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

|共41篇|

要監管 AI 公司,可由此路進

人工智能(AI)系統發展一日千里,監管措施卻相對落後。專門研究 AI 對社會影響的 AI Now Institute 近日發表報告,作者 Amba Kak 和 Sarah Myers West 根據以往為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 Lina Khan 擔任顧問的經驗,建議現時政策制定者可採取的具體措施,以防科技公司發佈具風險的 AI 系統。

【俄烏戰爭一週年】專訪:留守烏克蘭的年輕人,重新思考未來

在戰爭衝突中求存的年輕一代,這一年來過著不安穩的生活,*CUP 訪問了 7 名仍留在烏克蘭的年輕人,從前線救援到民間義工,各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些人目睹戰爭殘酷,承受失去至親好友的傷痛,所造成的心理影響難以想像。年輕人被迫一夜成長,戰爭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隨著交戰時間拉長,他們如何重新思考未來?

張樂芹:揭開「新加坡未來經濟」戰略

在 6、70 年代,新加坡和香港曾經是亞洲四小龍,平步青雲。但近年來新加坡急起直追,在科技發展上,有不少地方都比香港起步更快,亦吸引到不少跨國科技企業如 Google、Facebook、LinkedIn 在當地設立亞太區總部。究竟新加坡在各方面發展上有甚麼先決條件?它是否有優勝之處值得香港學習?

廖康宇:讀韓江雪、鄒崇銘「後就業社會」

如果讀者對香港的未來感到不確定,不妨多看一些關於香港研究的書。讀韓江雪、鄒崇銘合著的「後就業社會:誰是科技貴族?誰的人工智能?」,或者可以解答到一些對於未來的憂慮。本書分為 4 部分,每個部分均以短文文集的形式組成,討論有關科技如何影響社會發展的議題。

自動化與 AI 取代未來工作

2021 年伊始而武肺疫情持續,不少行業仍未能如常運作。即使疫情將來退去,工作、行業模式能否「如常」,又是另一回事。早在疫情爆發前,不少人已憂慮 AI 和工作自動化會取代人類職位;疫情大流行令技術變革步伐加速。英國「每日電訊報」就專文探討,未來有哪些工種職位容易受自動化影響。

林喜兒:Brave New World —— 只剩下性愛與毒品

當你想像在蠻荒世界過著憤世、不安卻擁有自由意志生活的人,來到這個美麗的監獄,將會掀起甚麼革命時,一集兩集三集過去,除了是連場的性愛派對與無時無刻吞「Soma」之外,劇集卻對沒有私隱、謝絕一夫一妻、抗拒家庭價值這三大規條衍生的新世界、新人類的描寫都流於表面。

懷舊:我們為何懷緬不曾經歷的舊?

面對崩壞的社會政治現實,愈來愈多人懷緬黃金時代的舊香港,當中更不乏年輕世代。未曾經歷那個時代的他們,究竟何以懷舊?美國神經科學學者 Felipe De Brigard 文章分析,類似的不解背後,往往牽涉對懷舊心理的錯誤認知。其實懷舊不必靠個人真實經歷,也未必令人意志消沉,甚至可轉化為龐大政治能量,足以改寫現實。

方俊傑:狩獵的時間 —— 一場場貓捉老鼠的戲碼

年輕人認為沒有未來沒有希望沒有前途,與其做個好人做個和理非,生活不斷變壞,不如放手一搏。如果故事肯深入探討下去,講述他們如何推翻不公義,說不定會成為另一套「飢餓遊戲」,成為有代表性的革命象徵。點知,它只想拍幾場 War Game。

鄭立:我都做得到 —— 曾幾何時,香港的小孩子可以對未來充滿夢想

13 歲的兒童想當記者…… 也真的去體驗,在以前本來是理所當然的事,又有甚麼不對呢?不對的,是那些把 2020 年的今天,變成連兒童有夢想都覺得詫異的時代的大人吧。靠政府的不義之財養的狗,有甚麼了不起呢?

林喜兒:亂世之中活下去

故事從 2019 年開始,那是脫歐後的英國,杜林普成功連任,中國崛起,一連串的世界大事即將發生。一個晚上這家人聚在一起,突發新聞報道,美國向中國建造的人工島「紅沙島」發射核彈,英國政府隨即宣佈準備開戰。6 集故事橫跨 15 年,隨著時局的變化,講述這家人的命運。創作人兼編劇 Russell Davies 以幽默的手法,處理這個非常沉重的題材。

鄭立:驚爆危機 TSR —— 當香港真的陷入戰爭前緣時

香港不僅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一部分,香港也是全世界人過去集體回憶的一部分,香港曾經刻在世界各國的遊客的記憶裡,是 20 世紀的代表,也是大家感情的一部分。而這個作品比起其他作品,並不僅僅想在作品中帶人來香港觀光,也投射了作者對於自己人生一部分的香港,那種感情與憂慮。

未來仍在

“Just remember – when you think all is lost, the future remains. ”
— Robert H. Goddard , American physicist

要記住 —— 當你覺得失去一切時,未來依舊存在。
— 羅拔.戈達德(美國物理學家)

方俊傑:「銃夢:戰鬥天使」—— James Cameron 與觀眾也收貨

「銃夢」畢竟已面世超過 20 年,當年的前衛,在今日看來,就算未去到過氣,也已經見慣見熟。高高在上的統治階層剝削低下階層,失去記憶的天生戰士在追尋自我肯定的過程中力抗強權,故事大綱可能已出現過很多次。「銃夢」的解決方法是用極快節奏轉移重點,高手在用很短的篇幅已經描述到角色的關係、感情、衝突。有賴找來一眾奧斯卡級數的配角演得到位,也有賴 Robert Rodriguez 的敍事能力。這份功課,Jameron Cameron 應該滿意吧。

紅眼:「銃夢:戰鬥天使」—— 人機界線,電影世界的界線

當世人看厭了乏善可陳的 3D 電影,占士金馬倫提醒觀眾,並非 3D 電影已經過時,是別人做得不夠好而已。就像故事裡面橫空出世的女主角艾莉達,甫一亮相,便將賽道上其他三頭六臂的濫製生化人比下去,兩者完全不屬於同一技術規格。與占士金馬倫打造的「艾莉達」相比,過去我們在電玩遊戲和電影中看到的 3D 角色,都好像只是一些稍為立體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