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

|共19篇|

【Soul Monday】99 歲的他,踩逾 3000 公里得亞軍

今年 9 月 6 日至 10 月 1 日,超過 5,000 名參賽者參加英國體育管理機構英國單車會支持舉辦的「長者單車世界錦標賽」(Road Worlds For Seniors),年屆 99 歲、居於華威郡一家養老院的 Kenneth Judd 勇奪銀牌。賽事今年已來到第五屆,專向長者及認知障礙症患者開放,參與者只需踩著由挪威公司 Motitech 製造的單車機,便可與其他人一決高下。

善忘、癡呆和認知障礙,都是 9.11 恐襲後遺?

9.11 事件不只奪走眾多性命,亦改變了全球政局。但在 20 年後的今日,還有更多傷害陸續浮現 —— 最先趕赴恐襲現場的警員及消防員等應急人員,現時患有認知障礙的比率異常高,有些人不過 50 多歲,卻有多在七旬才見的缺陷,尚未計其他失憶症狀甚至癡呆的個案。莫非這一切也是驚世恐襲的後遺?

腦退化觀念革命:長者邁向「第二童年」

搞不清自己身在何方、認不出至親、最後只能吐出幾個單字…… 腦退化的歷程,不論發生在自己還是家人身上都是惡夢。有研究阿茲海默症的學者指出,目前有學說將阿茲海默症理解為逆轉成長的疾病,就如逆向地經歷人生「第二童年」。此說尚未能為治療帶來突破,卻有助我們體諒病者困境,甚至反省主流的線性人生觀。

同居孤獨死

長者在家離世,同住親人卻無力向外通報,直至 4 天後甚至更久,方為他人知曉。這種「同居孤獨死」,近年在日本開始增多。「讀賣新聞」報道,光在 2018 年,東京 23 區、大阪市及神戶市便有 204 宗個案。一些人因有認知障礙或卧病在床,無法傳達屋內親人已死一事,凸顯了高齡化社會的新問題。

救世軍:青銀交流的藝術橋樑

當年青人把藝術帶入長者生活,可以產生怎樣的奇妙作用?來自救世軍「Teen E.無縫」計劃的一班青年導師,運用藝術治療,與單位內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一起創作,讓他們抒發情緒感受,重燃信心,又以笑容打破隔膜,嘗試了解銀髮一族的內心世界和需要,令彼此建立起深厚關係,實踐青銀共融。

老年抑鬱症:怕麻煩別人的罪疚感

見年老雙親時常忘東忘西,便以為是患了腦退化症?其實亦有可能是「老年抑鬱症」、一種因腦內神經遞質減少所引發的腦部疾病。雖然此病能治,但往往被當作老化或認知障礙,近年在日本,不少個案因而被耽誤治療而惡化。長年任職長者精神科的和田秀樹醫生,為社會敲起警號。

數獨和填字遊戲,無法避免大腦衰退

不動腦筋,腦筋就會退化 —— 長輩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說法,跟做運動鍛煉肌肉一樣,腦袋或也同樣需要鍛煉,以免記憶力、思考能力變差。這種熟能生巧,反之生疏的邏輯,似乎有它的道理,他一直被人們廣泛接受。不少外國報紙每天都會有數獨和填字遊戲的欄目,讓長者動動腦筋,至於香港版本,當然就是打麻雀,或者在公園下棋。然而,一項新的研究數據證明,讓人失望的是,填字遊戲和數獨這些動腦筋活動,雖看似有益,跟防止大腦能力衰退卻完全無關。

醫學證明:突然成為天才不是夢

近期播出的日劇 Good Doctor,講述山崎賢人飾演的新堂湊雖患有自閉症,但同時因「學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而擁有超強記憶力。假如羨慕這種天賦異稟,希望成為其中之一,亦不是沒有可能。專門研究這病症的美國精神科醫生 Darold A. Treffert 教授,在美國雜誌「科學人」撰文指出,即使不是天生患有學者症候群的人士,後天亦有可能突然成為天才。

認知障礙症患者說的故事

記憶衰退,依據錯亂的回憶,喋喋不休地說著相同的故事。這是普遍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行為特徵,親人重複聽著這些扭曲的故事,有時難免傷心或不耐煩。但從臨床角度而言,每個荒唐失實的故事背後,其實都盛載著患者最珍視的人生價值,他們以說故事抵抗失憶,試圖回答 「我是誰」的根本問題。

Moyashi:老人與車

當腦袋退化,無法作出合理的判斷和反應時,就失去駕駛的權利。理由很簡單,也容易理解,因為會危害其他道路使用者。由於潛在的交通意外風險,直接涉及人命,很難反對剝奪這項權利。但同時間有人會問,其他權利又如何?患老人痴呆的應不應該擁有投票權?

阿茲海默症有解?除了藥物,還能做甚麼?

1999 年日本第四大藥廠衛材(Eisai)推出一款可望讓阿茲海默症和路易氏體型失智症延緩發病的藥「安理申」。然而安理申畢竟只能「延緩」,無法針對罹病原因徹底解決。之後陸續問世的新藥,也都只是對症治療的藥物。不過,衛材已經和美國新創生物科技公司 Biogen 共同開發新藥「E 2609」和「BAN 2401」,準備於 2020 年後開始販售。這兩種新藥都是針對失智症中為數最多的阿茲海默症進行根本治療。前者已經進入最後階段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後者則仍在第二期的階段。只要取得認證許可,失智症的治療將可向前邁進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