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小朋友都喜歡重看同一電視節目及電影,而且百看不厭,像兒童一旦看過迪士尼電影「魔雪奇緣」(Frozen),就會彷彿著魔一般無限次重看,並一直高唱主題曲 Let It Go。大人或會擔心孩子的視聽選擇太單一,覺得多元化才有利於成長,但有研究人員指出,孩子一直重看其實並沒有問題,更有助於他們學習。
行為
|共25篇|
氣候變化會改變動物的大腦與行為?
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令地球溫度急升,降雨量和季節驟變,以及海洋酸化。許多物種正面臨生存環境的劇變,甚至影響其大腦和神經系統。美國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生物學家及神經科學家 Sean O’Donnell,試圖找出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物種的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以及牠們在適應環境時的可能反應。
遠古儲物癖:尼安德特人會收集獨特的動物頭骨?
相信很多讀者又或者身邊朋友,都有一定程度的儲物癖,有些人會儲名牌,有人會收藏模型,又或者藝術品和書籍,這種儲物癖或在遠古時期已嵌入古人類的 DNA 之中。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古人類學教授 Juan Luis Arsuaga 的研究團隊,就在馬德里以北 45 公里,發現了尼安德特人收集獨特動物頭骨的證據。
【不是錯覺】顧客真的愈來愈沒有禮貌
在疫症、戰爭、經濟下行種種不利情況下,人們壓力大增,更似乎變得比以往更不禮貌。美國喬治城大學管理學教授 Christine Porath 研究不文明(Incivility)行為 20 年。她在最近進行的調查發現,針對前線員工的不文明行為,包括粗魯、不尊重或未有顧及他人感受的行徑,正大幅增加。
聯想愈豐富,迷信愈強烈?
據說,全球首富 Elon Musk 深夜 1 點左右就寢,通常早晨 7 點起床,多數不吃早餐,但總會先洗澡。如果學習他的生活方式,我們有沒有機會晉身富豪行列?僅僅如此模仿就能成功,或者過於幻想,但網上不時有文章概述成功人士的行為,向讀者暗示 —— 只要模仿他們就能名成利就。「迷信行為」(superstitious learning)的心理驅使下,有時人會將巧合事件誤認為因果關係,導致看見別人成功,就模仿別人的生活習慣。迷信學習雖然看似沒有根據,不過科學作家 David Robson 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撰文指,有時這種心理現象也能助人克服焦慮,甚至提升效率。
【天災人禍】大型死亡事故,何時變得如斯尋常?
2019 年,中國武漢市爆發不明肺炎疫情,病毒自此傳遍世界。截至 3 月 12 日,COVID-19 已感染全球約 4.5 億人次,奪去超過 600 萬人性命,而由於部分國家或地區會有隱瞞疫情的問題,加上計算方式不一,死亡人數或遠高於這個數字。現時,美國本身亦累積近 100 萬宗 COVID-19 死亡個案,「大西洋」雜誌專題報道就叩問,何時開始,民眾對此等大型死亡事件已經視若正常?
從倭黑猩猩愛分享,看人類演化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自然仰賴彼此合作來生存和發展。但社會生活少不免利益糾紛甚至嚴重衝突,如何調和爭執、善待他人,成為一大考驗。剛果民主共和國蘿拉亞倭黑猩猩保護區,棲息著同樣是社會性動物、要面對各種「猩際關係」的倭黑猩猩(bonobo)。園區研究人員便嘗試觀察牠們的行為,從而瞭解人類如何演化一顆善良的心。
做人怪一點,生活更美好?
疫症大流行下,你自覺變得有點古怪,言行稍為異於常人,或有別於過去的自己?別擔心,這世上多的是同伴,他們愛點蠟燭、瘋狂囤積物品或是「溜貓」。心理學家指出,這些傾向可能只是意味你正在放鬆,成為一個完全解放、真實的自己。更何況,其實做人有點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抗疫生活令人變得笨手笨腳?
