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

|共186篇|

【*CUPodcast】一再經歷:PTSD 患者的大腦

作為創傷後壓力症(PTSD)的科普書,「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帶領讀者由生理到心理全面認識病症。要理解患者大腦發生的問題,必須先由大腦的基本構成說起。創傷後壓力症令大腦負責過濾感官訊息的視丘,以及塑造意識覺知、抑制衝動反應的額葉受損,令人失去時間感, 腦中盡是無助、恐懼等情緒。更甚者,即使創傷已成過去,平日已經能如常生活,但當創傷畫面毫無預警地侵佔腦海,大腦又會回復到創傷一刻的混亂狀態。

大腦如何記住時序?

起床梳洗、早餐吃三文治、出門卻塞車…… 不少人會在夜深人靜時躺著回想是日經歷,回憶時,我們常按照發生的次序重構事件,但大腦如何做到順序回顧、連貫串起記憶,卻是科學謎團。法國神經生物學家 Leila Reddy 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發表研究,就從腦部爬梳出負責記錄及回憶時間的神經通路(neural pathway)。

腦退化觀念革命:長者邁向「第二童年」

搞不清自己身在何方、認不出至親、最後只能吐出幾個單字…… 腦退化的歷程,不論發生在自己還是家人身上都是惡夢。有研究阿茲海默症的學者指出,目前有學說將阿茲海默症理解為逆轉成長的疾病,就如逆向地經歷人生「第二童年」。此說尚未能為治療帶來突破,卻有助我們體諒病者困境,甚至反省主流的線性人生觀。

【*CUPodcast】為何外向型性格總是較受歡迎?內向外向由天定?

大家身邊總會有較內向的朋友,他們沉默寡言,大多絕跡於熱鬧的派對。究竟內向者與外向者有何分別,是甚麼令他們如此神秘?Susan Cain 花費七年時間撰寫「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以心理學、腦神經科學及文化研究的角度,向讀者全面展示內向型人格。

賴床不起?用喜愛的歌曲作鈴聲吧

不少人早上都會有以下經歷:鬧鐘每 5 分鐘響一次,響完又響,明知時間緊迫,卻一直醒不過來,醫學界稱之為「睡眠惰性」(Sleep inertia),情況嚴重時更可持續達 4 小時。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近日就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指出,只要選擇正確的響鬧聲音,就能減少睡眠惰性,助人起床。

腦霧:記性變差也與疫症有關?

武漢肺炎疫症踏入第二年,全人類生活方式大變,部分人連記性都變差,常會丟三忘四或是心不在焉,出現所謂「腦霧」(brain fog)的現象。由於當中不乏武肺病人,故被視為後遺症之一。但令人在意的是,不少「患者」從未確診,為何也會有此困擾?多名專家作出分析,並提供紓緩方法。

用音樂對抗認知障礙症?

一首樂曲對不同人而言,有著不同的意義,會勾起快樂或傷心的回憶。音樂治療師 Alaine Reschke-Hernández 向一位老人播放 60 年代末歌曲 Sweet Caroline 時,曲調雖然輕快,老者卻流下眼淚,正是因為這首歌喚起了他的悲傷回憶。這個情況反映,音樂若夾雜個人特定記憶,甚至會影響情緒,或可進一步改善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記憶及情緒問題。

腦白質切除術

從 1975 年的「飛越瘋人院」,到 2010 年的「不赦島」,健康的人與精神病患之間的判斷及謎團,總是引人入勝的題材。而兩齣電影均提到的腦白質切除術(lobotomy),在今天看來,則似是逼害病人的酷刑多於外科手術。不過,曾改良過該手術的英國著名退休神經外科醫生 Henry Marsh 認為,不能就此以好壞判斷施術醫生。

武漢肺炎,傷肺更傷腦

港府宣佈,向確診感染武漢肺炎的市民,發放 5,000 港元津貼。或許有人因此把中招當中獎,自以為感染了也快復元,對預防不以為然。然而,日本陸續接獲患者腦部受感染、「恐怕引起嚴重腦部障礙」的報告,亦有人出現腦膜炎、腦炎、記憶障礙等問題。後遺症造成的傷害,再多錢也彌補不來。

【*CUPodcast】幫助別人能解寂寞?

疫症持續不斷,除少數防疫得宜的地方可以如常活動,大部分國家的疫情都反反覆覆。「紐約時報」曾報道,平日人們避之不及的電話訪問員,在隔離時期竟然大受歡迎,受訪者甚至不願掛線。不少新聞報道亦指各國不同年齡層的人都感到分外寂寞,甚至出現抑鬱傾向。對於需要社交的人類而言,疫下日常實在過於折磨。面對寂寞來襲,幫助別人是其中一個對抗良方。簡單的給予行為不單能助人擺脫孤獨,更是人際關係的基礎。

【*CUPodcast】相反意見為何令你暴跳如雷?

小至家人之間的生活習慣,大至全球矚目的政治議題,人際間都無可避免會出現意見相左的時候。這種時刻,有人惱羞成怒,有人卻平心靜氣。能讓人不慍不怒面對相反意見的,是願意聆聽的心。撰寫「你都沒在聽」一書的凱特.墨菲(Kate Murphy),就試圖解釋她建議大眾學習聆聽相反意見的原因。

【*CUPodcast】睡眠與做夢是創意煉金術?

睡眠時,大腦會在非快速動眼期,為我們處理清醒時習得的事實記憶,但要將這些記憶粹煉應用,則是快速動眼期的工作。此外,伴隨快速動眼期而來的做夢階段,成為不少學者和藝術家突破既定思維的關鍵:俄國化學家門得列夫在夢境中發現符合規律與邏輯的元素週期;英倫樂隊 The Beatles 創作的經典名曲,同樣拜夢與睡眠所賜。

【*CUPodcast】沉睡時,大腦為記憶忙甚麼?

人類一生平均花 26 年來睡覺,佔生命約 3 分 1 時間,乍聽之下似乎十分耗時,有不少人就將睡眠視為次要,情願將時間花在其他事情上。然而,在我們沉睡之際,大腦其實正搬運白天習得的記憶與知識,將它們變成長期記憶。要保養好大腦,鞏固學習能力,足夠睡眠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CUPodcast】音樂如何啟發大腦?

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下一代在學業、職業、向上流動等能力的整體表現都相對較弱,我們多將這種現象,歸因為家長的教育程度與職業等方面較遜色。其實,還有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決定了兒童多方面發展的表現:成長中聽到的聲音與腦部發展,互為關係。

懷舊:我們為何懷緬不曾經歷的舊?

面對崩壞的社會政治現實,愈來愈多人懷緬黃金時代的舊香港,當中更不乏年輕世代。未曾經歷那個時代的他們,究竟何以懷舊?美國神經科學學者 Felipe De Brigard 文章分析,類似的不解背後,往往牽涉對懷舊心理的錯誤認知。其實懷舊不必靠個人真實經歷,也未必令人意志消沉,甚至可轉化為龐大政治能量,足以改寫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