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中國潰壩的災難

A+A-

中國西南部地區近日遭受水災,據報官方正淡化重慶以至華南地區的洪災程度,「環球時報」亦駁斥「西方媒體大肆宣傳的謠言」,稱三峽大壩沒有潰壩風險。三峽大壩抗洪能力事關 4 億人口的生命安全,大壩若能抵禦洪水,自然造福蒼生。然而,回顧 1975 年,另一號稱「鐵壩」的河南板橋水庫大壩,便因颱風蓮娜 (Nina)引發的暴風雨導致潰壩,造成 23 萬人喪生。

板橋水庫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板橋鎮汝河一段,早於 1952 年築成,是中國當年「治理淮河」的其中一項建設。50 年代除板橋水庫外,整個駐馬店地區沿河一帶,即修築了 100 多個水壩與水庫;1958 年「大躍進」運動開始時,板橋水庫更成為「灌溉用水為主」的全國推廣宣傳楷模。板橋水庫壩體以黏土礦物為原料,高 24.5 米,總容量為 4.92 億立方米,當中 3.75 億立方米用於積蓄洪水,設計以抵禦每日約 300 毫米降雨的「千年一遇」洪水為目標。

由於施工及工程錯誤,板橋水庫壩體完工後出現大量裂縫,故由蘇聯工程師出手維修。中國著名水利工程學家陳惺亦參與設計,並建議大壩應設 12 道溢洪道。不過,陳惺的提議因「過於保守」遭拒絕,板橋水庫最終僅有 5 道溢洪道。修復完成後,蘇聯工程師認為該壩堅不可摧,河南板橋水庫大壩因此又被稱為「鐵壩」 。

然而,1975 年 8 月,「鐵壩」無法抵擋颱風蓮娜三度帶來的暴風雨,釀成潰壩慘劇。8 月上旬,蓮娜於華南沿海進入福建省,隨後來到河南省北部。蓮娜本身的溫暖潮濕空氣,與當地北方冷空氣相遇,出現一系列暴風雨。8 月 5 日,首場暴風雨降雨量達 448 毫米,已比過去記錄高出 4 成;接下來兩天的暴風雨,分別持續 16 和 13 小時。蓮娜在停滯當地的 24 小時內,帶來高達 1,060 毫米降雨量,已超過當地全年降雨量的 800 毫米。

暴風雨使下游出現大面積洪水氾濫,因此,板橋水庫於 8 月 6 日發出的排洪的要求遭拒絕。直至 7 日,水庫終於獲准排洪,卻因為暴風雨破壞電報線路,延誤指令。直至 8 日午夜,另一座大型水壩、鄰近舞鋼市的石漫灘水庫潰壩,水庫內 1.2 億立方米的洪水在 5 小時內流空。至於板橋水庫本身,洪水亦早已遠超防洪安全水位—— 總容量 4.92 億立方米的板橋水庫,抵抗 6.97 億立方米的洪水。凌晨 1 時,板橋水庫封頂;水壩淤泥堵塞,溢洪道數量不足,無法及時排洪之下,板橋水庫終於潰壩。

在石漫灘與板橋水庫潰壩之時,淮河流域其他 62 座水壩亦告潰壩。洪水的分流與堤防,亦無法抵受下游洪水的力量,紛紛崩潰。這次河南「75 · 8」水庫潰壩,共導致 29 個縣市,250 萬英畝農田被洪水淹沒、約 596 萬棟房屋倒塌,影響 1,100 萬居民。板橋水庫的潰壩,引起寬 10 公里,高 3 至 7 米的巨潮,並以每小時 50 公里的速度湧向下游。據非官方估計,有 8.5 萬人直接死洪災,另有 14.5 萬人因洪災後的流行病及飢荒而死,整場災難死亡人數高達 23 萬人。

至今,「75 · 8」水庫潰壩仍是史上最嚴重潰壩事故。但在當年,中國政府並未於全國範圍宣佈任何有關是次災難的消息;事故發生後,亦沒有任何國際觀察員在場。香港大學新聞與媒體研究中心名譽講師 David Bandurski 指,中共在潰壩時對媒體幾乎施行絕對控制。「總括而言,中國領導人認為不論天災人禍,各類災難都是十分敏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