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退化觀念革命:長者邁向「第二童年」

A+A-
電影「爸爸可否不要老」(The Father)描述主角腦退化歷程;圖為劇照。

搞不清自己身在何方、認不出至親、最後只能吐出幾個單字…… 腦退化的歷程,不論發生在自己還是家人身上都是惡夢。有研究阿茲海默症的學者指出,目前有學說將阿茲海默症理解為逆轉成長的疾病,就如逆向地經歷人生「第二童年」。此說尚未能為治療帶來突破,卻有助我們體諒病者困境,甚至反省主流的線性人生觀。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系教授 Han Yu,曾出版專書 Mind Thief: The Story of Alzheimer’s 研究阿茲海默症歷史。她最近發表文章提醒,傳統文化對生命歷程早有各種非線性的理解,最廣為人知是佛家輪迴概念,莊子亦曾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即使在英語世界,莎士比亞亦形容老年人是經歷「第二童年」(Second Childishness)。

類似的傳統觀念所譜寫的人生,就有如經歷大循環 —— 你呱呱落地一刻,對世界一無所知,要通過學習與歷練確立自我;當步入晚年,你會把畢生所學一一歸還,甚至忘卻自我,回歸最純淨的原生狀態,離世後再投胎重生,周而復始。

「返老還童」的科學證據

「投胎說」難經得起科學實證,但神經科學確實有理論,把阿茲海默症理解成「返老還童」。紐約大學精神科醫生 Barry Reisberg 提出的「逆生」(Retrogenesis)理論就是經典。此名由 Retro(逆向)和 Genesis(起源)兩個矛盾字詞組成,其定義為「逆轉正常成長發展的退化機制」,意味著逆向地忘卻一生所學的一切。

阿茲海默症通常牽涉兩種能力的退化,一是認知能力(cognitive ),二是身體機能(functional)。前者關乎人的專注力、記憶力、語言和辨別方向能力,後者涉及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包括裝扮、飲食、購物甚至理財。醫學界有不同工具評估患者退化程度,如測試認知能力的「簡短智能測驗」(MMSE),以及就腦退化患者日常生活進行訪談(IDDD)。

電影「爸爸可否不要老」劇照。

2012 年,曾經有研究人員利用上述兩套工具,比較 148 名患病長者與 181 名兒童的認知與身體機能。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所得 MMSE 分數,相當於 6 至 7 歲兒童平均分;隨著病程惡化,患者得分會跌至與 4 歲兒童相約,最嚴重患者的分數則不足 4 歲。身體機能退化亦遵循相似的模型。

腦退化與兒童成長歷程也有不同對應 —— 12 歲或以上青少年具備工作能力,好比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通常堅持工作;8 至 12 歲兒童懂得理財,相當於中度患者僅餘的認知能力;兒童在 4 歲學會獨立上廁所,中重度患者卻開始喪失此自理能力;15 個月大嬰孩可說 5 至 6 個字,近似重度患者的說話特徵。

初生嬰孩獨有的生存本能,如吸吮任何放到嘴邊的東西,一般被視作與生俱來的求食本能,會隨著長大而喪失,偏偏卻重現於重度阿茲海默症患者身上。2 至 5 歲兒童傾向耍脾氣和口頭叫喊,以示不滿情緒,這也反映在重度患者的行為上。

以原始方式與患者溝通

有神經科學研究嘗試解釋,神經元中負責傳遞訊號的「軸突」(Axon),必須有物質「髓磷脂」(Myelin)覆裹保護,方能夠運作正常。在兒童發育過程中,主宰觸感和運動能力的軸突,會優先長出髓磷脂,其後才輪到負責語言和記憶的軸突。隨著年紀漸長,這些主宰智能的軸突特別容易受損,減慢神經訊號傳遞,最終可導致腦功能喪失,或為「逆生」理論提供神經科學論據。

當然,腦退化與兒童發育歷程看似是對倒,但仔細觀察便發現很多落差。譬如縱然有重度患者似牙牙學語的嬰孩,但每個病例千差萬別,有患者可說多達 252 個字詞,有部分人保留幽默、諷刺和挖苦的高階能力,結果都未能印證「逆生」理論。

與其他解釋阿茲海默症的學說相似,「逆生」假說終究存在漏洞,未能圓滿解釋病因。但 Han Yu 認為,此理論仍有助患者家屬覓得安慰 —— 當至親喪失語言能力時,不用過分沮喪。要記住,向嬰孩的傳達關愛用不著語言,可以嘗試回歸更原始的溝通方式,以擁抱和身體接觸作替代。

與其處方抗精神病藥物,或者拘束患者以免走失,家屬亦可嘗試多給他們簡單遊戲,做簡易運動以紓緩他們的躁動情緒,甚至安排兒童與他們玩耍,讓彼此得到快樂和滿足。哪怕是回歸初生狀態,我們與生俱來始終有愛與被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