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英國政府頻頻丟臉,先有首相約翰遜的「派對門」醜聞,再有外相卓慧思就烏克蘭危機出訪莫斯科,反遭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嘲諷,形容會面「像是跟聾人對話」,還被留下獨對全場記者。「經濟學人」就回顧歷史,不只拉夫羅夫早有「嗆人」前科,政治領袖對彼此的奚落和羞辱,更加屢見不鮮。
古代統治者若要嘲笑對手,往往動手多於動口。像是鄂圖曼帝國第九任蘇丹、1512 至 1520 年執政的塞利姆一世,就在攻佔與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緩衝國 Dulkadir 以後,特地派出使節遠赴開羅報訊,只為把 Dulkadir 統治者的頭顱,扔到其親密盟友埃及蘇丹的腳前,極盡耀武揚威之事。最終,鄂圖曼帝國還入侵埃及,並將其征服。
現代外交相對文雅,卻同樣充滿挑釁。委內瑞拉前總統查韋斯對喬治布殊的各種辱罵,便留下不少「語錄」。最經典的是這位美國前總統於聯合國大會發言後,查韋斯曾嘲諷惡魔站過的講台「仍有硫磺味」。他還曾在 2006 年的電視講話中,連番狠批對方為「無知者」、「驢」、「危險先生」、「懦夫」、「殺手」、「屠殺者」、「醉漢」和「騙子」。
這種「口水戰」難以提升一國領袖的國際地位,卻能帶來民粹分子及極權者渴求的關注,並透過蔑視外人來向國民展示力量和自信。大約 20 年前,時任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誚諷貝理雅為「穿短褲的男孩」,就獲得大批支持,包括其國內政敵。某些獨攬大權者則純粹口沒遮攔,包括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被歐洲議會議員批評其反毒戰後,回敬粗口和中指。
有時暗中耍些手段,或更有羞辱之效。譬如在 2007 年,普京向出名怕狗的默克爾介紹其身形龐大的黑色拉布拉多犬,就被質疑背後動機。2010 年以色列副外長在一次會議上,把土耳其大使安排坐在較矮的沙發,亦被視為貶低對方。土國後來還有樣學樣,讓總統埃爾多安與歐洲理事會主席這兩名男士,坐在中央的兩張扶手椅,歐盟委員會女主席卻要旁坐沙發。
隨著時代發展,社交媒體流行,這類口舌之爭亦延伸到網絡世界。2018 年,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内伊在 Twitter 發帖,斥責以色列為「一個惡性腫瘤」,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館亦不甘示弱,利用一張來自電影「辣妹過招」(Mean Girls)的截圖回擊,而圖中一幕的對白正是:「為何你這麼迷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