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共26篇|

【能源系列之一】原定廢核的德國,為何會轉投核能懷抱?

德國作為反核先鋒,曾制定全面廢核的時間表。不過,受俄烏戰爭影響,歐洲能源供應出現危機,一切計劃有變。德國早前宣佈三座核電站營運期限延長,引人關注當地是否由廢核變為重新擁抱核能,又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轉變?

公然針對政府?俄羅斯首宗氣候訴訟案

俄烏戰爭未見平息,月前俄國內卻有宗訴訟引起關注。多名人士於 9 月中提起該國有史以來第一宗氣候訴訟,要求政府對氣候危機採取更有力的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履行其在 2015 年巴黎協定下的義務。外界普遍視之為一宗針對普京政府的案件,起訴人要面臨相當大的風險。

嚴管基因編輯作物,歐洲正改變立場

數十年來,歐盟都嚴格限制轉基因食品,但今年夏季熱浪與乾旱夾擊,直接影響農業和畜牧業,衝擊歐洲食品生產。乾旱使歐洲很多河流、湖泊水位不斷下降,有些甚至接近乾涸。同時,俄烏戰爭亦動搖農業供應鏈,部分政客開始重新思考歐盟長期以來反對轉基因生物和基因編輯作物的立場。

唐明:有錢也打敗仗是甚麼怪事?

有一件事很奇怪,可說是問題的關鍵:即免除軍人身份,是統治者實施獎賞的手段。換言之,從軍的身份等同賤民,而且是一種特殊的、遺傳的戶籍制度,即所謂的軍戶、兵戶,實質上等同懲罰,立下軍功之後,得到的獎賞,竟然是使他們恢復平民身份。

北韓國產啤酒,原來歐洲「進口」?

北韓的「朝鮮中央通訊社」最近發表報道,慶祝大同江啤酒廠營運 20 年。文中強調酒廠是在「金正日主席的關懷下建造」,目的是「為人民生產最優質啤酒」。兩代領導人金正日及金正恩更曾多次到場參觀,鼓勵員工繼續提升啤酒的風味。大同江啤酒的確廣受歡迎,但北韓人卻不知這種獨特風味源自歐洲。

與普京和談,能談得出和平嗎?

俄烏兩國本週於土耳其舉行新一輪和談,澤連斯基稱願意考慮「中立」這項條件,但堅持必須確保烏克蘭「領土完整」。有美國智庫戰略專家分析,雖則達成協議可避免生靈塗炭,但普京為出爾反爾慣犯,倉卒立和約只會後患無窮,甚至可能使澤連斯基失去民心。

【拜登訪歐】美國能否領導歐洲援烏抗俄?

普京開戰建基於三大假設,一是烏克蘭一擊即潰、二是俄軍佔盡上風、三是美國喪失國際領導地位。前兩點證實是誤判,如今國際正關注拜登訪歐之行,能否重振美國領導北約的角色,這不但影響烏克蘭戰局,還會改變地緣政治板塊。澤連斯基則預告,這數天峰會將揭穿「誰是朋友、誰是夥伴、誰為錢出賣我們」。

首波疫情之後,意大利痛定思痛

意大利是首個受武漢肺炎疫情重撃的歐洲國家,也是世界上死亡個案最多的國家之一。兩個月的封鎖禁足令,還有疫情失控期間,深切治療病房爆滿、教堂裡棺材堆積、軍隊貨車協助殯葬公司運送遺體等恐怖畫面,當地人至今仍歷歷在目。為免重蹈覆轍,在遏制疫情死灰復燃方面,意大利比鄰國更加努力,或有望減輕歐洲新一波疫情帶來的衝擊。

「同心協力」,歐洲各國拒為抗疫封關

武漢肺炎近日在歐洲爆發,當中意大利淪為重災區,奧地利、克羅地亞、西班牙和瑞士均告失守,出現確診病例。歐洲多國日前與歐盟委員會在羅馬召開會議商討對策,面對疫情危機、經濟下滑和市民恐慌性搶購日常用品,他們的最終決定是:不會封關。

參觀廢墟爛地的「最差勁旅行團」

旅遊業雖然對經濟有一定好處,但亦可能對本地人的生活造成困擾。在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圖,有當地人對遊客感到不滿,發起「反遊團」活動,向人們展示城市的真實一面。假如不想做個一味跟從旅遊指南、「人去我去」的遊客,試著去尋幽探秘,或希望「過當地人的生活」,也許不妨一試。

無核無綠?德國煤核兩難

能否達到排放目標,將取決於德國願意逐步淘汰煤炭開採的速度。褐煤是一種低質燃料,比黑煤排放更多溫室氣體到大氣中,而其開放式的礦坑,亦會吞噬風景和村莊,破壞景觀。德國是褐煤最大的生產國。根據經濟部的數據,去年褐煤佔該國能源供應量約 23%,黑煤佔 14%,可再生能源則從 2000 年的 6% 上升到 33%。

為何有德國猶太人加入反猶傾向政黨?

德國極右政黨「另類選擇黨(AfD)」在短短幾年間迅速冒起,雖然被批評立場反猶,但卻依然有猶太人主動加入,在剛過去的星期日更成立猶太人分支團體 Jews in the AfD,期望長遠吸納更多猶太黨員。事件引發德國猶太社群強烈反響,有組織在法蘭克福發動示威譴責 AfD。究竟是甚麼原因驅使部分猶太人加入有反猶傾向的政黨?這對理解歐洲政治趨勢又有何啟示?

意大利再掀反疫苗潮,跟右翼抬頭有關?

意大利排球員 Ivan Zaytsev 曾為國爭光,在奧運會上贏得獎牌,理應是受人敬仰的體壇明星。但上週在 Instagram 張貼與愛女的合照,卻令他頓成眾矢之的。曬曬溫情而已,試問何罪之有?原來只因 Zaytsev 隨相寫道,7 個月大的女兒剛接受疫苗注射,特意發帖表揚她的勇敢。網民隨即群起攻之,指控他被藥廠收買,甚至咀咒他的孩子得病。這些意國人對疫苗的強烈排斥,某程度上與當地的政治風氣有關。

唐明:從文盲到貴族的大變身

說優雅的語言,愛高雅的藝術,成為歐洲宮廷文化和貴族教養的最重要部分,需要不斷的大量投資才能維持高水準,資助藝術家、作家成為歐洲貴族文化的另一大傳統,文藝復興以來多少的畫家、音樂家、藝術家、思想家,無不是貴族資助的結果,此風在 19 世紀的俄國依然如故,譬如柴可夫斯基就是由梅克夫人長期「包養」,兩個人書信往來了 14 年,卻從來不見面。

Anti-Brexit?去酒吧喝一杯「脫歐方案」吧!

英國脫歐早成定局,但似乎仍有人未能完全接受脫歐事實。不僅部分自認為「歐洲人」的英國國民,歐陸大地上,亦有人抗拒英國脫歐。但反對還反對,生活還是照樣要過。酒吧餐館、酒廠老闆們,就想出以反對脫歐為主題,設計英式酒吧及釀酒,讓反對英國脫歐的客人一邊開懷暢飲,一邊享受英式風情。既照顧民間訴求,又能拓展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