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城堡及莊園數量數不勝數,不少都是貴族後代繼承的遺產,不過在民主取代貴族世襲領主制度的今天,一部分貴族的經濟狀況難以支撐維護祖產所需的大筆資金。有人選擇向外界請求幫助,甚至直接出售之;而出手相助的人或買家,可能是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人。
地產
|共8篇|
【搶人才】新加坡貴租嚇跑外國人?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的數據顯示,當地的平均租金價格在去年飆升 30% 之多。住屋開銷暴漲,連高薪厚職的外籍人士也吃不消,近月開始出現移居潮。當前現象,令人關注這個吸引大批外資和人才的東南亞國家,會否失去作為亞洲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新詞】自然而生的城市主義:東京小店為何如此繁榮?
東京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最繁榮的城市,為全球第二大城市經濟體,僅次紐約,更勝倫敦,擁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網絡,市容整潔而且治安良好。在如此發達和資本化的環境下,當地橫街暗巷卻又能養育非常有趣的小店生態。慶應義塾大學副教授 Jorge Almazán 為首的研究團隊去年就出版著作 Emergent Tokyo,探討東京獨特的城市生態如何形成。
溫哥華地產開發生力軍:原住民
溫哥華是香港人傳統移民目的地,而在中國資金推動下,樓價居高不下;當地原住民從來只是旁觀者,但情況近年有變。適逢加拿大政府積極與原住民和解,以補償殖民時期帶來的創傷,溫哥華原住民先後收回部分祖傳土地,以致他們大受地產商青睞,躍升為溫哥華地產市場不可忽視的生力軍。
倫敦搵屋難:一名建築人找房子的經歷
旅居倫敦差不多 1 年,一直合租的室友不久前在雷丁覓得住處,9 月便會遷入新居,於是我也順道找個新地方,轉換一下環境。不過,自 3 月倫敦取消所有防疫限制後,工作、讀書、旅遊的人紛紛回來,租屋的需求一下子又變得緊張。
醫療行業拯救大型購物「死場」
疫情及防疫限制嚴重打擊零售業,不少店舖為求繼續經營,轉而售賣口罩及快速測試套裝。據商業雜誌 Fortune 報道,在美國,很多郊區大型購物中心 10 多年來本就經營困難,封鎖下更幾乎失去所有顧客。有醫療中心就想到改造這些「死場」,以應對龐大醫療需求。
吉屋沒出售:樓房空置潮蔓延至東京都內
日本吉屋湧現的問題,數年前已引起關注,但至今未見改善,甚至從鄉下蔓延至城市。政府調查顯示,東京都內約有 81 萬戶空置房屋,7 成位處市中心的 23 區。多個高級住宅區所在的世田谷,更有 5 萬間荒廢甚久的樓房,淪為都內最大的「鬼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