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

|共46篇|

氣候暖化損收成,葡萄酒商向北極圈覓出路

熱浪、山火及異常乾旱天氣,近年不斷威脅南歐的傳統葡萄園,酒商都面對前所未見的失收。有葡萄酒商於是向北極圈尋找出路,其中瑞典過去未被視為理想的葡萄產地,如今葡萄園卻愈開愈多,搖身一變成為歐洲新興葡萄產地。

熱浪下,西班牙葡萄收成如何?

熱浪之下,攝氏 40 度的高溫令工人難以在日間進行戶外工作,馬德里附近酒莊 Bodega Andres Morate 的葡萄園工人於是轉在日落後頭戴電筒,到田裡採摘葡萄。同時,因為熱浪高溫及氣候變化導致乾旱,西班牙的葡萄園在本季度需要提前數星期開始收割作物。

劉偉民:喝不到的葡萄

烏克蘭葡萄酒產量大很多,但到目前仍未在國際酒壇找到席位,不少酒莊繼續不理世情主力生產俄羅斯人鍾情的甜酒,克里米亞歷史名莊 Massandra 又被俄國收歸國有。澤連斯基除了請求別國提供武器,也應參考一下格魯吉亞,為烏克蘭酒莊鋪一條通往世界的大道。

山火為葡萄酒留下煙灰味

美國加州 2017 年出現當時史上最大型的塔布斯山火(Tubbs fire),燃燒範圍由納帕縣(Napa County)到聖羅莎(Santa Rosa),涉及 37,000 英畝土地,造成 22 人死亡,數千建築物遭火舌所毀。火災更影響到加州葡萄酒之鄉,在該區恢復正常後,釀酒廠發現酒中夾雜著著煙灰味。

普京的「香檳戰爭」:俄羅斯香檳才是香檳

根據歐盟「受保護的地理標誌」(PGI),及「受保護的原產地名稱」(PDO)制度,唯有產自法國香檳區的氣泡酒,才能稱為香檳。不過,俄羅斯總統普京早前發起一場「香檳戰爭」—— 規定只有俄國國產氣泡酒才可貼上「香檳」標籤,法國在內其餘進口氣泡酒,只是「氣泡酒」。

劉偉民:拿破崙「酒」過的日子

5 月 5 日是拿破崙逝世 200 周年,法國總統馬克龍因為出席紀念活動而成為國際新聞。拿破崙一生在戰場上成績彪炳,有人說他是歐洲歷史上的戰神,亦有人批評他是好戰的暴君。成王敗寇,歷史對這位人物的評價可能會不停改寫,但他對酒世界的影響卻絕對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