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起步了好幾年,是時候認清一些事實,不要自欺欺人,既要明白拋售污染資產能提高污染者的資金成本,以阻礙這班人進行更多的投資,也要明白世上確實存在大量的私人資金,願意購買這些你以為骯髒得無人敢碰的股票。
潔淨能源
|共9篇|
能源轉型陣痛:綠色通脹
全球能源急速轉型,在淘汰石化燃料產能的同時,潔淨能源卻未能跟上步伐。轉型零碳經濟需付上代價,當中令人注目的,就是綠色經濟是否引致通脹。
轉型潔淨能源,聚焦礦物供應?
要實現「巴黎協定」減排目標,各國必須著力轉型潔淨能源。國際能源署警告,由於電池、太陽能光伏板和風力渦輪機需要大量金屬,礦物價格高昂可能會減慢潔淨能源的過渡。
Ryan Fung:要有光,就有了氫氣能源
氫氣潛力龐大,當中綠色氫氣更是人類的「零排恩物」,奈何普及程度卻一直爬不起來,關鍵是箇中技術的開發難度及產業鏈成本也很高。美國氫科技公司 Syzygy Plasmonics 似乎在光催化技術中找到科技突破,能夠大幅減低氫氣能源的成本,更得到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垂青。
綠色和平:上網電價 101
經過多年努力,多個環團和社會團體終於促成政府與兩電在新一份的利潤管制協議,引入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Feed-in Tariff)政策。這項能源政策在國際間廣泛使用,目的是增加安裝可再生能源系統的經濟誘因,推動能源轉型。但是你又對「上網電價」政策有多少認識呢?這篇文章會為大家解答一系列有關「上網電價」政策的問題,讓你了解香港「上網電價」政策的細節和市民的參與方法。
上電網又如何:結合太陽能發電和電池儲存
香港政府日前公佈「上網電價」政策,市民或機構日後安裝太陽能板,可賣電予電力公司,按發電系統容量劃分價錢,發電系統容量愈小,賣電價錢愈高。可是,到底在屋頂安裝太陽能板需時多久才能回本,而安裝工程又合不合法,目前還耐人尋味。唯一可肯定的是,不少香港人連找一片瓦遮頭也不容易,別說是享有一個能安裝太陽能板的屋頂。相比香港,外國空曠土地上的屋頂,上電網的意義便來得重大。
風起了鐵路能源大趨勢
幾十年來,使用高污染性燃料已為地球帶來嚴重影響,不斷增加的人口及汽車量令情況進一步惡化。不過,隨著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下降,未來會有更多交通系統可以轉用清潔能源,而近年日漸成熟的風力發電鐵路系統,則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彌補這個空隙,為地球提供清潔的運輸服務。
綠色和平:突破土地供應局限 發展浮動式太陽能發電
人口稠密、土地資源緊張,一直被視為限制香港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因素,但隨著浮動式水上太陽能系統技術趨向成熟,香港有機會突破局限,利用水塘空間發電。水務署最近在石壁水塘進行試驗,為水塘內的設施供電,更估計利用全港一成水塘面積發電,便能滿足本地 0.5% 用電需求。政府必須加快發展水上太陽能發電,帶領香港趕上清潔能源的潮流。
資本主義後的四個未來
當朱克伯格能編寫出「鋼鐵俠」中智能管家 J.A.R.V.I.S. 的雛形、亞馬遜快推出免人手交易的超級市場 Amazon Go,代表我們的科技已逐漸掌握機器學習,社會亦走向「自動化」(Automation)趨勢:機器取代人手,傳統工種交由機械人處理。在這後資本主義社會,人應如何自處?世界會走向何處?科技思想家 Peter Frase 提出四種可能:兩種天堂,兩種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