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

|共30篇|

同性戀危害國安?時光倒流 70 年的美國恐慌

近日有立法會議員指控「香港同樂運動會」屬於危害國安的「軟對抗」,又有單張形容同志運動是「美國為首的性解放活動」。事實上,美國政府亦曾經視同性戀為國家安全威脅,背後的恐懼稱為「薰衣草恐慌」(Lavender Scare),是 70 年前的上世紀記憶,與反共的「紅色恐慌」情緒同時彌漫美國。去年出版的論著 Secret City: The Hidden History of Gay Washington 便重構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印度研究分析室:情報機構跟越洋殺人的關係

加拿大指印度特工,涉嫌殺害該國錫克教領袖尼賈爾的事件已演變成外交風波。加拿大外交部驅逐印度外交官、對外情報部門負責人拉伊(Pavan Kumar Rai)。拉伊所屬的情報部門,有個相當平實的名字:印度研究分析室(Research and Analysis Wing,RAW)。尼賈爾被殺一事,也令這個接受過美國中情局(CIA)「打擊恐怖主義技術」培訓的地區知名情報機構更受注視。

【科技新冷戰】移除中國設備,美國電訊商左右為難?

美中新冷戰影響無遠弗屆,甚至深入美國農村地區家庭的電訊服務。美國 3 年前開始推行「移除取代」計劃,要求全國公司替換華為與中興的電訊設備,但眾多電訊商都在執行上遇到困難,有農村社區甚至面臨通訊網絡中斷的危機。

各國制訂外國代理人法,為何威脅公民社會?

俄羅斯南鄰的格魯吉亞,被指訂立俄版「外國代理人法案」,最後在人民激烈抗議下拉倒。這類法案針對傳媒與 NGO 的外國資金來源,絕非俄羅斯獨有,過去 10 年在全球愈來愈常見。美國塔夫茨大學俄羅斯與歐亞計劃訪問學者 Maxim Krupskiy 就分析,定義模糊的外國代理人法,如何方便政府打壓異己,扼殺發展蓬勃的公民社會。

【烏克蘭戰爭】澤連斯基向東正教會開戰?

烏克蘭約有 3,000 萬人信奉東正教,佔全國大部分人口。但當地東正教一直有兩個不同教會互相競爭 —— 今年 5 月前仍隸屬莫斯科宗主教聖統的烏克蘭正教會(UOC),以及自 2019 年獲得自主權的烏克蘭正教會(OCU)。儘管前者已宣佈從莫斯科獨立,但政府仍擔心,第五縱隊正在這個古老機構之內運作。

核戰陰霾:國際社會能否終結核恐嚇的時代?

二戰後期,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讓世界見證核武的威力;後來的切爾諾貝爾和福島核災難,也證明了核幅射會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一直以來世界各地都有反核運動,但直到今年之前,很多人都會覺得核戰是遙不可及的事。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切變得不再一樣,反核議題或者會成為未來國際社會的優先事項。

俄羅斯正將芬蘭推向北約?

美蘇冷戰以來,蘇聯近鄰芬蘭一直奉行軍事不結盟路線。直至今天,芬蘭與瑞典一樣均未加入北約組織。身為其中一個與俄羅斯接壤的國家,芬蘭若加入北約,可能如俄國外交部發言人早前指,「將產生嚴重軍事及政治後果,俄羅斯方面需作適當反應」。「泰晤士報」報道則形容,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部署,在芬蘭掀起討論:國家應否加入北約?

反核風潮正逐漸褪去

近年,核電去留或增減再成辯論焦點,例如台灣去年 12 月舉行公投,其中一項備受關注的議題就是重啟「核四」,結果不獲通過。哥倫比亞氣候學院聯合創始院長、國際及公共關係教授 Jason Bordoff 早前就在「外交家」雜誌撰文,解釋為何核能重新受到注目。

【短片】暴政倒台 30 年 為何難走出傷痛

極權倒台至今近 30 年。近年,阿爾巴尼亞政府終於立法,開放 1944 年至 1991 年前國安局緊緊把關的檔案,讓共產時期的受害者及家屬查閱;又與國際人權機構合作,用科技辨認死者身份。然而,直視真相需要莫大勇氣。有失去自由十多年的政治犯,發現告密的是至親好友;有人多年來搜遍山野尋找被秘密處決的家人遺體,最後翻查文件,才得悉當年定罪何其荒謬。

「國家安全」如何成為極權打壓選舉的工具

很多專制國家都會設有選舉制度,目的是要營造民主假象,建立政權認受性,又可分化反對勢力和避免國際制裁。儘管選舉制度並不公平,但若過程中稍有不慎,當權派系也有下台風險,近例就有岡比亞和馬來西亞。專制政權就不斷研究操控選舉的方法,而「國家安全」就成為了他們的新工具。

史上最著名的國家安全委員會:KGB

港區國家安全委員會於 7 月 3 日正式成立。誠言,放諸古今,所謂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並非香港獨有,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的制度,例如東德的「史塔西(Stasi)」,意思就是「國家安全部」。至於史上最著名的例子,便是蘇聯的「KGB」,中文翻譯正正就是「國家安全委員會」。

酒吧打架也列為恐怖分子的「反恐法案」

「港版國安法」尚未正式出台,已為國際社會所關注。最近菲律賓國會亦通過「反恐法案」(Anti-Terror Bill),只待總統杜特爾特簽署成立。「亞洲時報在線」報道形容,菲律賓「反恐法案」比「港版國安法」更為嚴厲,卻未能引起國際媒體同樣的關注。

文明的「國安法」標準:約翰內斯堡原則

「港版國安法」具體的執行內容和法律原則尚未釐清,卻如無意外會在 5 月 28 日獲全國人大通過,成為香港主權移交以來最大變局。林鄭月娥指西方民主國家也有國安法,有關法例不會影響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可是,西方國家的民主制度可以制衡行政當局,同時保障法院獨立,而且國安法普遍乎合嚴格的國際標準,包括知名的「約翰內斯堡原則」。

東德國安部門史塔西 —— 監控如何「分解」反對力量

1950 年,東德成立國家安全部,即「史塔西」(Stasi)。直至 1989 年柏林圍牆倒塌為止,東德人近 40 年來一直在史塔西的監視下生活。以剷除「階級敵人」為名的監控工具,如何監視、控制人民生活,進而破壞抗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