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受傷後要康復,可能需要數星期,但若被侮辱、諷刺語言所傷,或會終生難忘。英國廣播公司(BBC)有專文指出,比起正面評論,我們更傾向記住負面評論,而且影響時間更長。
大腦
|共186篇|
商店添置咖啡吧,可以推動消費?
衝動購物除了出於心癮,也與身體狀態有關。過往有研究發現,肚餓時購物,人的物欲會有所增加,往往因此購入更多不必要的東西。最近有研究更指出,購物前喝咖啡,不僅令人精神,亦易令人花更多錢購物。
辦離婚手續前,先試試愛情藥
科學能否或如何解釋愛情?從情感層面上來看,愛是大腦一種持續變化的化學反應。雖然有研究證明,愛情可以持續至婚後數十年;但在現實中,找對的人太難,有時人還是那個人,一切卻變得平淡無奇,甚麼都感覺不到。如果有方法挽回一切…… 英國演化人類學家、Why We Love 作者 Anna Machin 便宣告,愛情藥即將面世。
手術隱藏的長期風險:大腦的難關
不少人或曾有類似經驗:身邊長者因髖骨折或心臟病等需接受麻醉手術,出院後其認知能力卻急轉直下,甚至無法照顧自己日常起居。醫學界近年才關注「手術後認知功能障礙」(POCD)問題,這種可能由麻醉手術引起的副作用,也會發生在兒童身上。
真正 Innerspace:超聲波可助直接供藥到大腦?
種種疾病裡,最棘手的可能是治療腦部疾病。大腦有腦血管障壁,充當阻止有害物質進入、允許必須營養進入的守衛,但同時也視藥物為敵,導致藥物輸送受阻,無法發揮效用,亦令不少神經系統疾病難以治療。不過,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新寧健康科學中心可能在聚焦超聲波(Focused Ultrasound)技術上,找到向大腦供藥的曙光。
大腦可自動「忘記」傷痛?
人總有不想再想起的事,但大腦又能否控制這些記憶不要再度浮現?近日有研究發現,大腦中有一個信號,或能抑制不堪回首的記憶。若更深入了解其機制,未來有望找到強迫症、焦慮及抑鬱的新療法。
認知彈性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混亂失當的防疫政策,難免令市民質疑決策層的智商(IQ)。但從心理學上討論,說他們智商低恐怕不夠準確,他們欠缺的更可能是「認知彈性」。
失語症,如何剝奪他們的溝通能力?
主演「虎膽龍威」(Die Hard)聞名的布斯韋利士(Bruce Willis)因患上失語症,被迫放棄長達 40 年演藝事業,轟動國際影壇。究竟失語症成因為何,是否有治癒的可能?有哪些名人同樣受失語症之苦?
在家工作如何放鬆?做家務
在家工作的漫長日子中,家務不再像以往般是苦差,反而逐漸成為減壓運動。焦慮時暫時擱下工作,稍為整理辦公桌、摺衣服、洗碗或吸塵,可以為上班族提供暫時分心的機會;將物件整理好後,眼前不再凌亂,似乎也更能專注工作。
你家居顏色如何,你工作情緒也必如何?
目前很多人都要在家工作,但又抱怨家中環境不適合辦公,關鍵可能在於家居顏色,有時無印式的素色設計未必是最好,略加黃藍點綴,反而有助我們提振精神,有建築設計師就分享當中的用色心得。
人死後,意識可以維持多久?
在至親離世時,生者總會在意逝者在彌留或宣佈死亡後,是否仍聽到自己說話,或是他們有否仍有感知。英國班哥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 Guillaume Thierry 以自身經歷,在學術網媒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探討這個難解的問題。
腦轉數愈老愈慢?
