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府是一切的推手,積極將異己轉化成敵性物,敢光天化日開槍屠殺,問「為甚麼」的人都會關到牢裡。電影那一幕幕平民被無緣無故拖到街上,一邊高呼「我到底做錯了甚麼」,一邊被特務警察拳打腳踢的畫面,殘酷得很是熟悉。
屠殺
|共20篇|
李衍蒨:開始尋冤旅程的塔爾薩種族屠殺
約 100 年前,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的塔爾薩發生了一次種族屠殺。此事由一名黑人被誤指於市中心攻擊一名白人女士所引起,後來演變成白人攻擊非裔美國人社區、居民及企業的暴力事件。雖然是次屠殺未有造成國際間的廣泛討論,但當中的傷亡都異常大,更有多名喪生者仍未被尋回。終於,事件於近期有突破性的新進展。
1911 年,被遺忘的滿族人屠殺
1911 年爆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結束超過兩千年的帝制時代,令中國走向現代共和。辛亥革命的歷史貢獻,受到中共和台灣傳統建制的肯定。可是,回到當年,在外國記者和傳教士眼中,這場浩瀚的革命,是無分老幼的種族滅絕,只是在漢族中心史觀下,當年革命黨對滿族人大屠殺被遺忘了。
糧食危機:大屠殺的先兆
當一個國家天災連年,同時面對環球經濟衰退和國際孤立,就很有機會出現糧食危機。糧食短缺足以引起可怕災難,有學者估計,1958 到 1961 年間,中國的「三年大饑荒」就令 3,600 萬人餓死。去年更有學術研究提出,糧食危機很有機會引致大屠殺。
【美國制裁】與中港官員並列的軍閥,到底幹了甚麼?
上週五,美國財政部公佈新一份制裁名單,除了 11 名香港及中國官員,另外還有一名來自中非共和國,名叫 Bi Sidi Souleymane 的軍閥領袖。這名自命的「將軍」、總理 Firmin Ngrébada 的前軍事顧問,是否做了甚麼姦淫擄掠殺人放火傷天害理的暴行,落得被美國制裁的下場?
1975 年,喜迎紅色高棉後
1975 年 4 月 17 日,紅色高棉攻陷柬埔寨首都金邊。當時只有 15 歲的柬埔寨女孩布雯,並沒有意識到赤柬從此即以血腥、極端暴力統治國家,甚至認為誰贏了「都沒關係」。然而,新建立的紅色高棉政權,轉瞬便令成千上萬渴望和平的柬埔寨人失望。
俄中家仇國恨,盡在政治現實中消失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 但可以缺一大塊。後半句由網民所作的調侃,或許深深刺痛不少愛國人士的心。但對中國來說,為甚麼有些家仇國恨必須牢牢記住、代代相傳,有些則不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甚至選擇性失憶?在俄中的黑龍江邊境,過去曾發生大屠殺事件,但出於兩國現時的合作需要,這些慘無人道的往事,似乎同遭兩國刻意隱藏。
「非人化」不是人類殘暴的根源?
人類極端的殘酷行為,普遍認為只有在非人化或物化情況下才會發生,例如納粹德國將猶太人貶為「次等人類」,盧旺達大屠殺中胡圖族視圖西族為「害蟲」、香港「反送中」運動示威者被親中派稱為「曱甴」等。然而,美國網媒 Vox 一則兩年前的訪問經整理後重新刊登, 再度提醒非人化不是人類殘酷行為的真正主因,在正常情況下,人的獸性仍有可能爆發。
陶傑:所謂「埋地雷」
香港「六月風暴」持續半年,反送中修例演變為大學生與警方的武裝對抗。許多社會學人士研究是何原因、往何處去。以親中愛國人士的思維,除了「外國勢力」在唆擺,另一因素當然是所謂前殖民地政府「埋地雷」。前殖民地政府有沒有埋地雷呢?確實有。地雷在哪裡?看看泰國就知道。
1940 年卡廷大屠殺 —— 真相總會大白
「殺人容易毀屍難」,何況是隱瞞屠殺行為。1939 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入侵波蘭,並俘虜數以萬計波蘭人至村莊卡廷及不同地點,在翌年執行大屠殺。其後將近半世紀時間,蘇聯一直否認大屠殺責任,甚至指控卡廷慘案乃納粹德國所為。然而,對真相的追求終會戰勝謊言,隨著蘇聯崩潰,指證殺人政權的證據亦一一浮現。
李衍蒨:屠殺(下)
希望這兩篇有關屠殺的文章能協助大家從不同層面了解屠殺的本義,令大家能夠及早發現身邊或世界各地的有關事件,繼而盡自己所能去提供協助,甚至阻止這一切。
李衍蒨:屠殺(上)
最近社會上的事件愈演愈烈,以 8 月 31 日晚,於港鐵太子站內發生的事最撲朔迷離。雖然,不少人自 7 月已經稱現在的情況為「人道危機」,831 過後,更有人覺得已經到了「屠殺」甚至「種族滅絕」的地步。到底這幾種情況應如何劃分?筆者希望藉著這篇文章,為大家概括並介紹屠殺與種族滅絕的關係。
血腥鎮壓示威者 蘇丹政府:錯不在我
開槍「驅散」示威者,再把責任推卸示威者身上,這不是特首林鄭月娥的專利,遠在非洲蘇丹的臨時軍政府,近日以同樣的說辭為血腥鎮壓辯護。當地的屠殺慘劇,據估計造成超過 100 人死、700 人傷,有醫生估計超過 70 名婦女慘遭強姦。
柏林街道改名,不要殖民者?
