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系列最新動畫「水星的魔女」在 10 月 2 日開始播出,2 個女性主角在第一集就說要結婚。可能拜近年的政治正確潮流所賜,也可能是閱歷較少,網上竟然有人批評「高達也要 LGBT」。
LGBT
|共9篇|
俄羅斯少子化的副作用:反 LGBT 立法
早在肺炎疫情爆發之前,扭轉俄羅斯的人口下降趨勢,已經是普京政府的首要任務。普京曾在 2019 年公開承認,俄羅斯人口減少的前景令他困擾。他的主要競選承諾之一是在 2024 年任期結束前解除人口危機。人口下降的趨勢,也成為俄羅斯政府打壓 LGBT 等少數性取向族群的理由,包括禁止宣傳同性戀,以及禁止同性伴侶收養兒女,以維持傳統家庭的價值觀。
曾詩敏:哪裡有彩虹告訴我?
時至今日,在職業足球世界,性小眾的處境仍不容易。據說球員要「出櫃」依然是十分艱難的事,難被圈內人普遍接受。假若歐洲足協沒有停止調查,甚至最終真的對紐亞或德國足協作出紀律處分,又不知會引來多少討伐。
即使國家反對,也要與妳一同穿上白色婚紗
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法通過同性婚姻的國家後,LGBT 平權議題日漸受到重視。然而在南韓,同性婚姻仍是一大禁忌,令很多愛侶無法共諧連理。女同性戀者金圭珍(김규진,音譯)卻無懼社會傳統,即使遭受網絡謾罵,生活上又諸多不便,也堅決與伴侶穿起白色婚紗,大方步入禮堂。
日本企業如何發展 LGBT 商機?
近年來在各方群體的努力下,LGBT 的權益愈來愈受到重視,相關的市場與商機也水漲船高。根據英國管理顧問公司 Out Now 曾估算,光是在旅遊與觀光產業,全球 LGBT 族群所創造的商機就達 2,020 億美元。即便在最保守的日本,也不得不正視這個變化。
「轉換」同性戀 —— 醫治不是病的病?
新上映電影「性教獄」講述 90 年代背景下,一名少女因被發現與女同學親熱,遭送到同性戀治療中心「拗直」。儘管自 1973 年起,美國精神病學學會已把同性戀從心理疾病名單中剔除,但仍有組織及意見認為,同性戀者需要接受「轉換治療(Conversion therapy)」。「轉換治療」事例可稽查至 19 世紀末,「治療」原因同出一轍:認定「同性戀」是病。
鞭刑背後:印尼同志的痛苦與羞辱
台灣大法官宣佈,禁止同性結婚乃屬違憲,當局應在兩年內完成相關法律修正,意味支持以法律保障同性婚姻,創下亞洲先河。但在東南亞的印尼,近年對同性戀者愈趨壓迫,特別在亞齊省,更對與同性性交的男子公開鞭刑。在政府及社區的窮追猛打下,同志們無處可逃。
以色列軍隊的大愛世界
在「跨性別人士使用公廁」的問題,公廁問題」還在美國鬧得沸沸揚揚之際,以色列國防軍對待它的跨性別軍人的開放態度實在值得借鏡。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日前報道了以色列首位跨性別軍官的故事。「我以女學員的身份進學堂,但我畢業成為一名男軍官。」22 歲的 Shachar(化名,希伯來文,意為日出)生於以色列南部,男心女身,從小抗拒女性身分,兩歲剃頭,四歲起不再穿裙子。初入伍時被劃分為女性的他,穿女性軍裝讓他難堪,但他的長官准許他穿中性軍裝,更安排他在特別時間在女性軍營洗澡。
LGBT 攻防戰 :美版 ThisAV 也聲援
公開出櫃的何韻詩與虔誠基督徒高皓正的「跟著矛盾去旅行」還未出街,兩種價值觀會擦出甚麼樣的火花還是未知之數,但國際社會上兩方的火花大家可先睹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