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員

|共16篇|

職場「扮工」,不一定是員工問題

渡邊淳一小說「失樂園」中,事業失意的男主角久木祥一郎遭公司投閒置散,調到最無事可幹的調查室。像久木這類上班卻不做事的「無職員工」(jobless employed),現實中確實存在,從最初只會間中「扮工」,到近年因疫情大流行下在家工作、自動化或外判等種種原因,有的人已或被動或主動地完善出自己一套職場「扮工」模式 —— 雖然現身職場,但不做任何工作。

企業搶人才的五大法則

近月,香港政府揚言要在全球範圍「搶企業,搶人才」,但同時移民潮持續,香港民意研究所月初公佈的民意調查中,50% 受訪者相信未來兩年香港人才外流的速度將會加快。而近日也有報道指多個行業出現請人難的問題。佐治美臣大學經濟學教授高雲出版新書 Talent 講述企業招募人才的秘訣,正來得合時。

中國員工勢力,造成 Facebook 內部分裂?

十年前,Facebook 雇用的中國員工都是在美國大學畢業,有留學生活的經驗,對美國文化有所了解。但近年,許多中國員工都是初來乍到,依然看中國政府控制的新聞,使用中國政府控制的社交軟件,對互聯網的觀點和美國人迥異,也不認同言論自由和公開討論。

為何華為員工人均薪酬逾 60 萬?

華為以高度研發為主,每個員工都把自己當成老闆一樣在拼命,因為他們的收入不只底薪,還有公司的配股。也就是說,公司愈賺錢,其分紅愈高。「我們不像一般領薪水的打工仔,公司營運好不好,到了年底會非常感同身受」,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營運總裁邱恆說:「你努力的程度直接反映在薪金上。」

七職位爭一人 日本人才求過於供

當全球大部分發達國家都為房價過高供不應求的住屋問題所困時,日本大唱空城計,地區空房率年年創新高;不料這個國家連勞動市場也同樣異常,當某國為移民人口和自由貿易削弱本地勞工需求爭吵時,日本企業卻苦於有工無人做,急需外援。繼有教育過剩問題,日本終於也步入勞動力供不應求的時代。

不靠高薪,如何成為最佳僱主?

自 1998 年起,「財富雜誌」( Fortune )每年均會根據全國大型企業的員工意見反饋、福利政策,以及性別/種族比例等資訊,綜合出美國年度首 100 名「最佳僱主」( The 100 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 )。工作環境獲全球稱頌、工作計劃具挑戰性,宗旨為「組織全球資訊」的 Google 連續第 6 年佔首位;但緊隨其後的,卻並非專業諮詢公司、抑或緊守醫學理想的生物科研公司。取而代之,第二名反是大隱隱於市、家庭式默默耕耘逾百年的連鎖百貨超市 Wegmans Food Markets 。

辦公桌上的私照,讓你分心還是更上心?

很多白領嫌悶嫌刻板,辦公桌上放著文件文具咖啡杯,還有合照盆栽小擺設。此類私人物品,有些老闆上司視為大敵,怕令下屬分心拖延,於是三申五令,禁絕「閒雜物等」出現檯頭。不過,專家指出「桌上整潔 = 心無雜念」的觀念已經落伍,一張個人化的辦公桌,才是推動效率、增加士氣的秘訣所在。

職場求生:失勢再上位 4 招

上至政府,下至小企,用人唯親甚是平常。想在辦公室平步青雲,成為上司的心腹,自是成功捷徑,否則縱是千里馬,若無伯樂,恐怕只能庸碌半生。但若然未獲器重,或是忽然失勢,怎樣才能扭轉局面,搏得上司賞識重用?以下 4 招職場上位大法,助你在辦公室絕地翻身。

亢泰:英國資本家日子不好過

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從來都不掩飾其經濟制度。而 19 世紀,在英國產生的馬克思主義,在全世界有巨大影響。資本家僱用工人,一個出錢,一個賣力,看來公平合理,但是馬克思發現剩餘價值一說,就是資本家剝削工人,欺負人。有些國家就此發生革命,目的在於改變這種不合理的情形。但能否達到目的,眾目睽睽,不再這裡多說。

鄭立:萎縮與精實的分別

我們可能會想像,一個創業公司,他能夠一直平穩的成長,員工從一開始只有一個人,去到愈來愈多,生意愈做愈大。但現實裡,其實一個創業公司的成長是很動盪的,並不是那麼平穩。你的公司有時會虛胖,虛胖之後就是縮小。這其實是很健康正常的現象,也不要把縮小視為公司衰落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