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申請破產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上週入稟法院,控告創辦人 Sam Bankman-Fried 與其他三名高層挪用公司 10 億美元,試圖收購太平洋島國瑙魯(Nauru)以建造「末日地堡」,期望在人類大滅絕之時避過一劫。計劃是否妙想天開?瑙魯政府又如何回應?
太平洋
|共15篇|
全球地緣政治緊張,紐西蘭正進一步向北約靠攏?
2023 年 4 月 4 日,經全數成員國同意,芬蘭正式加入北約,標誌著其自冷戰以來的中立國政策終結。現時,另一個北歐國家瑞典亦已開始申請程序,尚待土耳其確認。另外,「外交家」報道,遠在南太平洋的紐西蘭,亦正希望加強與北約的關係。
科學狗:一場颱風令太平洋環礁 10% 人口完全色盲
1775 年,一場颱風侵襲了太平洋的平格拉普環礁(Pingelap),只留下 20 名倖存者 —— 其中一位是當地的國王 Doahkaesa Mwanenihsed。這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但數百年後,這一場悲劇卻成為「詛咒」,令部分當地人口完全色盲!
中國擬與 10 島國簽約,新冷戰恐延伸至太平洋?
中國外長王毅今日起訪問太平洋多國,路透社獨家取得文件指出,中方預先向 10 國領袖發出信件,附帶聯合公報草案,務求在警務、安全及數據通訊達成多邊區域協議,但至少有一個島國拒絕邀請,憂慮中國勢力擴張「威脅地區穩定」,令太平洋捲入中美新冷戰。
封閉的復活節島民,如何延續社會?
南太平洋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以巨大石像聞名。12 至 13 世紀波利尼西亞人(Polynesians)抵達這座孤島,成為日後島上的拉帕努伊人(Rapa Nui)。直至 18 世紀荷蘭及西班牙探險家先後抵達為止,島民一直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獨木難成林 —— 美國一眾人類學家近日發表的研究,便探索島民在探險家來到前,如何延續社會。
捍衛太平洋島國,美國有責?
今天的世界,已不可忽視中國的影響力。雖然中國宣稱不搞「脅迫外交」、美國則指「不強迫盟友選邊站」,但假如前題是「不得不選擇」,就可能是另一回事。曾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大洋洲及印太安全主任的 Alexander B. Gray 便認為,美國政府當前要務,是處理一眾太平洋島國面臨中國日益膨脹而帶來的挑戰。
美國人?日本人?日本父島「歐美系島民」
日本小笠原群島的主島父島,位於東京以南約 1,000 公里,是一座面積只有 24 平方公里的島嶼。這座距離本島船程約 24 小時的小島上,部分島民的面孔並非日本人的亞洲面孔,他們的祖先在將近 200 年前,由美國、歐洲及太平洋波利尼西亞群島到此定居。父島經歷殖民、戰爭,主權曾在美日之間易手。要問今天的島民,他們是日本抑或美國人,可能不容易回答。
所羅門群島,兩岸外交戰第二回合
去年 9 月,南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及基里巴斯先後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轉投中國。儘管島國政府深受中國銀彈式投資及援助的承諾吸引,但所羅門群島人口最多的馬萊塔島(Malaita)人民,似乎並不滿意政府的選擇。如今,馬萊塔島與中央政府正在武漢肺炎大流行之中,上演親台與親中的衝突。
【因疫成便】小國愈借,中國愈強的債務外交
近年,「債務陷阱外交」成為國際關係的重要關鍵字,多用於形容中國在南亞、太平洋島國和非洲的經濟援助。論者多指中國刻意向一些小國提出大筆難以償還的貸款,當借貸國未能還債時,就被迫在經濟、政治,乃至國家主權上讓步。而在武漢肺炎還未退卻之時,中國就正在調整債務陷阱外交。
【獨立成風】新國度即將誕生?
縱然大國經常強調領土完整,但回顧現代史,分裂才是世界潮流,每隔數年便有新國家誕生,至今全球國家超過 190 個,湊成一幅多采多姿的世界圖像。位於西太平洋的島嶼布干維爾(Bougainville),島民將於明天開始公投,為島嶼命運自決。由於民調顯示絕大多數民意支持獨立,令當地有望成為下一個新生國度。
太平洋島國陸沉,移民是唯一出路?
從地圖遠觀太平洋,可能只見一片藍,但太平洋島嶼數目實際多達 25,000 個,即便在一般地圖上看不見,太平洋島民依然存在。不過在氣候變化下,太平洋不少島國正面臨海平面上升的淹沒威脅。人們可以怎樣拯救他們,避免從地圖上消失的一日真正來臨?4 名來自英美的學者,就以島國基里巴斯為例,撰文呼籲國際伸出援手。
【亞洲實力指數】中國發展障礙不是美國,是其自身
澳洲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昨日公佈「2019 年亞洲實力指數」,顯示美國國力依然冠絕亞太,中國得分緊隨其後,台灣是唯一得分下滑的國家。雖然中美貿易戰是全球焦點,但研究警告中國的真正敵人不是美國,反而是其自身的政治和社會隱患。
為何北美洲西岸特別多「浮屍斷腳」?
波濤詭譎的太平洋海岸,清晨時分,海灘突然飄來一隻浮屍斷腳。附近既找不到死者的其他屍骸,亦無法證實其身份,唯一線索是斷腳連著一隻鞋,憑著鞋款、尺碼和磨損程度,謎團能否解開?偵探小說愛用的橋段之一,現實世界中確有其事,不過,背後可能並沒有高潮迭起的案情,所有看似奇妙的巧合,都是自然現象作祟。
人們丟進海裡的,現在要撿回來
上週六,一個籌劃了 5 年的巨型海洋垃圾收集器下海了。在接下來的一年中,該設備將在「太平洋垃圾帶」進行最終測試。該項目由現年只有 24 歲的荷蘭大學輟學生 Boyan Slat 創立,在為期 5 年的建造過程中,計劃傳奇地籌集了超過 3,000 萬美元。
瓦努阿圖:中國駐軍的地方?
瓦努阿圖(Vanuatu)曾經係你同我想住的地方,但澳洲傳媒昨日驚傳,瓦努阿圖日後可能會變成中國解放軍駐軍的地方。由於瓦努阿圖距離澳洲國境不足 2,000 公里,消息頓時震驚澳洲朝野,即使各方否認計劃,安撫公眾,但有國防專家已經警告,中國近年在太平洋活動愈趨頻繁,澳洲不能把報道視作等閒事,必須調整國防策略確保南太平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