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里活電影愈拍愈長,純屬觀眾錯覺?

A+A-
圖片來源:Xavi Lopez/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先有「奧本海默」(Oppenheimer)、後有「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3 小時以上的荷里活大片似乎愈來愈常見。早前有傳媒引用數據說明,其實電影片長沒有顯著增加,但美國文化雜誌 Slate 卻提醒我們,即使平均片長差不多,但觀眾吹捧的大片愈拍愈長,確實是不容忽視的大趨勢。究竟電影愈長愈受歡迎,背後是甚麼因素使然?

1895 年 12 月 28 日,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Lumière brothers)向付費觀眾首次展示動態影像,為公認的電影誕生日,但僅僅一天後,據傳已經有人抱怨電影太長,雖然當日公映的電影只有 40 多秒鐘。

電影誕生初年,充斥著形形色色的類似傳說。縱使我們無法證實當年觀眾有否真的投訴,但這多少反映對電影太長之不滿,其實乃伴隨電影技術而生。1992 年美國「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曾經指控,電影由 1930 年代平均 90 分鐘,膨脹至當時的 121 分鐘;2006 年李安電影「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亦被批評是「不必要的冗長」;最近「洛杉磯時報」與 Vanity Fair 又再次探討電影「過長」的問題。

與此同時,有報道就力排眾議,指電影愈拍愈長,在數據上得不到支持。上月「經濟學人」文章指出,自 1930 年代起,電影放映時間確實有增長,幅度大概是 32%,但大部分增幅集中在有聲電影誕生後幾十年,1960 年以後基本沒有大變化。有數據科學博客更總結:「在過去 60 年,電影的平均長度基本上沒有變。」

時間長短也是一種電影語言

那麼電影愈拍愈長的大眾感受,究竟是從何而來?Slate 分析了背後關鍵,可能是「超長片」在市場上愈來愈賣座。1993 年,美國最賣座的首 10 部電影,平均長度剛剛好是 2 小時,到 2023 年已經增至 2 小時 23 分鐘。1989 年「小魚仙」(The Little Mermaid)不過 83 分鐘,2023 年真人版「小魚仙」除了添加有色人種,時間亦增至 135 分鐘。

事實上,荷里活素來有利用電影的規模,還有史詩式壯闊場面,以傳達電影本身的重要地位,這是不能忽略的因素。1950 年代以後,電影工作室為抗衡電視的市場威脅,便愈加訴諸於大銀幕震撼效果,以片長展示電影的大製作,「沙漠梟雄」(Lawrence of Arabia)與「2001 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都屬於佼佼者。有不少電影因此變得拖泥帶水,空洞無物,但觀眾仍然有被吸引入場的傾向,想以普通票價獲得非凡的觀影體驗。過去製作和運送電影拷貝的成本,如今不在考慮之列,也間接推使製作團隊更放肆拍長片。

隨著荷里活賣座大片的愈拍愈長,要求恢復中場休息的聲音也愈來愈響亮,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新作「花月殺手」就是導火線之一,片長達到 3 小時 26 分鐘。早前科羅拉多州有戲院響應要求,卻又受到發行商壓力,要求按原本安排播放影片,結果惹起強烈反彈。儘管有評論指責馬田史高西斯高傲自負,但其實,比起「復仇者聯盟 4: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花月殺手」不過是稍長一些。

在這個電影可以串流的時代,安坐家中的觀眾彷彿成為剪片師,可任意暫停、快播和倒播電影,相較之下,或許我們應該更珍視連續幾小時的電影院觀影體驗,有時超長片也可以是獨特的電影語言 ——「花月殺手」就是通過 3 小時 26 分鐘,讓觀眾體驗原住民如何被連綿不斷的暴力所壓垮,中場休息為觀眾帶來抽身的機會,難免會削弱電影原有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