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譯戰同盟」—— 把導演名字冠上去的電影

A+A-
電影「譯戰同盟」劇照。

不經不覺,「夠薑四小強」(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已經是 25 年前的事,當年一鳴驚人的導演 Guy Ritchie,今年都 55 歲了。

這 25 年來,Guy Ritchie 拍過幾乎害自己身敗名裂的「浩劫妙冤家」(Swept Away)、「神劍亞瑟王」(King Arthur: Legend of the Sword),也創造過票房非常成功的「神探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系列及「阿拉丁」(Aladdin)。因近幾年疫情,無數電影計劃暫停或延後,他反而趕工,在短短 4 年,已經推出 4 套動作片。無論質素好壞,跟 25 年前那位充滿個人特色的青年才俊比較,明顯今日的 Guy Ritchie 更似個熟手技工,返工廠的那種。

最新一套「譯戰同盟」(Guy Ritchie’s The Covenant)。看原裝片名,煞有介事把導演的名字冠上去,我天真,以為這就代表信心之選,或者象徵回復個人風格。相反,可能是心虛,又覺得導演的大名對提升票房數字有幫助?一個人,要回到年輕時創作力最鼎盛的時間,談何容易?你覺得周杰倫出得返「可愛女人」、「開不了口」?於是,「譯戰同盟」還是一套正正常常的小型戰爭片,有 Guy Ritchie,沒有 Guy Ritchie,分別未必太大。

不過,由一位英國導演拍攝,說不定也可以減少一些尷尬。故事以美軍撤離阿富汗之前作背景,講述美國軍官被塔利班伏擊,幸得跟塔利班有仇的本地翻譯協助,才死裡逃生。美國軍官安安全全,但那位翻譯卻成為塔利班出厚酬懸紅的頭號通緝犯,自生自滅。美國軍官有義氣,沒有國家支援,也願意單人匹馬重返險境拯救救命恩人。

一直覺得今時今日的戰爭片,跟我童年時期在「明珠 930」觀看的戰爭片,有超大分別。反戰還是反戰,很少人夠勇氣拍套戲出來鼓吹打仗吧?不過,以前說到自己個政府有幾草菅人命,有幾見錢開眼,甚麼也好,總會拍自己的軍人吹捧到是戰爭英雄。近十年八載,不是關心軍人的創傷後遺,便是說他們有幾窩囊。像「譯戰同盟」,由 Jake Gyllenhaal 扮演的美國軍官,形象上,還是那種有型有款的健碩白人;實際上,簡直可以用無能來形容。要不是得到翻譯人員的幫忙,根本死完一次又死一次,再死幾次。扮演阿富汗土炮翻譯的,是伊拉克出世的演員 Dar Salim。其他美國士兵?除了倚靠強勁武器作威作福,基本上實戰能力接近零。現代戰場沒有 Rambo,對照一下當日美軍臨急臨忙在阿富汗話走就走,造成幾大的亂局和災害,你又自然會很明白為何電影作出類似安排。因為,他們想拍寫實電影,不是科幻片。

跟 Guy Ritchie 近來的幾套電影,沒有太大差異,「譯戰同盟」就是一齣穩打穩紮的商業片,不會令人太失望,也不會帶來甚麼驚喜。未必是壞事,人變得成熟了,多數會變得比較懂得計算?只是,有點懷念年輕時那種不依常規的勇氣。有時好到超凡入聖,有時差到貼地,至少也有趣味,儘管世界可能更加接受不痛不癢的平庸。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