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爆發烏克蘭戰爭,加上南海等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令多國大幅增加國防及武器開銷。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本週公佈,全球軍費創歷史新高達 2.2 萬億美元。武器製造商和國防公司自是財源滾滾來,一些人則開始提倡應像對石油和能源公司那樣,向國防公司徵收暴利稅。但專家指出,現階段有比徵稅更重要的事。
武器
|共70篇|
【烏克蘭戰爭】兵不厭詐:戰場上的木坦克和充氣海馬斯
兵不厭詐,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就有軍隊使用充氣坦克迷惑敵人,製造假象甚至引開敵軍火力。二戰時諾曼第登陸戰役中,盟軍又用粗麻布製成的假傘兵 Ruperts,吸引德軍注意力,將之引離盟軍登陸地點。如今武器技術不可同日而語,但惑敵之計依舊通行,烏克蘭便用上充氣坦克等各類假武器,吸引無人機攻擊。
愛國之難:日本企業對投資軍工業卻步
日本政府為應對地區局勢,去年公佈一項為期 5 年、耗資 3,150 億美元的軍事擴張計劃,屬二戰以來最大規模。按照計劃,當局將大力發展國防工業,游說東芝、三菱電機和大金工業等協助武裝自衛隊的企業加大產量,是關鍵所在。但路透社訪問當地多位政商高層後,發現深植民心的反軍國主義情緒,令部分日企對投資軍工業有所保留。
俄烏戰爭:俄軍面對的坦克困境
納粹德國陸軍元帥克萊斯特(Ewald von Kleist)曾稱蘇聯 T-34 坦克為「世上最好的坦克」。縱使 T-3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受到挑戰,但始終因成本相對便宜,又可大規模量產,使蘇聯紅軍在戰時生產了超過 80,000 輛各型號的 T-34,產量一時無兩。來到今天的烏克蘭戰爭,俄羅斯似乎不能複製當年靠藉不斷造新坦克的方法,來補充戰損。
【烏克蘭戰爭一週年】無人機之戰:改寫未來戰爭形態
戰爭初期,烏克蘭曾徵召一名 15 歲少年操控小型無人機協助定位,他將拍下的照片以及俄羅斯部隊的座標傳給烏軍,助其殲滅敵軍,阻止俄軍向首都基輔推進。戰事持續一年,俄烏雙方在對戰過程大量使用無人機,民用軍用、大中小無人機通通成為這場戰爭的重要工具。這些無人機從何而來、如何運用,又如何改變未來戰爭的形態?
【烏克蘭戰爭】新一輪坦克供應,為何重要?
烏克蘭此前一直接收北約東歐成員國提供的蘇式 T-72 主戰坦克,但面對俄軍的 T-90 坦克,未能取得優勢。德國終於同意向烏軍提供豹 2 型坦克(Leopard 2),加上英美分別提供的挑戰者 2(Challenger 2)和 M1 艾布蘭主戰坦克(M1 Abrams),有望讓烏軍突破俄羅斯在東部頓巴斯地區建立的防線,以至奪回被佔領土。不過這些西方坦克能否讓烏軍對付俄軍預計於 3 或 4 月春季發動的攻勢,仍有疑慮。
【烏克蘭戰爭】戰利品變廢鐵:只有 3 成可用的俄軍坦克
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初,面對俄羅斯大軍壓境,勢弱的烏方處於捱打狀態。但隨著戰事持續,俄軍在多個地方敗退,同時遺下大量坦克、裝甲運兵車和步兵戰車。這些戰利品本是烏國的寶貴資產,助其「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美國「華盛頓郵報」卻發現,它們如今多像廢鐵般被擱在機庫,淪為烏克蘭的負累。
權利 VS 能力:捷克的槍牌考試
7 天之內,美國兩州接連發生大型槍擊案,且在夜店和超市這類群聚之地,令人防不勝防。但擁槍權和社區安全,未必永難兼得。捷克是歐洲唯一以憲法保護擁槍權利的國家,允許人民隱秘攜槍自衛,但他們在行駛這項權利之前,必須通過測試以證有此能力。當陀槍如開車,上路前要先考牌,是否更能護人護己?
何謂戰術核武?對烏克蘭戰爭有甚麼意義?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烏克蘭東部戰場失利,威脅將運用所有武器系統,包括戰術核武(tactical nuclear weapons),以維護其領土完整。美國南加州大學國際安全學家 Nina Srinivasan Rathbun 研究核武限制、防擴散及其高昂成本已 20 年,他指出俄國擁有不受國際條約限制的龐大戰術核武庫,並解釋它與戰略核武(strategic nuclear weapons)的分別。
【大都會】甚麼是大刀?
