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眾的環保意識提升,近年不少人轉投電動車行列;而相比傳統燃油汽車,電動車充電亦比入油便宜,這些好處皆吸引車主換車。不過,車主漸漸發現新車有個缺點 —— 一旦發生意外,維修成本極高。為何維修電動車那麼貴?
電池
|共33篇|
Ryan Fung:歐美要搶電動車電池生意,中國石墨不會墨守成規?
中國商務部在 2023 年 10 月 20 日宣佈一項新政策,從 2023 年 12 月 1 日起對「石墨」實施出口管制。今次做法,是要收緊對國家安全重要的物品的貿易,再次出招與外界打資源戰,在電動車電池問題上,與外國「拗手瓜」。
揭開太陽能屋頂的長遠問題
10 年前,美國僅有 30 萬戶家庭安裝了太陽能屋頂,現時已增至 400 萬戶。隨著能源價格波動,以及「通脹削減法案」(IRA)促進潔淨能源消費,預計用戶將繼續增長。然而,提供太陽能電池板的公司一直缺乏監管。聯邦貿易委員會今年至 9 月中共收到 5,331 宗涉及太陽能板的投訴,比去年全年增長 31%,並較 2018 年增長 746%。
比亞迪攻不下日本市場,進軍歐洲也受阻
中國電動車生產商比亞迪近年拓展海外市場,其推出的 Dolphin(海豚)電動車系列在香港掀起熱潮,並計劃在日本市場銷售,但日本一直是比亞迪難以攻下的市場,旗下 Atto 車款今年在日本只賣出 700 輛。而歐盟對中國補貼電動車展開調查,將對電動車行業帶來甚麼影響?
LK-99 不是超導體,那是甚麼?
南韓學者早前發表論文聲稱,由常見元素鉛、磷和氧製成的化合物,當混了銅後,可在室溫和恆常氣壓下合成超導體,名為 LK-99,受全球矚目,究竟 LK-99 是否具備超導性?英國科學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最新文章反駁有關說法,全球頂尖的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學家直言 LK-99 不是超導體,並通過實驗發現 LK-99 有輕微的抗磁性,但不足以實現部分懸浮,故排除超導性的存在。
賭上全固態電池,日產:「這是改變遊戲規則的關鍵!」
智能工廠的存在,其實是為了提高秘密武器:全固態電池的生產效率。日產認為,全固態電池起火風險低,能量密度高,將是「改變遊戲規則的關鍵」,是公認最有潛力的新一代車載電池。它將帶來巨大變革,例如延長電動車續航距離、縮短充電時間等。
「室溫超導體」何以意義重大?
近日在論文預印本網站 arXiv 上,出現一篇由 3 位南韓物理學家合著的論文,聲稱可在室溫和恆常氣壓下,合成名為 LK-99 的超導體。世界各地實驗室甚至是個人愛好者紛紛嘗試自行製造 LK-99,在社交媒體上掀起熱話。儘管該團隊已表明那篇論文並未經其許可發表,亦有待同行審核,但已令公眾好奇此技術將如何開創科學新紀元。
挪威磷酸鹽 —— 擺脫對華依賴,自謀出路
挪威發現豐富磷酸鹽礦床,可以滿足全球製造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的需求多年,消息傳出立即引起各方關注。有分析指,這一發現或有助歐盟國家,減少綠色轉型過程中對進口原材料的依賴,尤其降低中國在這方面的優勢。
Ryan Fung:沒完沒了的電動車產業大混戰
電動車產業鏈的經濟價值龐大,珠玉在前,各國自然垂涎覬覦,各出其謀去提高這個產業的入場門檻,爭取最大利益,繼續利用 ESG 概念打氣候貿易戰。
【烏克蘭戰爭】回收電子煙,變成戰場實用工具
過去幾個月,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基輔及多個城市的能源基礎設施發動攻擊,全國多處停電,令前線處境更嚴峻。一批烏克蘭人就收集用過的電子煙,把內裡的電池重新用作流動電源,給士兵在森林和戰壕等無法通電的地方使用。
鋰電池沒有將來?人類儲能科技最新預告
無論是電動車、手提電腦還是手機,鋰離子電池無處不在,但卻未必能夠應付未來龐大的需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道,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鐵空氣電池等新儲能技術,最近陸續取得突破,它們將如何改變我們生活?如何迎合環保市場需求?
