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飽受山火和旱災蹂躪後,終於在今年迎來雨水,但如今又變成另一極端,好幾個月都下個不停。這個本來終年溫暖、陽光明媚的國家,現在卻總是灰暗潮濕,甚至洪水頻生。這種天氣非但影響「全民情緒」,令很多澳洲人感到鬱悶。醫療人員更警告,當地正因此面臨心理健康危機。
洪水
|共7篇|
巴基斯坦水災過後,留下了甚麼問題?
外界預料下月在埃及舉行的第 27 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COP 27)上,巴基斯坦的災情可能會被搬上檯面。氣候變化導致極端降雨強度增加,貧窮國家發生氣候災難的代價到底由誰買單?
「類固醇季候風」:關於巴基斯坦洪水的知識
8 月,巴基斯坦經歷嚴重風暴,3 分之 1 地區被洪水淹沒,至少逾 3,000 萬人受影響,1,100 名平民喪生,近 50 萬人被送進救濟營。相比該國在 2010 年出現、影響約 2,000 萬人,逾 1,500 人死亡的大規模洪水,今次損失被視為更嚴重;聯合國秘書長 António Guterres 甚至將災難稱為「類固醇季候風」(A Monsoon on Steroids)。
改造生態,全靠河狸?
在英國康和郡,為了獲得食物及棲息地,忙碌的河狸正努力修築堤壩、建造池塘及濕地。牠們的習性同時為環境帶來防洪、防旱、促進生物多樣性等好處,令人類意識到將河狸放歸自然棲息地,可帶來極大的生態效益。
墨西哥城:填河防疫,竟遺禍多年?
在武漢肺炎肆虐前,墨西哥城居民早已習慣戴口罩了。此處塵埃滾滾,空氣污染嚴重,更是一個生態沙漠;但原來,此城市曾幾何時是綠意盎然的美洲威尼斯。當年在上位者為禁絕傳染病而掩埋河流,反而種下更多公共衛生危機。
曾經,中國潰壩的災難
中國西南部地區近日遭受水災,據報官方正淡化重慶以至華南地區的洪災程度,「環球時報」亦駁斥「西方媒體大肆宣傳的謠言」,稱三峽大壩沒有潰壩風險。三峽大壩抗洪能力事關 4 億人口的生命安全,大壩若能抵禦洪水,自然造福蒼生。然而,回顧 1975 年,另一號稱「鐵壩」的河南板橋水庫大壩,便因颱風蓮娜引發的暴風雨導致潰壩,造成 23 萬人喪生。
【Soul Monday】威尼斯水災,年輕人幫忙清理善後
本月中,威尼斯經歷 50 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水災,水位一度升高至 1.87 米,兩人不幸喪生。洪水退去後,昔日山明水秀的街道,頓時顯得一片狼藉。天災破壞了建築和街道,卻凝聚了人們的心。街道上出現了上百名年輕人,自動自發幫忙清潔及收集垃圾,幫助威尼斯恢復往日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