一直以來,我們都被迫接受一個殘酷現實:年紀愈長,腦轉數就愈顯得大不如前,但最近一項研究推翻有關說法。。該項基於超過 100 萬名參與者數據的研究發現,直至 60 歲之前,大腦處理資訊的速度幾乎保持不變。
【明辨曲直】懂得嘲諷,是智慧開端
說話「有骨」似乎令人不好受,但細想之下,其實諷刺揶揄能減輕當面譴責及冒犯的威力,或在讚美恭維時化解對方尷尬。甚至有研究證明那可以讓人更有創造力,並助人在情緒低落時發洩負面情緒。心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亦發現,要做到挖苦諷刺,話中有話,大腦需要克服無數障礙才能作出正確演繹,這比普通陳述需要動用更多腦力。
當夢入面也有廣告……
電視有廣告,觀看影片前要看廣告,社交媒體有廣告,也許只有我們入夢時,才有片刻擺脫無處不在的廣告。不過,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 Fluid Interfaces 團隊博士生 Adam Haar Horowitz、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 Robert Stickgold 和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心理學教授 Antonio Zadr 就在網上雜誌 Aeon 撰文,指廣告商已經開始入侵人們的睡眠,嘗試將產品植入夢中,但箇中倫理問題,仍在探討階段。
不記得細節才是善用記憶力?
與舊友相聚、回憶過去時,往往會發現大家談的明明是同一件事,細節卻不盡相同,有人甚至會對某些細節毫無印象。近日有認知科學家指出,忘記某些細節或者是一件好事,因為日常生活充滿大量細碎片斷,人類有限的大腦容量無法記住所有事情,選擇性記得,才能善用記憶力。
孤寂長夜:為何我們特別容易在凌晨三點醒來?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 —— 無緣無故在凌晨三點醒來,滿腦子都是奇怪的念頭,整個人充斥負能量,會責備自己,又或者怨恨周邊世界。可是當晨光出現,那些可怕的想法又會隨之消失。為甚麼人特別容易在三點醒來,又何解在那個時候特別消極?斯威本科技大學心理學教授 Greg Murray,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拆解背後成因。
【*CUPodcast】數碼時代的專注秘訣
在數碼時代,面對工作、電腦、手機、電視的不斷干擾,如何可以保持專注?「真正的快樂處方:瑞典國民書!腦科學實證的健康生活提案」一書就從人腦運作說起,講解人腦的獎勵機制、伏隔核與多巴胺等運作,怎樣影響人的注意力。運動是改善專注力的特效藥,原來與人類演化息息相關,要告別分心,一切可由運動做起。
【*CUPodcast】數碼時代的石器大腦:運動如何抗壓?
常說做運動能紓緩壓力,當中有何乾坤?「真正的快樂處方:瑞典國民書!腦科學實證的健康生活提案」一書以腦科學角度,淺談運動如何從多角度提升人類的身心健康,包括減壓、提高專注、延緩退化等。其中,運動之所以能減壓,是因為身體與大腦視帶氧運動為壓力,引發壓力荷爾蒙在運動期間增長;長期規律運動由此增加身體對壓力的耐受性,日後面對生活與工作的壓力,都不至於過度反應。
善忘、癡呆和認知障礙,都是 9.11 恐襲後遺?
9.11 事件不只奪走眾多性命,亦改變了全球政局。但在 20 年後的今日,還有更多傷害陸續浮現 —— 最先趕赴恐襲現場的警員及消防員等應急人員,現時患有認知障礙的比率異常高,有些人不過 50 多歲,卻有多在七旬才見的缺陷,尚未計其他失憶症狀甚至癡呆的個案。莫非這一切也是驚世恐襲的後遺?
受爭議的「鄧巴數」:人只可以維繫到150段人際關係?
鄧巴數(Dunbar’s number),又稱為「150 定律」,有專家認為人所能維繫的親密關係有其上限,大約是 150 段。過去 30 年,鄧巴數不單是人們時有分享的趣味冷知識;也經常為商業管理人員和軟件開發家引用,制訂相應的產品策略。兩位斯德哥爾摩大學生物學家 Johan Lind 和 Patrik Lindenfors 就撰文拆解鄧巴數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