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多以來,英國狀況頻出,高層疲於奔命,約翰遜屢遭苛評。雖然高文浩看起來盡心盡力輔佐約翰遜,但世道艱難,面對脫歐殘局、疫情困局,還有即將來臨的蘇格蘭脫英公投衝擊,在在都是難題,英國想要走上坦途,殊非易事。
政客
|共43篇|
日本政客為何對奧運苦纏不休?
東京奧運本來在 2020 年舉行,但就因疫情而要延遲到今年夏天。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報道,有日本政府高層私下認定因疫情久久未能平息,今年奧運也許要取消,政府只能放眼 2032 年奧運主辦權。可是,首相菅義偉矢口否認,也有報道指日本政府正考慮以閉門作賽形式舉行奧運。共立女子大學國際研究教授 Craig Mark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這場奧運夢如何左右政客的仕途。
Moyashi:宇宙大怪獸基拉拉 —— 愚蠢的政客比怪獸更具破壞力
從結果來看,世界的危機不是怪獸,而是愚蠢的政客,讓小問題發展成無可挽救的末日危機。
【巴西選舉】為了當選,連種族都可以改變
本月中巴西舉行地方選舉,大批政客為了跑贏對手,不僅在政黨之間跳來跳去,甚至連「祖宗」都可以不認。「經濟學人」報道,超過 42,000 人將以有別於 2016 年宣稱的種族參選。其中 36% 由白變「棕」,亦即是混血的「Pardo」,通常帶有黑人血統;另有 22% 則從棕轉黑(Preto)或是相反。
林喜兒:Roadkill —— 政客都是偽君子
這個民望高,受市民擁戴的政治人物,在現實生活裡是怎樣的一個人?
方俊傑:逃出立法院 —— 諷刺政權的自由
以立法院作背景,以政客作角色,加上符合當代現實局勢的影射。傻的,也看得出那個虛構國家,是影射哪一大國;也看得出引狼入室的政客,是影射台灣哪一個政黨;病毒,又代表甚麼。
大謊言:獨裁政權如何以假弄真
獨裁政府向來以謊言管治民眾,以文宣機器美化血腥暴行,有心理學家就研究獨裁政權如何以假弄真,最著名的是「大謊言」(Big Lie)一說。
人格謀殺:政壇暗黑戰術
在自由民主的社會,最理想的狀態是人人和而不同,百花齊放,兼容並包,雖有政見不同,但應該可以力陳己見,以理服人。可是,經常有人以人身攻擊和抹黑為政治手段,例如以「天使」、「漢奸」、「收錢」的說法詆毀他人,令理性溝通變得困難,有政治學家就專門研究「人格謀殺」(character assassination)這個議題。
墨西哥人怕武肺,但更怕入醫院
諱疾忌醫足以致命,特別是在疫症大流行之時。墨西哥現為武漢肺炎重災區之一,超過 53,000 人因此喪命,成為全球死亡人數第三高國家。但墨國人厭惡醫院,恐已根深柢固,感染武肺後仍拒往醫院,結果病情加深至返魂乏術,令全國疫情進一步惡化。到底他們在怕甚麼,寧願死在家中也決不入院?
以外地為例,甚麼人才有資格掌管教育政策?
香港教育界烽煙四起,先有特首林鄭月娥的「無掩雞籠」論,再有文憑試歷史科試題風波,及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更召開記者會要求考評局撤回試題,令不少人嘩然。有人質疑楊潤雄堂堂教育局長,子女卻讀國際學校,中文博士歐陽偉豪更直言「教育是無掩雞籠,由一個沒有教師註冊證的會計師當教育局局長開始」。究竟,在其他地區,甚麼人才有資格掌管教育政策?
陶傑:現形的三種人
美國抽身而走,左膠一邊咒罵、一邊哭爹叫娘,此等葉公好龍之活劇,在瘟疫之中,為世人提供一道非常有娛樂性的甜點。
老人政治:國難的根源
5 月 5 日,董建華和梁振英牽頭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舉行成立典禮。可是記者會上,最年輕的梁振英都已經 65 歲,今年將 83 歲的董建華就被多次拍到「戴口罩飲水、除口罩講野」的滑稽畫面,被評論人揶揄該聯盟是「長者再出發大聯盟」。在香港,很多職業包括公務員都有法定退休年齡,政治卻由老人主導,同樣問題亦出現在美國、中國、馬來西亞等地。這個現象被稱為 Gerontocracy —— 老人政治。
美國為何會老人當政?
