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王后:柏捷頓家族前傳」(Queen Charlotte: A Bridgerton Story)日前開播。既然正傳「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找來黑人演員扮演王后,前傳的王后自然要再起用黑人演員。真實的夏洛特王后有黑人血統只是少數學術界人士的意見,而信者恆信,再爭論也是徒然。不如回頭數有根有據的黑人貴族,同樣在佐治時代確實有第一名黑人血統女貴族 —— Dido Elizabeth Belle。
貴族
|共36篇|
英國城堡莊園文化遺產保護者 —— 美國人
英國城堡及莊園數量數不勝數,不少都是貴族後代繼承的遺產,不過在民主取代貴族世襲領主制度的今天,一部分貴族的經濟狀況難以支撐維護祖產所需的大筆資金。有人選擇向外界請求幫助,甚至直接出售之;而出手相助的人或買家,可能是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人。
面具於 16 世紀的歐洲:既流行,亦可恥
說到面具,今日多數人會想起派對或舞台上的誇張服飾。但其實古今中外也有佩戴面具的文化,由醫學用途、彰顯階級、神聖象徵、時尚標誌,甚或職業與日常所需⋯⋯ 意義一直隨時代轉變。
唐明:伊利沙伯女皇為這個世界做了甚麼貢獻?
今時今日,我們幾乎無法理解貴族的意義 —— 尤其在一個沒有貴族傳統,相反卻充斥了無產階級造反奪權的文化中,理解貴族這個概念,就好像了解恐龍一樣困難。
唐明:有錢也打敗仗是甚麼怪事?
有一件事很奇怪,可說是問題的關鍵:即免除軍人身份,是統治者實施獎賞的手段。換言之,從軍的身份等同賤民,而且是一種特殊的、遺傳的戶籍制度,即所謂的軍戶、兵戶,實質上等同懲罰,立下軍功之後,得到的獎賞,竟然是使他們恢復平民身份。
陶傑:中國為甚麼陷入了瓶頸,而不是拐點?
今日的香港,西九故宮文物展覽,康熙雍正的帝王龍袍,吸引大量香港老百姓參觀:但珍寶海鮮舫則被某些「學者」指為象徵帝皇畫舫的享受,兼有東方獵奇色彩,堆砌而庸俗,應該拆毀。中國人對於所謂「封建」,在百年前的左傾知識分子扭曲之下,一直一知半解。
唐明:風能進,雨能進,國王為甚麼不能進?
如果你的家,有莫名其妙的人可以強迫你交出鑰匙,把你隨時趕走,對著你的家當噴灑藥水,內衣褲隨便亂翻,物品任取任搬,這不叫家,中國的網民說:「這叫牲口棚。」
女王的知己 —— 女侍
長壽是一種祝福,但長壽也有長壽的苦惱 —— 親人密友先自己而去,要說告別的總是較長壽的人。英國菲臘親王去年離世,令人關心當時已屆 94 的英女王失去「力量和支持」。打擊並未結束,剛過去的 12 月 29 日,擔任宮廷女侍臣 34 年的 Lady Farnham 去世,英國媒體形容女王失去一位親密助手。實際上,服務多年的侍臣們與女王的關係,不能簡單以主僕看待。
唐明:英國憲政的魔法
憲法是不成文的,隱約而模糊,卻能奠定為國本,其主要特徵在於尊嚴(Dignity)。而尊嚴是虛無飄渺的概念,一般國民如何領略呢?那就需要君主了。同時,君主又不能擁有實權,否則便失去神秘、超然的意義,喪失代表憲法的尊嚴。又要有無上的尊嚴,又要有無上的權力,讓別人怎麼辦呢?那樣的政治當然是很恐怖的了。
唐明:議員佩劍是野蠻遺風嗎?
