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分析民意調查,指馬克龍目前僅以 52% 支持度領先對手 5%,選情似乎比五年前更艱難,不過在巴黎生活了 12 年的英國作家 Gavin Mortimer 觀察法國不同年齡、階層選民的投票取向,認為不論誰獲勝,都要面對一個分裂的法國,而這種分裂,並不以左右翼為界。
馬克龍
|共14篇|
【法國大選】在 Minecraft 建馬克龍元宇宙,真能收助選之效?
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將於本月 10 日舉行。民意調查顯示,截至上月 30 日,12 名候選人中,爭取連任的馬克龍仍以 28% 支持度領先其他對手;馬琳勒龐及梅朗雄則分別以 20% 和 15% 隨後。早前有消息指,馬克龍陣營擔心其民意雖然領先,連任競選活動卻未能吸引選民、缺乏激起熱情的「魔法」。上週,競選團隊便有新搞作 —— 在電子沙盒遊戲 Minecraft 上推出虛擬競選城市。
【大選前瞻】馬克龍時代,持續分裂的法國政治
歐陸傳統大國法國,將於今年 4 月舉行第一輪總統選舉。在 2017 年,當時年僅 39 歲的馬克龍,帶領新成立的中間路線政黨「共和前進黨」,在次輪選舉擊敗極右派的瑪琳勒龐,成為法國史上最年輕的民選總統。當時大家都期望馬克龍能夠為法國政壇帶來新景象,不過在他任內歷經黃背心示威,還遇上長達兩年多的疫情,到今年大選,法國政治的分裂程度更甚於 5 年前。
疫情衝擊下,該擁抱還是放手?馬克龍的全球化難題(上)
當 G2 兩大領導者,美國總統杜林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急著推動國家經濟回到疫情之前的正軌時,地球另一端,坐在巴黎愛麗舍宮裡,不到 43 歲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眉頭深鎖,他憂心的是全球化的終結與民主制度的崩潰。
警暴:失敗的明證
黃背心全國示威每週一例,歷經一年多而民氣不絕,除可歸因於馬克龍政府強推退休金改革,法國警暴也是激發民眾上街的主因之一。「世界報」社論指出,法國警察暴力不斷,正正反映其制度及執法的失敗。
歐洲官僚和人民的雙語記
有學者認為,馬克龍和勒龐的對立,是一部歐洲當代的「雙語記」。
50 年為一轉,黃背心運動是 1968 年五月風暴的翻版?
1968 年 5 月,法國爆發規模浩大的學生騷動與工人運動,癱瘓全國;事隔剛好 50 年,一場「黃背心運動」意外席捲全國,矛頭直指總統馬克龍。不少輿論慨嘆,自 1968 年以後,巴黎未曾陷入過如斯街頭暴力,但政治哲學家 Antonio Negri 以至昔日學生領袖 Daniel Cohn-Bendit 都認為,兩者性質不可同日而語。
黃背心運動:新一場法國大革命?
馬克龍從競選法國總統開始,從未向示威者低頭過。他與工會對峙,挺過罷工抗議,頂著壓力推行改革。唯獨這次提高燃油稅,令全國自 11 月中起爆發「黃背心運動」。雖然周末的第 3 輪示威演變成暴力衝突,在巴黎市中心,車輛及商店遭縱火破壞,但不少人說看到革命的影子。莫非馬克龍這次招架不住,大禍臨頭?
陶傑:歐洲帝國的新構思可行嗎?
法國財長勒梅爾和總統馬克龍分別聲稱,歐洲要建立一個新帝國,要有自己的軍隊,抗衡一個離心日濃的杜林普美國。面對日趨衰敗的英國,確是法德和歐洲的機會。但法國的豪言如何付諸實踐?
歡顏對愁眉
“Whoever is winning at the moment will always seem to be invincible. ”
– George Orwell, English novelist
任何人在獲勝一刻,看起來都像是無敵的。
– 喬治.奧威爾(英國小說家)
法國罷工難再帶來改變?
曠日持久的法國鐵路工人工潮,時間之長打破 30 年紀錄,仍無阻國會昨日通過改革法國國家鐵路(SNCF)法案,雖然工會揚言繼續抗爭,但參加罷工的人數不斷減少,整場運動已難掩疲態。正當左翼分子紀念 1968 年學運風潮及全國大罷工 50 周年之際,不少人都質疑法國工運是否已然沒落,罷工從此再難左右大局?
「秀色可餐」的總理夫人
「感謝您的款待,感謝您和您秀色可餐的夫人的熱情款待。」法國總統馬克龍結束澳洲訪問行程時,竟然用英語向澳洲總理特恩布爾爆出如此露骨的說話,輕則引致爭風吃醋,重則可引發外交衝突,幸而特恩布爾巧妙手腕化解「危機」。正當輿論揣測這句話背後的用意時,有通曉英法兩語的記者則推斷,一切源於 delicious 一詞英法翻譯的誤會。
陶傑:小鮮肉是文藝復興新領䄂?
法國小鮮肉總統可能勝利沖昏頭腦,與真「老」婆搬入愛麗榭宮,計劃羅浮宮發表就職演說。在金碧輝煌的藝術氣氛包圍之下,總統馬克宏昂然宣佈:他的上台,將會帶來第二次文藝復興。
陶傑:將危機傳給孫子的馬克宏
法國總統大選,小鮮肉總統勝出,但極度愛國、亦即極右女候選人馬琳勒龐,有法國女版杜林普之稱的女狂人雖然落敗,卻取得全國三份一共超過 1,000 萬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