青黃不接是很多民主國家關切的議題,政黨為保持政治能量,會期望有年輕世代接棒,早前芬蘭便迎來全球年紀最輕的 34 歲總理。偏偏今年美國選民沒有選擇,候選大熱全部踏入古稀之年 —— 不論是角逐連任的杜林普,還是爭取提名的民主黨拜登和桑德斯,三人同樣年屆 70 多歲。究竟老人當政的背後,反映出美國政壇甚麼問題?
包大人:「不存在」的公關錯誤
無論林鄭怎麼反覆講「不存在」,市民最後記得的,反而是這 3 個字之後的關鍵訊息。為甚麼?因為林鄭其實不停違背一條世界公認的公關準則 —— “Don’t repeat the negative(不要重複負面詞彙)。
邱翔鐘:兩位顯赫的巴裔政治明星
對於少數族裔,英國的基本原則是鼓勵他們融入主流社區,同時又讓他們保留本身文化宗教傳統。近年來,巴裔人士在政壇冉冉升起。目前英國政壇上有兩位著名的巴裔人士,其一為 2016 年當選為大倫敦市長的簡世德(Sadiq Khan),其二為今年被任命為內政大臣的賈偉德(Sajid Javid)。
鄭立:金雞 —— 我們需要的政客只是演員,找演員當特首就是正解
我們可能不願意承認,但市民支持政客的標準到底是甚麼呢?因為他的政見,因為他的能力,因為他對香港未來的方向和取態嗎?還是,我們是看他的形象是否正面,是否長得好看,以及我們對他是否有親切感?撫心自問,現實的香港,標準本來就是後者而不是前者。「金雞」只是溫柔地把這個事實寫出來而已。
邱翔鐘:郝爾彬如上台,英國將大倒退
郝爾彬這樣持極左觀點的人當選為黨魁,我以為那是工黨黨人和親工黨人士大選失敗後的條件反射,一種慪氣的自然反應,冷靜下來後,會轉趨溫和;而毫無領袖群雄經驗的郝爾彬很快會被工黨議員轟下台。不料,他的黨魁位子似乎坐得安穩,因為年輕黨員擁戴他。這一代英國年輕人沒有嚐過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苦頭,相當天真。大批懷抱理想主義情懷的青年選民,包括女性選民,在支持工黨的集會上,像簇擁歌星那樣歡迎郝爾彬,發出尖叫。
邱翔鐘:逢美必反一黨魁
這裡所講逢美必反的英國政黨黨魁,不是名不見經傳的某一小黨領袖,而工黨的黨魁郝爾彬(Jeremy Corbyn)。他對以色列深惡痛絕,以致縱容黨內的反猶太分子,惹怒向來支持工黨的許多猶太選民。近日來,批評郝爾彬的聲浪愈來愈高,使他陷入政治困境中。也許有人會以為,郝爾彬是英國工人階級中的反猶極端派。其實不然,他是中產出身的反資本、反市場、反當代社會意識到老左。
邱翔鐘:政壇怪俠加洛韋
英國可說是盛產言行怪異、不守常規人物的國家。「倫敦泰晤士報」曾有一篇社評說英國人喜歡甚至欣賞奇人怪客,甚至是引起爭議的人物,即英文所說的 mavericks、eccentrics 和 controversial 的傢伙。這幾十年來,在政壇上,這種人物中的佼佼者是一位叫做喬治.加洛韋(George Galloway)的人。
邱翔鐘:文翠珊相位搖搖欲墜
保守黨下院議員中,有一批以約翰遜為首的強硬脫歐派,這些人虎視眈眈,等待時機,對文翠珊下手。保守黨歷史上,「弒君」從不手軟,文翠珊躲得了初一,能躲過十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