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搵屋難:一名建築人找房子的經歷

A+A-
圖片來源:Ron Ellis/Shutterstock
文:陳卓喬
「戰後建築研究檔案」成員

旅居倫敦差不多 1 年,一直合租的室友不久前在雷丁覓得住處,9 月便會遷入新居,於是我也順道找個新地方,轉換一下環境。不過,自 3 月倫敦取消所有防疫限制後,工作、讀書、旅遊的人紛紛回來,租屋的需求一下子又變得緊張。

加上今年倫敦出現自 1989 年來最嚴重的通脹,租金比起前期上升了不少。新室友與我相中了的月租單位,便上漲了整整 350 英鎊。於是我們在過去幾星期,盡最後努力四出尋找價格更相宜的地方。

倫敦來說,通常都是從 RightmoveSpareRoom 看看,從心儀地區出發,看到有興趣的房子便聯絡經紀,然後再安排參觀。雖然都是現場拍的照片,但它們永遠與現實差一截:取巧的拍攝角度、室內佈置等,多少都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因此,我永遠也偏好附有平面圖的選擇。然而,屋內實際情況,如水壓,整潔度等,更是到現場才能了解得到,還未說房子周邊的環境呢!

看單位的時間通常只有 15 分鐘,過程中,地產經紀大多都氣定神閒,不像香港的經紀般賣力推銷,並會在看樓後不斷追問及介紹條件相近的樓盤。相反,這邊的生意根本應接不暇,幾乎每次看樓,也總有人在我們前後,因此急的只有我們。若不即日作出決定的話,租盤便會被捷足先登。

縱然只是「借來的地方」,但作為一個未來 1 至 2 年、每天至少待 8 小時的住處,卻往往只能用一個下午的時間決定,這未免太倉卒了。人在異鄉,面對煩瑣的租務,即使來到倫敦這個氣候及居住密度較適宜的城市,我還是難以談得上能「安居」,對於我這個讀建築的人,更是有另一番體會。

以往在中大的建築設計課,不少主題都會涉獵居住問題。很多時候我們會回望 20 世紀的建築大師,如柯比意,從建築的客觀條件出發:密度、高度、面積,以圖紙提出願景回應。但事實上,政策、地點配套、人口結構等真正左右住屋問題的癥結,卻遠在建築師可控制的範圍以外。柯比意的光輝城市,最後不是也沒有實現到嗎?

像我工作的事務所,我們負責處理單位及大廈的平面和建築外觀,但完成這部分的工作後,還要經過來回數次的市議會規劃申請(planning application),若方案被否決,便得重回設計階段修正。有時候即使方案批核了,並不代表項目一定會落成,有些客戶會將獲批核發展的地段,以更高價錢轉讓,然後予另一建築設計事務所重新設計。就如我現在參與的幾個項目,就是在已批核方案的藍本上重新設計,然後重新進行一次規劃申請,這幾個項目的地皮都已閒置數年了。

再回看自身找房子的經驗,我慨嘆建築設計與真正用家之間的距離。建築師筆下的平面、立面、模擬圖裡,居住空間往往都是美好的;在計劃書上,我們更會附上一些年輕專業人士或家庭生活美滿的照片,向別人遊說這個計劃會怎樣令更多人能負擔房子,以及令整體城市得益。但到最後,又有多少單位真正實現計劃呢?

行文之時,遠在澳洲的業主透過經紀跟我們說,升幅符合市場需求,不會退讓了,反正再高的租金,租客還是會蜂擁而至。我們還能怎樣?就只有多個寫幾個字,多賺幾個錢補貼一下吧。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