德國推行非納粹化及反思的努力有目共睹。但對居於在柏林市內非洲區,一條名為 Petersalle 街道附近的人來說,納粹、殖民、屠殺的事蹟似乎仍縈繞不斷。納粹於 1939 年將街道命名為 Petersallee,以紀念德意志帝國時代,建立殖民地「德屬東非」的領軍人物 Carl Peters。當區一直有不同意見,爭論應否為街道重新命名。
納粹優生學「發明」了自閉症?
納粹德國為求培育優良的民族基因,曾經有系統地殺害殘疾兒童,奧地利醫生亞氏保加(Hans Asperger)卻在當時提出嶄新的自閉症理論,強調自閉兒童有天賦潛能不應殺害,被後世奉為救人英雄。不過最新歷史研究卻發現驚人黑幕,原來亞氏保加與殺人的優生計劃關係密切,他提出的自閉症見解同樣有濃厚納粹色彩,以致有聲音要求以他命名的「亞氏保加症」更名。
李衍蒨:報夢尋兇 —— 虐待與骨骸(下)
在現代,肉體上虐待方式其實跟歷史上的大同小異。聽上去,以虐待方式換取所謂罪犯的自白好像很遙遠,但其實近得很!肉體虐待及逼害都是於種族滅絕裡經常用到的手段,近至東帝汶、赤柬,遠至南美秘魯都可以從被逼害的死者骨頭上找到相關痕跡。
陶傑:古往今來有幾人
一個人要建立優良的聲譽,可能要幾十年。但要將光環毁掉,可能只需要幾天。昂山素姬一度是西方自由主義者的寵兒,諾貝爾和平奬得主,曾經以柔弱之軀,對抗緬甸軍政府幾十年來的壓迫,呼籲自由和民主。但如英國小說「動物農莊」的預言,兩隻豬男主角「雪球」和「拿破崙」,在令到動物推翻農莊主人之後,自己也成為更殘忍的獨裁者。
意國避談之恥:亞的斯亞貝巴大屠殺
20 世紀初,非洲國家多遭西方列強殖民統治,傷痕累累,國運苦厄,二戰前曾被意大利佔據數年的埃塞俄比亞亦不例外。1937 年,埃國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發生大屠殺,意軍在當地殺害上萬平民,埃國官方甚至指有 3 萬人無辜慘死。即使事件慘絕人寰,意國迄今仍未就屠殺向埃國道歉,在意大利學生的教科書上,也不見其影蹤 —— 而歷史學家 Ian Campbell 則拒絕遺忘,寫書為這段歷史填補空白,痛陳意國當年的殘酷。
力阻二戰屠殺的波蘭特使
當時華沙已成鬼城:德軍大規模的圍捕、流放及驅趕,導致幾近 14 萬名猶太人死亡。Karski 的出現,為這場悲劇帶來了一線生機:他將遠赴英美,揭露納粹德軍欲大肆屠殺猶太人的陰謀,尋求協助。然而,在向美國總統羅斯福形容猶太人在華沙的慘況後,羅斯福只是躊躇滿志地說:「告訴你的人民,我們將會勝出這次戰爭。」
德國式道歉:向歷史負責
南海主權仲裁後,事件沒有因而平伏,反而激使中國民族情緒更加高漲,要求各方為主權事務表態,先有台灣演員戴立忍,後有日本女星水原希子被逼向中國民眾致歉,從鴉片戰爭起,中國總是要求他國道歉的天朝。與其相反,德國是多次道歉的國家,日內,德國將再次公開致歉——這次是為了百多年前在非洲的納米比亞所犯下的種族屠殺,向無數死去的赫雷羅族土著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