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

|共42篇|

年屆 80 仍能勝任總統嗎?

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總統、現年 80 歲的拜登日前宣佈競逐連任,爭取將任期延長至 86 歲。今年 2 月白宮醫生曾表示,全面健康檢查結果顯示總統能勝任目前工作,但仍有不少選民擔心「80 後」拜登能否應付下一屆任期,「華爾街日報」就此訪問一些醫學專家,了解年老是否就代表健康衰退。

拜登訪烏,要的是美國民眾支持?

行程保密的拜登突然訪烏,一方面著實如他在基輔所言,向國際傳遞「美國在戰爭中毫無疑問支持烏克蘭」的訊息,另一方面,似乎也有意爭取援烏熱情漸退的美國公眾繼續支持。惟同時俄亥俄州小鎮東巴勒斯坦(East Palestine)一列運載有毒化學品的火車發生出軌事故,拜登未能盡早前往當地視察,一度被國民批評「選擇烏克蘭而不是我們」。

國情咨文,是拜登的連任先聲?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任內第二份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不下十次用「Let’s finish the job」勾勒其醫療保健、教育、反壟斷政策、警務改革、向富人徵稅等範疇的政治藍圖;而拜登本人如何 finish the job、會否爭取連任,也成為解讀是次講話的角度之一。但「Biden 2024」這個連任願景,似乎民主黨人也未必受落。

Ryan Fung:為何白宮要加重「企業回購稅」?

美國總統拜登在國情咨文中提出加重「回購稅」,擬向對企業股票回購大幅上調,由徵收 1% 一口氣增至 4% 稅,隨即惹起商界爭議。因為在投資市場不景氣之下,資金難覓出路,很多企業就選擇調動資金做「回購」,實現「避稅」和「托價」效果。現在政府增加回購門檻,也是值得關注。

拜登團結歐洲,但救得了烏克蘭嗎?

拜登結束訪歐行程,議定出進一步孤立普京的方向,打算把俄羅斯逐出 G20,又計劃出口液化天然氣到歐洲,以抵消盟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演說更聲言「普京不能再掌權」,引起國際哄動。但烏克蘭官員坦言,拜登在連場峰會都沒有大膽的援烏方案,政府上下無不感到「非常失望」。

【拜登訪歐】美國能否領導歐洲援烏抗俄?

普京開戰建基於三大假設,一是烏克蘭一擊即潰、二是俄軍佔盡上風、三是美國喪失國際領導地位。前兩點證實是誤判,如今國際正關注拜登訪歐之行,能否重振美國領導北約的角色,這不但影響烏克蘭戰局,還會改變地緣政治板塊。澤連斯基則預告,這數天峰會將揭穿「誰是朋友、誰是夥伴、誰為錢出賣我們」。

賀錦麗,為何支持率歷史性低?

美國上月有民意調查顯示,64% 受訪美國人不希望拜登在 2024 年連任。假如拜登不尋求連任,身為副總統的賀錦麗會否代表民主黨出選?然而,賀錦麗支持率低於 28%,甚至比總統拜登的 38% 更低。距離下屆總統大選尚有接近 3 年,英國「每日電訊報」華盛頓編輯 Rozina Sabur 稱,目前賀錦麗似乎不再是拜登的後繼人選。

維珍尼亞州州長選舉,揭示共和黨將逆轉?

美國維珍尼亞州州長選舉結束,共和黨候選人楊金(Glenn Youngkin)擊敗 2014 至 18 年間出任州長的民主黨代表麥考利夫(Terry McAuliffe)。自 2008 年奧巴馬勝出總統選舉以來,民主黨連續四次總統大選均在維州獲勝,並囊括兩個參議院議席,更在 2017 年全取州長、副州長及州檢察長三大職位。雜誌「大西洋」評論指,既然共和黨人能打破民主黨長年主政維州的地位,意味著民主黨還有可能於包括藍州在內的任何地方吃敗仗。

對 Facebook 反壟斷訴訟失敗,拜登政府權威遭遇挑戰

接管聯邦貿易委員會(FTC) 後,Khan 迅速開始進行改造。其中一些變化看起來像是技術性的內部改革,而另一些則是重大的政策聲明,幾乎所有變革都遭到共和黨人士和商界強烈反對。與此同時,白宮給了它更大的任務 —— 協助改寫支撐美國經濟的規則。然而 FTC 目前最大的打擊,來自於對 Facebook 訴訟失敗。

以巴戰火如何撕裂美國民主黨?

在以巴問題上,歷屆美國政府總是毫無懸念支持以色列,拜登亦不例外,重申「以色列有權自衛」,但取態卻導致民主黨空前撕裂,自由派與左翼大肆抨擊拜登過分親以,沒有貫徹捍衛人權的立場。沒有杜林普作為共同敵人,以巴戰火竟暴露出民主黨的重大意識形態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