香港國際大都會地位仍在否近日惹人熱議,另一個稱號卻恐要坐實 —— 亞洲國際大刀會。有人形容本港「由治及興」,只是最近發生不少持刀襲擊或搶劫案,令人震驚。當然,兇徒們並非使用真正的「大刀」,不過既然有了大刀會之名,就不妨認識一下它的歷史。
夏海安:蒙著耳 Bang Bang Bang(下)—— 加拿大槍械文化
參加槍會開放日前,筆者一向都有留意加拿大的槍械文化及新聞,加拿大也是有槍擊案。8 月下旬開始,加拿大正式禁止進口手槍,在大部分手槍都是進口的情況下,措施可視為全國禁手槍的第一步。事實上早在今年 5 月,總理杜魯多就提出 C-21 法案,法案有多個方向,其中一個建議是全國凍結手槍的銷售、購買及轉讓。
夏海安:蒙著耳 Bang Bang Bang(上)—— 加拿大玩槍體驗
加拿大春夏短暫,趁天氣不錯,有時會出城或到鄰近的小鎮一日遊。筆者早前和朋友膽粗粗去了安大略省小鎮 Aylmer 的本地槍會開放日 (Public Range Day),略有一番體會。事先聲明,筆者並非軍事迷或槍迷,一切見聞都是當日與教練即場交流學習得來。
夾在血腥政權與販毒軍閥間的緬甸人
2021 年 1 月,緬甸軍方發動政變,拘押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和總統溫敏,事件震驚全球。政變激發當地人民群起反抗,而軍政府則以高壓手段回應,國家陷入全面分裂狀態。盤踞緬甸北部的少數民族軍閥一度被視為民眾推翻軍政府的希望,但「美國之音」就批評他們涉嫌販毒走私。另外,近日被指進行器官販賣的 KK 園區,就被指是克倫民族解放軍的勢力範圍。
Moyashi:人體魚雷
在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軍陷於劣勢,武器和戰鬥員等資源都嚴重不足。為了不惜一切代價取得戰果,開始使用自殺式襲擊,日本用少年兵的性命來換取敵艦。大家應該都聽過被稱作「神風」的戰機特攻隊,但除了在天上飛的零戰外,當時其實還有潛於海中的特攻隊。
小灰:世界軍備短評(三)—— 美國空軍 A-10「疣豬」攻擊機
越戰時在地作戰的經驗,令美軍意識到空中支援對於地面部隊作戰,尤其是反裝甲武裝的重要性;加上當年蘇聯數目龐大的裝甲部隊對於歐洲甚具威脅,美國國防部決定責成美國空軍,開發專門針對裝甲武裝、支援地面作戰的專職戰機。A-10 攻擊機(A-10 Thunderbolt II,別稱 Warthog「疣豬」)就是空軍交出的答案……
【烏克蘭戰爭】加速 AI 殺人機器研製
普京貿然入侵烏克蘭,不但加劇全球軍備競賽,月前有傳俄製 AI 軍用無人機在戰場出沒,更觸動各國軍方神經。AI 殺人機器曾經惹起眾多道德爭議,但種種跡象顯示,各國軍方已加速投資軍用 AI,勢必改變未來的戰爭面貌,究竟當前最先進的軍用 AI 達到甚麼水平?
【安倍遇刺】自學製槍,將成全球問題?
日前,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街頭為參議院議員候選人助選演講時,遭槍擊身亡,令素有安全大國美譽的日本舉國震驚。疑犯山上徹也在 YouTube 上自學製作槍械,並成功在網上收集組裝材料,主要部分只是以膠紙捆綁起兩條金屬管製成。面對日本前政要遭民間自製槍械殺害,南韓也開始憂慮,因當地早有同樣案例。
【烏克蘭戰爭】各地努力,3D 打印物資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近 4 個月,當地醫療用品及武器配件嚴重短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各地 3D 打印機擁有者嘗試提供幫助,由專業人士用軟件設計出繃帶、止血帶、固定夾板及 AK-47 配件等,再在多地生產,希望用科技減少烏國士兵傷亡率。
「壯志凌雲」經典戰機 F-14,只在伊朗?
電影「壯志凌雲」(Top Gun)上映迄今 36 年,終於迎來續作「壯志凌雲: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主角當年在片中所駕駛的 F-14 雄貓式戰機,設計於 1968 年,堪稱一代經典,直至 2006 年才自美國海軍退役。來到「獨行俠」,仍能看見 F-14 飛翔的身影,只是儲存地方換成了敵對國家的空軍基地,雖然沒有指明敵對國家是誰,若單從在役 F-14 這一點來看,現實世界中就只有伊朗。
陶傑:烏克蘭戰爭的東西方心戰
北約暗中已經介入烏克蘭戰場,這一點沒有疑問。俄羅斯已經多次高調宣示:一旦發現歐洲北約國家協助烏克蘭作戰,一定會將戰爭升級。現在俄羅斯到底有多少確鑿的證據?如何將戰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