有意思的是,決鬥的傳統,在今日不少英國人眼中,也被視為來自諾曼征服時代的野蠻遺風,他們卻忘了:如果貴族不是有這樣的力量,和國王平起平坐,國王根本不會和他們坐下來商談,不會有大憲章,也根本不會有國會。至於當查理一世帶兵衝入國會,其他貴族立即成立國會軍,和國王對抗這種事,更是想也不要想。
普魯士前王室要取回家族財產,有何難處?
自從德皇威廉二世於 1918 年退位,包括普魯士王國在內的德意志帝國成為威瑪共和國,霍亨索倫王朝(Hohenzollern)結束已有一個世紀。近年霍亨索倫家族首領佐治.腓特烈(Georg Friedrich),要求德國政府歸還前王室財產,專門研究德國現代史的歷史學家 Katja Hoyer 認為,昔日霍亨索倫家族對納粹的態度,導致德國人對這位舊貴族的主張有所保留。
唐明:一個是「為榮譽而戰」,一個是「好男不當兵」
於是,當兵就成為一件可恥的事情,如果命運也是一盤投資,如此高風險,低收益,只能說是爛仔命。好處是平時躺著也有錢收,又可以蝦蝦霸霸,自然就成為民間鄙視的對象,還說甚麼榮譽感。
唐明:牛津陷落時是如何撤軍的?
保護國王的貴族,雖然是戰場上的敵人,但他們依然是國家重要的 Stakeholders,絕對要把這些人的力量留下來,而不是視作未來動亂的根源,必須斬草除根。這個觀念,縱觀歷史,十分難得了。
唐明:誰有資格「剛愎自用」?
對於政治,他的態度比較超然,他不必非得賴在權位上,為了繼續執政而妥協。按照邱吉爾的標準,林鄭這等頂多是基層小市民,晉身高級公務員的中產階級,連張伯倫那樣的商人也不如,又有甚麼資格目無下塵,擺出一副「雖千萬人吾往矣」,獨自高瞻遠矚的姿態?
唐明:超越政治的平靜光芒
但是欠缺了這套傳統,並不是栽培不出王子公主這麼簡單(王子公主是否似模似樣,也要看其人資質對吧),而是對於歷史缺乏想像、體會甚至借鑒的 reference,人就容易變得不知天高地厚。
邱翔鐘:保守黨雙將,對手成搭檔
這一年多以來,英國狀況頻出,高層疲於奔命,約翰遜屢遭苛評。雖然高文浩看起來盡心盡力輔佐約翰遜,但世道艱難,面對脫歐殘局、疫情困局,還有即將來臨的蘇格蘭脫英公投衝擊,在在都是難題,英國想要走上坦途,殊非易事。
唐明:別侮辱了封建之名
在小共同體內,破壞契約是傷天害理的。仁義禮智信,都是在小共同體內孕育的,但在今日西方文明社會依然常見,其實是封建精神的餘溫。
李衍蒨:「圖坦卡門」般的英國考古發現
此考古遺址,其實於 2003 年發現,地點在東面的雅息士郡修安鎮一所 Aldi 超市旁邊。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倫敦考古博物館宣佈考古結果,並斷定此遺址屬於盎格魯 — 撒克遜的皇室貴族。
【聖女.寡婦.皇太后】「權力遊戲」女強人的歷史原型
讓全球劇迷引頸盼待,波爛壯闊的「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最後一季開播在即。貴族後裔的血腥戰爭,家族之間的報復,除了展現了男性殘殺嗜血的一面,很有可能是參考了 15 世紀蘭開斯特(Lancasters)和約克(Yorks)之間的「玫瑰戰爭」。「權力遊戲」的女性角色則更見冷血,性情激烈。終章開播前,CNN 深入探討劇中幾位女性角色,並爬梳了她們各自的歷史藍本。
邱翔鐘:命大王夫惹事端
菲利普與伊利沙伯公主結婚前,是一個不錯的海軍軍官。婚後退役,菲利普無所事事。對於性喜活動的菲利普來說,生活未免無聊,脫口而出講些傷人的話和惹些不算嚴重的事故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