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反攻戰:揭示 21 世紀的戰爭面貌

A+A-
烏克蘭無人機部隊早前宣佈,展開第二階段無人機駕駛員培訓計劃,屆時將有 1 萬名軍人參與訓練。 圖片來源:Volodymyr Tarasov/Ukrinform/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西方國家對於自家先進軍備寄予厚望,期望能夠為烏軍反攻贏得突破。但反攻戰開展以來,西方軍備仍未發揮關鍵作用,烏克蘭自家研製的新型攻擊無人機,反倒更配合前線作戰需要,進一步向世界展示 21 世紀無人機戰爭的雛型。

現年 51 歲烏克蘭指揮官 Gennadiy 在本月初的反攻開始時,即在扎波羅熱(Zaporizhzhia)南部前線身中砲擊受傷。縱然他被迫退到後方第三大城市第聶伯城(Dnipro)擁擠的軍方醫院養傷,但他在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依然以科技幫助遙距指揮 —— 透過手機收看前線士兵的直播畫面,但不僅僅是旁觀,「我還埋首工作,修正砲火的角度」。

6 月 18 日烏軍第 80 空中突擊旅在頓涅茨克接受特訓,使用裝甲運兵車、無後座力炮和榴彈發射器清理戰壕。 圖片來源:Wojciech Grzedzinski/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Gennadiy 與其他受訪士兵坦言,烏軍攻勢是逐步加劇,而不是外界預期的反攻奇襲。目前的推進仍然有限,烏軍花了 10 天時間才佔領俄軍戰壕陣地,最近宣佈佔領的數個村莊,大部分都是俄軍所棄守的,最深入的推進有 6.5 公里。Gennadiy 就提醒,俄軍擁有烏軍難以克制的空軍優勢,「直升機不斷施襲,每天襲擊 3 至 4 次」。特別是 Ka-52 攻擊直升機,它們很難從地面擊落。

烏克蘭沒有提供官方的傷亡數字,但隨著反攻持續,類似第聶伯城軍方醫院所接收的傷員持續增加,但他們士氣仍然高漲,許多人與前線戰友保持聯繫,不斷見到有即時短訊、電話、甚至會幫忙籌款購買物資。6 月初受迫擊砲重傷的 33 歲士兵 Viking 坦言,其所屬部隊兩星期前購入載具,用以在前線運送傷員,但如今戴具已經急需維修,留在後方的他正積極張羅所需零件。這不僅僅反映烏軍團結精神,更反映烏軍資金拮据,士兵需要自掏腰包購買零件。

以 3D 打印改裝攻擊無人機

縱然外界都期望,西方坦克、火箭炮與其他先進軍備可打破僵局,但當地自行開發的武器,按前線實際需要設計,往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造價 400 美元(約 3,100 港元)的新型攻擊無人機 Aquila。然而,同樣基於財政拮据問題,士兵常常要自行購買無人機,有士兵為此貢獻高達 70% 的薪酬。

無人機駕駛員部分工作是與裝甲部隊協調,在部署攻擊時充當機械化部隊的「眼睛」,但既然稱得上是「攻擊無人機」,自然不僅用於偵察。無人機駕駛員 Spielberg 解釋,基於無人機成本高昂,烏軍不會隨便用這款無人機執行自殺式襲擊,反而會扮演轟炸機角色。Aquila 無人機裝上 3D 打印部件後,能夠攜帶一至兩枚手榴彈深入敵陣,以每時速 100 公里速度躲避砲火,可深入俄佔領土約 3 公里。

類似的攻擊無人機很可能會成為未來戰爭的關鍵,就正如 20 世紀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人類首次大規模把飛機投入戰場,這是西方無法傳授給烏克蘭的戰術,烏克蘭反而為西方國家先上一課。正如無人機駕駛員 Doshch 形容:「這就是 21 世紀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