看占士邦,看世界的科技前線
雖說占士邦電影是動作間諜片,但劇情設計非常緊貼科技發展,從激光錶到太空船,電影長期以來展示了不少先進的高科技。究竟占士邦下一次的冒險之旅,將會帶影迷到哪裡去?
全球億萬富豪正在格陵蘭島上大規模尋寶
橫跨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格陵蘭島,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氣候危機。諷刺的是,近日包括創辦亞馬遜的 Jeff Bezos、彭博的 Michael Bloomberg,以及微軟的 Bill Gates 等一眾億萬富豪,已在當地的西海岸派出直升機和探射機,展開一場大規模尋寶活動,探勘有助產生綠色能源的關鍵礦物,為礦業公司與投資者帶來發展機會。
趕不上電動車熱潮的電池產能
2021 年,電動車全球銷量佔比不足 1 成,但預期到 2030 年會增長至全球銷量的一半。電動車發展勢不可擋,伴隨而至的,就是龐大的電池需求。投資管理及研究服務公司 Bernstein 估計,到時電動車產業對電池生產的需求將增長 9 倍,達到 3,200 吉瓦時。「經濟學人」報道,在電動車熱潮真正來到前,行業,尤其是西方製造商恐怕要先面對整體電池產能追趕不上的現實。
水能載舟,沙能……儲電?
由於氣候變化及化石燃料價格迅速上漲,各國更倚重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發電機。但這些供電方法受天氣因素所限,沒有陽光及風,就無法發電,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將日常過剩電力儲起。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芬蘭研究人員近日成功安裝首個有效運作的巨型「沙電池」,充電後就能儲存可使用數月的綠色電能,以解決全年電力供應問題。
Ryan Fung:鋰爭我奪背後是國家安全
在電動車崛起的年代,鋰(Lithium)的重要性無可比擬,全球供應短缺下,與鋰相關的合成材料價格更是愈升愈貴,令鋰這種被形容為「白色石油」(white petroleum)的新能源基礎建設支柱,逐漸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但同時卻漸漸引起一些健康隱患,甚至國家安全憂慮。
中國壟斷電動汽車電池產業?
提起電動汽車,必然想到 Tesla。Tesla 雖然是美國企業,但現時其在上海工廠在生產的汽車數量比加州更多。英國「衛報」報道更指出,部分驅動電動汽車的電池也是中國製造,而促使電池供電的礦物,亦多由中國公司在其他國家開採提煉。
如何滿足未來電動車電池需求?
在疫情之下,去年全球汽車整體銷情低迷,惟電動車銷量不跌反升,大增 41%。一些傳統汽車巨頭更拋出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例如通用汽車宣佈到 2035 年停售汽油動力和柴油車型,德國 Audi 亦計劃到 2033 年停止生產此類汽車。電動車浪潮乘全球減碳風潮聲勢浩大。電動車的核心是驅動四輪的電池;而要滿足未來電動車的需求,關鍵是要有充足的稀有金屬供應及建立電池回收鏈。
Ryan Fung:碳中和豈能忽視儲能
碳中和概念熱炒,各國政府也在制訂相關政策,當中最備受投資者留意的首數可再生能源,令市場充斥大量表面上與 ESG 及再生能源相關的投資產品。但入手投資前,萬勿低估儲能產業所面對的高成本挑戰。
在未來,電池數分鐘就能充滿電?
出門最忌電話沒電,即使找到充電設施,若時間太短,充其量也只是「吊命」。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就研發出一種簡單而低成本的技術,查看鋰離子電池內部,並能實時追蹤鋰離子在電池充電及釋放電力時的移動情況,寄望未來能藉此開發出數分鐘內就能完成充電的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