑金鏈送給在天津的女友,誰知付錢時買了兩條一模一樣的金鏈,並送了給李翹。我心諗,作為女人一定嬲到死,怎會同一條橋用來氹兩個女人?但是當刻李翹的心情百感交集。那時她在股票輸了很多錢,只能轉行做按摩去還債,恰好黎小軍的憨直和真摯,如當頭棒喝地打動了她;一方面是看似有點呷醋,但一方面提醒自己,絕不能愛上對方:「我的理想不同,我們是兩種不同的人」、「黎小軍同志,我來香港的目的不是你,你來香港的目的都不是我……」在那個肩摩踵接的街頭,看著李翹一個 back shot 橫過馬路,站到安全島上,頭稍稍回傾後說畢這幾句。然而,誰會想到,往後回首已是百年身?

90 年代,當日的「異鄉」已成了他們各自的家,但面對九七大限,香港還是那頭生金蛋的母雞嗎?後來,隨著時代變遷及因緣際會,他們倆都各自飄洋過海,輾轉去了美國紐約,李翹跟著黑社會大哥豹哥(曾志偉飾)生活。有一幕,李翹一邊啃著雞肉說津津有味,豹哥一邊細訴舊事,「這裡(紐約)真像三十年前的油麻地」,隨後問她,喜歡這裡嗎?她拋下一句:「甚麼地方都一樣。」是的,有了麵包,沒有了愛情,或者處處再沒分別。

電影裡,愛情既是主軸也是隱喻,有些愛本來就是後知後覺。我想,人生大概有很多事情可以選擇,移民可以選,住怎樣的屋可以選,但心裡放了哪個人、認定哪個地方是家鄉,卻無法任意選擇。幸好「甜蜜蜜」的結局尚算苦中一點甜,望香港人也能苦盡甘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記者,酒鬼,影迷。《執屋》導演。午夜夢迴時,放一齣舊戲,撫慰壞心情,折射大時代,也提醒我們,有些影像超越時間。

https://www.mokkw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