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尼,防洪管理是一個政治問題

A+A-
今年 8 月,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市的居民正處理水浸過後的積水,以準備迎接獨立日慶祝活動。 圖片來源:Sutanta Aditya/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印尼是世上其中一個最易受自然災害侵襲的國家,尤其氣候變化衍生的種種危機。在 2021 年,洪災成為印尼頭號自然災害,短短一年發生 788 宗事故;與其他自然災害如山崩、颶風、乾旱、森林大火和地震不同,過去十年當地洪水事故次數明顯增加。荷蘭萊頓大學政治學者 Yogi Setya Permana 就在「東亞論壇」撰文,分析防洪管理如何成為複雜的政治問題。

Permana 指出,即使關鍵條件如地理位置和降雨模式大致相同,印尼各個城市的洪水管理能力亦存在一定差異。令人驚訝的是,有些城市即使未有大規模投資,但防洪表現依然可以相當出色,而且比一些依賴技術干預的城市做得更好。Permana 提醒我們,防洪不單只關於工程和基礎設施,權力結構和政治角力對一個城市能否建立抗洪能力亦至關重要。

公私一同治水,官商勾結成關鍵問題

印尼政府官員通常把管理不善歸咎於降雨強度,指極端降雨令現有的抽水機、護堤、蓄水池和排水渠無法有效處理洪水,但現實是暴雨只會隨氣候變化不斷加劇。Permana 認為儘管一些城市防洪失敗,的確可能受基建故障等非政治因素影響,可是在泗水、三寶壟和萬隆等地,政治是不能忽視的因素。印尼同時依賴公共和私人排水系統、水道來控制地表水流,地方政府有權管理由私人企業建造的排水渠,以確保城市的排水網絡能以最佳狀態運行。

泗水、三寶壟和萬隆的地方政府雖然享有同等權力,但從水浸案例數字和受影響人數看來,泗水抗洪表現最出色,三寶壟和萬隆雖然有大型防洪基建,但表現不如預期。Permana 認為於印尼的案例而言,抗洪成功關鍵取決於地方政府能否貫徹執行防洪基建相關法規。政府官員和經濟精英之間的共謀關係會窒礙法規執行,因而無法處理私人機構排水法違規問題。能夠規避這種共謀關係的地方政府,防洪表現通常更出色。

治水也是社會大眾的事

2020 年,中蘇拉威西省的工人們正在清理水道。 圖片來源:Basri Marzuki/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除此之外,公民社會的參與也對防洪法規之執行也十分重要。若果公民社會健全,並積極參與地方治理,政府機構便不容易與違反排水法規的公司勾結共謀。一個有廣泛民意基礎的政府,亦通常能更快回應社會需求。泗水前市長麗斯瑪(Tri Rismaharini)在任期間主動加強與公民社會的聯繫,通過動員非政府組織、大學和改革派領袖以及媒體,對抗公私營機構的腐敗。這一系列改革議程使政府能更有效、更公正、更低成本地應對洪水。

Permana 重申,洪水不僅僅是自然事件,也是政治和政策互動的結果。洪水管理成功與否,取決於地方政府克服排水系統不公的態度。地方政府必須致力在洪水管理一事上維護社會公平,並應該堅定支持基層官僚,使他們即使要對抗特權和財雄勢大的團體,也能夠執行規則。當政府領袖堅定反對貪污,並且有堅實的公民社會支持時,洪水管理則最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