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共71篇|

港新雙城記|1988 年,頂級經濟學家如何比較香港和新加坡經濟發展?

香港和新加坡一直是經濟學家比較的對象。可是,當大家都集中於港口城市、英國制度、自由市場等相似之處時,兩地的發展模式其實不盡相同。克勞斯(Lawrence Krause)是 20 世紀中後期研究亞太貿易的權威,他曾於 1988 年發表研究文章,比較香港和新加坡的經濟表現和前景。

新加坡機場明年免護照入境,預告未來旅行模式?

香港喜歡跟新加坡比較,新加坡明年又將領先香港一步,為全球頭幾個完全不用護照過境的機場。從 2024 年初開始,新加坡樟宜機場將啟用自動邊境檢查站,旅客僅靠生物識別數據即可過關。究竟這項智能機場的自動流程,是否預告實體護照將會消失?這種收集生物識別數據的世界冠軍,又是否存在甚麼安全隱患?

西進觸礁,TikTok 改到東南亞大展拳腳

TikTok 現為全球下載量最多的應用程式,但在美國這個最大市場及其他西方國家,以至於非洲大片地區,正面臨禁令威脅。為了擺脫困境,這個中資社交媒體已把總部遷至新加坡,著眼於擁有近 7 億消費者的東南亞市場。「經濟學人」分析,TikTok 涉足當地的電商大戰,將令其他對手付出高昂代價。

Taylor Swift、Beyoncé 的「巡演通脹」是真的嗎?

今年 5 月,美國樂壇天后 Beyoncé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巡迴演唱會,瑞典的酒店價格隨即飆升,5 月該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達到 9.7%,高於預期。當地一位經濟學家戲稱「Beyoncé 要負責」,巨星巡演和娛樂文化真的能刺激通貨膨脹嗎?

新加坡另類世一:全球人造肉市場中心

香港經常與新加坡競爭,爭人才、爭資金、爭金融中心地位,但若論人造肉市場領導角色,新加坡實在遠遠拋離香港。2020 年 12 月,新加坡成為全球首個批准銷售實驗室培植人造肉的國家,其他替代的人造蛋白質食品亦爭相在新加坡上市,但這個市場領導地位正面臨挑戰 —— 對手不是香港,而是美國。

避開人流,新加坡興起迷你健身室

疫情過後,更多人注重健康,投入健身運動的行列。但健身室人多,使用訓練器材往往要排隊等候,新加坡的初創公司就想出新方法,近來在當地的機場、公園和購物中心安裝一個黃色大箱,箱內設有小型健身室,配有跑步機、舉重機和其他設備,可供私人鍛煉,方便使用者避開人流。

【搶人才】新加坡貴租嚇跑外國人?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的數據顯示,當地的平均租金價格在去年飆升 30% 之多。住屋開銷暴漲,連高薪厚職的外籍人士也吃不消,近月開始出現移居潮。當前現象,令人關注這個吸引大批外資和人才的東南亞國家,會否失去作為亞洲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漂綠】以回收為名,轉賣運動鞋到印尼二手市場

近年環保意識逐漸抬頭,不少企業致力推動循環經濟,但成效備受質疑。以美國老牌化工巨擘陶氏化學(Dow)為例,陶氏與新加坡政府合作回收運動鞋,對外宣稱鞋底的橡膠材料回收後,會製成操場跑道或遊樂場。不過路透社記者調查發現,這些運動鞋並未被回收再造,而是被二手商轉賣到印尼市場出售。

扶植導演、籌資金,「花路阿朱媽」監製陳哲藝細說做電影之難

大嬸追夢,導演圓夢。代表新加坡競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花路阿朱媽」,集熱情和溫馨於一身。首拍長片的何書銘以韓劇迷母親為靈感,講述甘草女星洪慧芳飾演的「安娣」(Aunty)遊韓朝聖,卻在他鄉展開連串奇遇,從中尋回自我。此片早前亮相香港亞洲電影節,還帶來它的監製、憑執導「爸媽不在家」揚威各地的陳哲藝。

書店們:回收你我的未來

這次主題為「回收你我的未來」,事緣全港唯一回收紙包飲品盒機構「喵坊 Mil Mill」,位於元朗創新園的廠房最近不獲續租。科技園表示,有關用地的租用期為 3 年,由 2019 年頭至 2022 年尾,當中沒有任何續約條款。喵坊 Mil Mill 負責人卻指,當初對方以其為綠色科技,符合科技園理念,達成經營 6 年的共識:現在科技園的決定,除令他們喪失 1,000 萬投資及心血外,也是香港綠色產業一大損失。事件曝光後,不少市民響應一人一「紙包盒信」寄環境及生態局長,呼籲保留喵坊 Mil Mill,新加坡政府亦向喵坊 Mil Mill 招手,都肯定了喵坊 Mil Mill 對香港的重要性。

迎接旅客報復式消費:新加坡將舉辦甚麼活動?

港府宣佈「0+3」措施後,不少港人都爭相搶購日本機票,不過,主辦多場國際盛事的新加坡其實都是不錯的選擇。剛剛舉行完畢的一級方程式賽車(F1)新加坡站,吸引多達 30.2 萬人次入場,打破歷史紀錄,多項數據都見證疫後的「報復式旅遊消費」。究竟新加坡還會舉辦哪些國際會議及展覽?

港人唱好的同時,外國專家如何展望新加坡的經濟前景?

過去兩年,愈來愈多香港市民憂慮政府抗疫政策帶來的經濟影響,並把新加坡視為比較對象,認為會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拱手相讓,連親北京陣營的「大公文匯」都在 9 月 13 日發文,指香港現行政策會令新加坡坐收「漁人之利」。然而,當香港民間吹起一股新加坡熱的同時,外國金融專家對新加坡的經濟展望卻趨向審慎。

在清零與共存之間:亞太國家的第三條抗疫路線

8 月 12 日,香港縮減入境隔離限制至 3 日酒店加 4 天居家隔離,不過仍然保留「健康碼」、「安心出行」、「口罩令」、「社交距離」等抗疫措施。過去兩年多,世界可以劃分為「動態清零」和「與病毒共存」兩大路線。學術平台「外交家」雜誌的評論指出,日韓澳紐新等亞太國家正走上第三條路線,以常理抗疫。

以生命換生計:亞洲民工的灼熱勞動

從香港、東京以至倫敦、紐約,各地持續受酷熱煎熬。聯合國及多國政府建議,人們應留在室內及使用冷氣機,以免中暑,甚至死亡。但對於數百萬正在亞洲多國,工作於地盤、船廠、礦山、工廠及農園的外勞,炎夏乘涼乃奢侈之舉。為免口停手停,他們只能長期暴露在戶外高溫和潮濕環境,以生命換取生計。

Meiling:吃不到海南雞飯的人民覺醒

今年 6 月,新加坡出現短暫的「雞荒」,馬來西亞政府禁止出口活雞 2 星期,日常從容安穩的新加坡市民,罕有地變得焦急,排隊爭購國民美食「海南雞飯」。傳媒報道數家名店的人龍情況,「無雞飯食」頓成頭條新聞,連 BBC 也刊登文章「『國菜』海南雞飯為甚麼面臨威脅」。

Meiling:星洲的 4G 領導不簡單

黃循財非常聰明,他本身不擅長說中文,公開演說都以英文進行,有次他跟大會表明用英語演講,但到了現場,他以一口流利普通話完成,讓媒體驚訝他對中文下了很大功夫。這一戲碼,與原本不會說中文的李光耀,為了爭取選民支持而苦讀中文,有點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