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共41篇|

土耳其震區中的小城,為何沒有倒塌傷亡?

位於土耳其南部的哈塔伊省,整個地區都因該國月初的猛烈地震而翻天覆地,唯獨在小城市埃爾津(Erzin),居民安全過活。美國 NBC 新聞引述當地人及官方人員指,埃爾津在今次地震中沒有人傷亡,也不見建築物倒塌,相信與當地建設長期以來嚴格遵守國家法規有關。

現在就為伊斯坦堡地震做好準備

土耳其南部與敍利亞北部經歷 7.8 級地震及連串餘震,死傷慘重。土耳其位處多個構造板塊邊界,強烈地震本非新鮮事物,但是次地震仍造成嚴重破壞。科學家擔心,該國西部的最大城市、人口 1,600 萬的伊斯坦堡,極有可能發生大地震,呼籲當地應開始為往後的強震做好準備。

情信

信件不能激發甚麼?它們有靈魂;它們能說話;它們擁有表達內心激動的所有力量……
—愛洛依絲(法國修女)

“What cannot letters inspire? They have souls; they can speak; they have in them all that force which expresses the transports of the heart…”
—Héloïse, French nun

土耳其「抗震」建築,為何倒成如斯慘狀?

土耳其週一連續發生兩次強度 7 級以上的地震,超過 1.2 萬人喪生。不少現代高樓呈「熱香餅式」(Pancake mode)結構性倒塌,被詬病為傷亡慘重的主因。英國廣播公司(BBC)亦報道,一些近年興好、聲稱抗震且建築質素佳的大樓,同樣不敵地震而迅即崩塌。專家質疑,即使這次地震強烈,但建造得當的建築物,理應不易倒塌。

瓦礫中的光明

這世界摧毀每個人,但是總有些人能在受傷處堅強起來。
—海明威(美國小說家)

“The world breaks everyone, and afterward many are strong at the broken places.”
—Ernest Hemingway, American novelist

世紀地震後,敍利亞政府阻撓人道救援?

經歷世紀地震,土耳其與敍利亞罹難人數繼續飆升,累計死亡人數逾萬。中東研究所敍利亞反恐怖主義與極端主義計劃總監 Charles Lister 在「外交政策」雜誌警告,敍利亞反對派控制的邊境地區住了大量難民,地震震垮了跨國人道走廊,巴沙爾政權卻試圖壟斷救援通道,加劇反對派地區的人道災難。

世紀地震,可致土耳其政壇變天?

土耳其前日清晨經歷一個世紀以來最猛烈地震,其南部與敍利亞北部廣受破壞,加上正值寒冬,單計土耳其便超過 2,900 人死亡。救災工作分秒必爭,距離全國大選也只剩 3 個月,政治角力同時展開 —— 地震或暴露建築安全問題,成反對派指控政府貪腐的把柄;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卻可利用緊急狀態押後選舉,令土耳其政壇充滿變數。

氣球飄在空中,也可以偵測地震?

土耳其一天內發生黎克特制 7.8 級及 7.6 級地震,連同鄰國敍利亞,已證實超過 4,300 人死亡。為了終有一天可以克服此等自然災難,近年各國致力改善偵測地震的方法,其中一個方向是與其他星球比對數據。而在美國加州,科學家就嘗試以氣球作為偵測金星地震的工具。

喜馬拉雅山上,正在沉淪之小鎮

住在喜馬拉雅山脈的生活,「不輕鬆」或已是輕描淡寫。高山往往是居民所倚,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喜馬拉雅山區的小鎮焦希默特(Joshimath),坐擁山脈壯麗景色,是一處熱門旅遊地點;不過高山也為居民所畏,位於半山坡海拔 1,890 米的焦希默特居民就發現,鎮上建築沉降日益嚴重。

人工智能消除城市雜音,提升地震偵測能力

地震是殺傷力最強的自然災難之一,在歷史中曾經摧毀不少偉大文明,而 2008 年汶川大地震、2011 年福島大地震的可怕畫面仍教人歷歷在目。人類多年來都希望發展出精確預測地震的方法,即使今天全球科技發展的進步前所未有,這個宏願依然未能實現。不過,「麻省理工科學評論」就報道相關研究有新發展,專家正以人工智能程式消除城市雜音,提升地震警報能力。

日本災難時,被遺忘的一群

3 月 16 日,日本再一次遭遇強烈地震,至少 4 人死亡,逾 200 萬戶電力中斷。日本處於活躍地震帶,土生土長的民眾普遍都有應對災難的知識,可是由於出生率持續偏低,當地陸續吸納更多移民和外籍工人。名古屋大學三位學者就在「東亞論壇」共同撰寫評論,呼籲政府要加強外籍居民的應對災難的能力。

震盪的太平港:香港的地震史

3 月 14 日凌晨兩點半,香港發生輕微地震,歷時近兩秒。據香港天文台初步分析,是次地震約黎克特制 4.1 級,震央位於中國東南部近岸,惠州市惠東縣海域附近,離香港之東北偏東約 92 公里,震源深度僅25公里,屬淺層地震。不同於日本、台灣和菲律賓,香港並非位處地殼板塊邊緣,距離活躍地震帶有段距離。可是,香港仍偶爾會錄得地震,例如 1918 年南澳大地震。

抗疫救災:一場科學與政治的權力遊戲

面對武漢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香港政府防疫措施卻漏洞百出,連日備受醫療專業所猛烈抨擊,市民都慌忙搶購物資自救。有加拿大災害管理學者便指出,古往今來,政府對科學和專業知識的掌握,關乎其政權管治合法性,特別是在天災疫症面前,而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