Amanda Mull 生活於紐約,在雜誌「大西洋」撰寫健康相關文章,當地疫情最為嚴峻之時,一直居家工作抗疫。但她慢慢發現,自己變得笨手笨腳了,多番摔壞、打翻和撞到東西,包括手機屏幕、無數罐梳打水,還有打開雪櫃時「滑」出來的剩菜。
疾病行為學:透過調節人們行為來控制疫情
這次武漢肺炎危機蔓延全球,世衛警告各國要為「全球大流行」作好準備。在學界,不單單是醫學和公共衛生領域,不同範疇的專家都運用自己的知識,嘗試分析疫情和找出應對方法。我們知道疾病不只是醫學問題,也是政治學、經濟學和心理學的問題。除了上述學科,行為科學也可以在抗疫戰上扮演重要角色,只要改變人們的一些小動作,就可以幫助控制疫情。
為何總是不似預期?小心「規劃謬誤」
大至政策,小至功課,設定死線都是合乎情理的事。「大限將至」的壓迫感、逾期的懲罰有助推動工作,有人早早完成、免除憂慮,有人卻臨渴掘井,甚至在限期過後才將事情辦妥。此舉看似比 deadline fighter 更為差勁,但英國廣播公司文章指出,這未必與工作能力有關,而是太有自信地將死線設得過早。
投選不文明行為背後的社會控制
在北京街頭,不難看見將上衣扯上胸部、露出肚皮乘涼的大叔。「北京比堅尼」究竟是一道城市風景線,抑或是不文明之舉,每個當地人可能都有不同意見。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在內的京津冀,最近決定讓居民就「文明」與「不文明」作「投票」調查。澳洲廣播公司報道指,其實在中國式調查背後,自有一套專制社會的控制。
暴力:一種情境互動的結果
「暴力就是暴力」,在過去個多月,由 6 月 12 日警察開槍鎮壓示威者、7 月 1 日示威者衝擊立法會、7 月 7 日的旺角黑夜,甚至出現九龍灣大漢連揮 13 拳,香港充斥所謂「暴動」、「暴徒」。港人對暴力的意思似乎了然於胸,只是在現實中,暴力的出現並非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美國社會學家 Randall Collins 的「暴力(Violence: A Micro-sociological Theory)」以微觀、社會學的方法,研究暴力如何在社會發生,啟發讀者去了解各種暴力的性質。
為何遊客在外地,行為往往會特別差劣?
南澳大學的旅遊管理學家 Freya Higgins-Desbiolles,一直研究超荷旅遊的影響,以及分析旅客的行為成因,並思考社會如何既享受旅遊業帶來的利潤,又能夠減少整個行業對本地社區環境帶來的衝擊。
人禽之辨在於何處?
人以萬物之靈自居,認為自身的行為及能力,皆在其他物種之上。但當我們發現,動物也會使用工具,有自己的潮流,甚至會享受性愛,人又憑甚麼與眾不同,凌駕於自然萬物?英國遺傳學家 Adam Rutherford 嘗試在其著作中解答。
由日式美德漸成自毀的「我慢」
即使日本的上班族如何急欲擠上車廂,也總會先讓其他乘客下車。即使是 8 年前的福島核事故,日本災民亦安靜有序地等候分配救援及物資。小至日常生活,大至生死變故,外界對日本人的印象,始終是有禮、安靜、守秩序;其背後,即為日本社群一大特徵 ——「我慢」。
最怕人逼人?科學家或許幫到你
對群眾厭惡症患者而言,長假結束可謂一種解脫,終於毋須像條沙甸魚,走到哪裡擠到哪裡。擁擠問題困擾人類甚久,但科學家如今才算稍為了解,你我在這人山人海之中,如何試圖超越對方,並從混亂裡找出方向。美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高級科學家 Don Lincoln 在 CNN 撰文,指荷蘭一項最新研究有望把我們從人群中「拯救」出來。
孩子自慰是問題嗎?
假如覺得你年紀尚幼的子女在家中鬼鬼祟祟,或不時潛入房間,久久閉門不出,在某方面,也許他開始「生性」了。不過,身處大廳的父母看在眼中,卻未必倍感安慰,因為擔心孩子會否因這種秘密小勾當,有損身心健康。想跟子女討論自慰的話題,又怕尷尬,不懂如何啟齒?美國兒科醫生兼紐約大學兒科教授 Perri Klass 於「紐約時報」專欄撰文,指父母其實無需過於擔心。
to-do list:讓人本末倒置的生產力假象
精於規劃的人,可能會不斷更新他們的行程表,或每天都為自己準備一張「待辦事項清單」(to-do list),直覺認為會更有條理,提高工作效率,完滿解決日常工作。不過,有人認為 to-do list 是一個華而不實,錯誤並無法增加效率的做法,而且,更糟糕的情況下,甚至讓人們本末倒置,拖延了最需要緊急處理的工作,並提出另一套能幫助人們完成工作的思維:Hunter Method(狩獵法則)。
人的愚蠢,5 條定律便說得完
人類滅亡的原因是核爆?氣候變化?還是隕石襲地球?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史教授 Carlo M. Cipolla 卻深信,對人類生存構成最大威脅的力量,只有一個字 —— 蠢。他指蠢人有些共同特徵,譬如他們數目龐大,行事毫無理性,為他人製造問題,卻對自己沒有明顯好處,從而降低社會的整體福祉。1976 年他還發表論文,概述愚昧的 5 大基本定律。文章距今 40 多年,但內容絕不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