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

|共94篇|

法國戴卓爾的挑戰

來年法國總統大選由右派初選揭開序幕,前總理菲永(François Fillon)大敗另一前總理朱佩(Alain Juppé)及前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代表共和黨明年對陣左派的社會黨及極右勢力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菲永立場保守右傾,曾公開讚揚戴卓爾,其施政方針亦如出一轍,包括大市場小政府、重商主義及愛國民族主義,然而不少政綱甚難實踐,而且面對左派與極右夾擊,保守右翼能夠突圍而出嗎?

踢走精英執政 南非的啟示

杜林普當選總統,許多美國人難以接受。加拿大移民局網站因美國流量激增而一度停止運作,亦有矽谷 IT 精英在網上聲稱要推動加州獨立,逃離杜林普管治。美國今天的處境對南非人來說並不陌生。南非現任總統祖馬(Jacob Zuma)在 2009 年勝出選舉後,南非同樣是一片風聲鶴淚。

做不成總統,還能做甚麼?

希拉莉的「女總統夢」再度落空,即使想捲土重來,以其身體狀況,恐怕 4 年後亦有心無力。既然年事已高,她大可從此收山,報讀長者電腦班,學習怎樣安全使用電郵,充實退休生活。但若是堅持「老而不退」,則可參考以下 3 位落選「前輩」的經歷。做不成總統也好,不見得就一事難成。

蘇二:特總與梁特

當特朗普(即杜林普,Donald Trump)取下賓夕凡尼亞州時,幾可肯定其勝算,擊敗原想爭取做美國第一位女總統的希拉莉,不禁要說句:特總,勝在有賓州;有一半美國人感到非常沮喪,而在 12,700 公里外的香港,大部分人也高呼「世界瘋了」,而我敢肯定當中 9 成人無認真看過一次選舉辯論,只隨波逐流地說句:「癲佬都可做總統?」大家想想,2012 年 3 月 25 日,是否已見證過今天的瘋狂?

【美國大選】如果大家都沒贏?

擾攘了大半年,在美國時間的今天(11 月 8 日),總統大選迎來全國投票日。多得 FBI 局長重啟「電郵門」調查,令希拉莉在選前嚴重受挫,與杜林普打成五五波。雖說大選結果最快會在明天公布,但鑑於雙方叮噹馬頭,會否鬥到最後都難分高下,誰都沒能贏大選?

競爭力最疲弱,最分裂的美國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只剩下數十小時不到,原本篤定勝券在握的希拉莉如今再陷電郵門,被性騷醜聞纏身的杜林普奇蹟似的民調再升,兩者再度陷入膠著。但贏的那個人,恐怕高興不了幾天。因為他 / 她所要接手的,將是一個有史以來最弱、同時也是最分裂的美國。

民主的好處

“Democracy is being allowed to vote for the candidate you dislike least.”

– Robert Byrne, American Professional pool player and author

民主就是能投票給你最不討厭的候選人。

– 伯恩(美國美式桌球手及作家)

杜林普最後希望:隱形支持者

我敢投票,我卻不說?杜林普選情嚴峻,大部分民調顯示他正落後於希拉莉,差距更可高達 10%。選情告急,但他的選舉經理人 Kellyanne Conway 在接受訪問時仍充滿信心。本身是民調專家(Pollster)的 Conway 聲稱,社會上其實存在著一群「隱形杜林普選民」(”undercover Trump voter”),不是外間選舉民調結果可以反映得到。連民調都無法反映到的「隱形選民」真的存在?

余以謙:澳洲多元文化主義現危機

澳洲現在也感受到多元文化主義帶來了危機。上月澳洲大選,本是敵對的執政黨和在野的反對黨卻罕見地一致宣告:「嚴格拒絕難民船進入澳洲,嚴格限制移民。」一向標榜奉行多元文化主義的澳洲發生了甚麼事?

猛鬼白宮:有事問問先總統

來看看全世界最著名的一座猛鬼屋:美國白宮。白宮經過改建和大裝修,曾被英軍燒毀,但本身並非凶宅,修建的地址也不是刑場或亂葬崗,但是 200 年來屢次傳出活見鬼的靈異體驗。不過白宮鬧鬼,不算太恐怖,大多跟總統和第一夫人有關。

陶傑:為甚麼不可以相信一個偽人

今年夏天旅行讀書首選:英國已故評論人海澄思的文集。

海澄思論希拉莉:為什麼我不會信任這個人。指出一件小事:1995 年,她身為第一夫人訪問亞洲,去到尼泊爾,說她母親因為崇拜當年攀上喜馬拉雅山額菲爾士峰(即中國所稱的「珠穆朗瑪峰」)的英國登山家希拉利爵士,而以 Hillary 為她取名。

權力遊戲的政治:解放奴隸、女權、你死我活

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第 6 季完結,本季收視破盡紀錄,每集平均有 2,300 萬人收看。而星期日播出的結局震撼度堪比原子彈,看得觀眾雞皮疙瘩,到現在還是餘韻猶存。權力遊戲這套「神劇」能夠如此令人回味無窮,也許就是因為劇中的權力鬥爭,讓人不禁聯想到現實政治。

希拉莉自 HIGH 女人不 BUY

希拉莉穩奪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成為首位代表大黨出戰大選的女性,見慣風浪的她亦難掩興奮之情,高呼「打破玻璃天花板」,又說「這勝利是屬於每個擁有遠大理想的女孩」,自認為女人吐氣揚眉,但不少「姊姊妹妹」反應冷淡,年輕一代更毫不雀躍。是希拉莉OUT 了?還是女權 OUT 了?

美大選罵戰的「始作俑者」

互揭瘡疤,幾乎是選舉的指定動作,在美國也不例外。由私人投資到公務政績,都成為杜林普與希拉莉夫婦侮辱、影射及攻擊對方的題材,近日火勢再度升溫,公開互相指責,你說我患厭女症,我罵你姦淫婦女,比電視劇更精彩。但造就這輪抹黑戰的「功臣」,並非雙方的競選團隊,而是兩名「場外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