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共14篇|

【方言有地企】挪威語沒有標準口語?

許多國家往往以首都使用的書寫語言和口音作為標準語和標準音。理論上,有統一的語言和語音,有助國內不同地區的國民互相溝通和理解,這也是中國政府推廣普通話堂而皇之的理由。中國之大,不同地方有自己的語言(又稱方言),但在中央政府推廣普通話政策之下,方言「無地企」,新一代甚至有不懂該地區方言的危機。一國有一種標準化口語,其實並非必然,有些民族國家就沒有訂立標準化的口語,挪威就是一例。

語音指令,印度網購的新出路?

在人口多達 13 億的印度,有 22 種官方認可語言,加上數以百計的方言,日常溝通已甚困難。有調查發現,雖然印度網民數量急增,但 6 成人基於語言障礙,包括難以用英語鍵盤輸入本地語言,因而未有網購。於是,支援多種本土語言的電子商務平台 Niki,在當地應運而生。

【圖解】瀕危語言

保育語言並不是陌生的話題。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瀕危語言紅皮書」,1950 年到 2010 年之間共有 230 種語言消失。根據語言研究機構 Ethnologue 的研究,目前全球共有 7,139 種語言,其中 3,018 種語言的使用者不足 1,000 人,屬於瀕危語言。世界過半人口使用的語言只有 23 種。

廣東話諺語與其危機

「普教中」這個議題,似乎不像香港在 2014 年抗議「國民教育」一般受人關注。究其原因,「國民教育」的爭議在於將愛國思想結合德性教育,是堂而皇之的政治洗腦,容易吸引大量反對意見;但「普教中」卻包裹著升學就業的功利主義思想,人們或許便忽略了語言與政治背後的密切關係。

唐明:網絡語解放情感表達力

如果和這位評論員有同感,就不難明白今天中文網絡流行語的「火星化」 ,網民自創的強烈情緒表達譬如「表演一個原地爆炸」,「光速升天」,「內心幾乎是崩潰的」,「獻出我的膝蓋」,「尖叫爆哭」,或者在前面在加上「旋轉/跳躍/窒息」之類的前綴,或者乾脆回歸最原始的「啊啊啊啊啊啊」(字數無限)。

石 Sir:英國人的母語

儘管英國有不同地區語言,而就算英語亦口音繁多,但英國政府不但沒有打算消除各種地區語言,反而著力保育,例如英國政府資助威爾斯在學校教導威爾斯語,在民間推動威爾斯語文學等。據說有個很厲害的國家,歷史要比歐美國家悠長得多,卻要逼其國民接受自己的母語次人一等,念兹在兹要消滅國家內其他歷史源遠流長的語言。一個國家以自殘自己歷史文化為任,真不知厲害在哪裡。

Leeuwarden、Ljouwert 還是 Liwwadden,一個荷蘭小鎮為何擁有 200 個名字?

歷史上,呂伐登是著名的「百名之城(City of 100 Names)」,自 11 世紀到 19 世紀,它先後擁有過 Ljouwert、Liwwadden、Leewadden、Luwt、Leaward 以至 Leoardia 等官方名字。根據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呂伐登被舉證出現過的拼音變體,甚至多達 225 個。這個位於荷蘭北部的城市,為何曾被賦予二百多個名字呢?

唐明:細枝末節的大事

足球比賽罰射「十二碼」,也就是 10.9782 米,為甚麼不化零為整,裁掉最後那點 0.9782 的小尾巴,改成 10 米呢?沒辦法,現代足球孕生在工業革命的英國的貧民陋巷裡,「十二碼」就是當初那些底層工人的語言。即使我們不知道狄更斯時代,一個街童掙「六便士」是多還是少,也一定能體會一本 “Penny Dreadful” 的讀物是有多麼廉價。

要重拾方言,關鍵在意志

周六下午,爺孫共聚天倫,但卓老夫婦與 7 歲大的 Lavell,總是聊不到幾句,因為兩老講福建話,孫女卻只說英語,還有少許的華語。在新加坡,這種多代家庭難以溝通的尷尬局面,乃數十年來推行「去方言」政策的後遺症。福建話、廣東話甚至華語皆被拋棄,全民改學國際通用的英語。事到如今,華人社群失去長幼對話的橋樑,更失去文化上的根。

唐明:為甚麼要說方言?

中國南北文化的較勁,是一齣演了上千年的大戲,而戲肉就是語言的主導權,所謂「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南方人即管自說自話,但只有代表華夏正統的官話,才是雅語。雖然,華夏「正統」的語言,或許在廣東話裡能找到一點原汁原味,問題是,正統這個觀念,並不是由語言學來定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