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

|共51篇|

「非宗教」迫害:以沉默保命的無信仰者

宗教自由本是人權,要信甚麼以至甚麼也不信,也該全憑一己決定。但在穆斯林佔多數的中東和北非國家,針對「非宗教」的施壓和迫害如影隨形。無論是不可知論者、無神論者抑或以上皆非,這類無教派人士(nones)為免惹怒家人、引起民憤甚至刺激政府神經,只能沉默以自保,甚至是陽奉陰違。

【聖誅】伊朗版「正義迴廊」揭露頭巾革命的躁動

伊朗頭巾革命曠日持久,要體會伊朗人民的憤怒,不妨以康城影展得獎電影「聖誅」(Holy Spider)為入門。電影改編自轟動伊朗的連環謀殺案,16 名受害人全數為妓女,兇手自視執行「道德淨化」的神聖使命,受執法部門包庇,一名女記者誓要查明真相。電影把伊朗的性別、宗教與社會矛盾聚焦,其揭露真相之敏感,令製作團隊飽受政權死亡恐嚇。

重回世俗?伊朗示威潮衝擊信仰之道

伊朗掌權者以宗教之名,對女性作出多種嚴格限制,反成近月全國示威的導火線,引發人民抗議伊斯蘭系統的核心價值觀。即使數十年來,領袖們致力確保國家走在保守的伊斯蘭道路上,為此擴大宗教教育、呼籲多生孩子及打壓異見,但如今爭取自由的聲音響徹雲霄,一場威脅政權的文化戰爭更趨白熱化,甚至演變成各個家庭的世代之爭。

【伊拉克亂局】他會否成為霍梅尼 2.0?

過去兩星期,伊拉克示威者兩度攻佔國會大樓,行動由伊拉克什葉派教士薩德爾(Muqtada al-Sadr)策動,以反制議會內的親伊朗派系。有評論認為,薩德爾的反伊朗立場對美國有利,但有中東專家警惕,薩德爾野心不止於此,其結合什葉派伊斯蘭主義與伊拉克民族主義的主張,實際上是已故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路線的伊拉克版。

金仔:假如阿爾蓋達是一家企業(三)—— 911 變 7-11

拉登與扎卡維形成了兩條路線的鬥爭,兩人原本的嫌隙再度浮現。畢竟兩人的背景懸殊,前者生於沙地阿拉伯富有家庭,受正統伊斯蘭教育,自然看不起爛仔出身的扎卡維;後者靠自己雙手打天下,每天和伊拉克政府軍作戰,當然也受不了一班「冷氣軍師」的指指點點。

金仔:假如阿爾蓋達是一家企業(二)—— 恐怖主義天才推銷員扎卡維

而最令扎卡維為世人熟知的,不得不數他「發揚光大」的一種恐怖主義宣傳方式 —— 斬頭錄影。或許受錄影店的工作經歷「啟發」,扎卡維善於營造恐怖氣氛,把數名黑布蒙頭的人質壓在鏡頭前跪地求饒,然後長刀一揮,頭顱應聲倒地,畫面甚為嚇人。

穆罕默德是社會平權改革家?(下)

有宗教研究學者主張,穆罕默德是推動平權的改革家,曾賦予阿拉伯女性空前權利。此觀點之所以受爭議,莫過於穆罕默德允許一夫多妻,他先後有 11 位妻子,而最叫人難以接受,相信是其妻阿伊夏(Aisha)出嫁時只得 9 歲,某些極端穆斯林就是以此為侵犯人權罪行辯護。偏偏阿伊夏長大後擔當政治軍事領袖,又是伊斯蘭宗教權威,在同代女性中無出其右,為穆斯林女性主義者眼中的先行者,以致阿伊夏集所有爭議於一身。

穆罕默德是社會平權改革家?(上)

塔利班剝奪女性工作、教育和行動自由,背後總是奉伊斯蘭教之名。宗教研究學者阿斯蘭(Reza Aslan)在著作「伊斯蘭大歷史:穆斯林的信仰故事與改革之書」卻指出,伊斯蘭教不總是剝削人權,穆罕默德在世時便推動過平權改革,把男女價值等同、允許女性擁有財產、賦予女性財產繼承權,甚至讓女性擔當政治及軍事領袖,徹底顛覆 7 世紀的阿拉伯秩序,甚至比 21 世紀的塔利班更開明。只是改革成果都被後來的保守伊斯蘭教士抹殺,繼而編成保守壓抑的伊斯蘭教法。

塔利班的伊斯蘭教法是甚麼

不少阿富汗婦女擔心,隨著塔利班回朝,自己將失卻過去 20 年得到的學習和工作等權利。塔利班則宣稱會在伊斯蘭教法(Sharia)框架內尊重婦女權利。雖然塔利班沒有申明細節,但瞭解伊斯蘭教法是甚麼、塔利班如何詮釋,大概也能估計阿富汗女性的未來。

不論宗教 —— 印尼校園強迫女學生戴頭巾

印尼的國家格言「異中求同」(Bhinneka Tunggal Ika),反映了她多元的一面 —— 號稱「千島之國」的印尼,以爪哇人、伊斯蘭教為主要人口及宗教,另外還有數百個種族與宗教團體。不過近年有報告指,印尼的宗教少數群體正面臨歧視。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指,當地有女學生在校受壓,被迫穿上伊斯蘭教服飾。

印度地方立法,「打撃」愛情聖戰?

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衝突從未止息,近日,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管治的印度最大邦北方邦通過法令,任何人以婚姻強迫其伴侶改變信仰,將被判處最高十年監禁。部分印度教徒及政治人物,又指控穆斯林發動「愛情聖戰」(love jihad),這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聖蘇菲亞大教堂博物館改回清真寺?

1453 年,鄂圖曼人攻陷東羅馬帝國僅存領土 —— 君士坦丁堡,即今天的伊斯坦堡。城內的聖蘇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亦經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宣佈,而變為一所清真寺。1935 年,時任土耳其總統、國父凱末爾為傳達現代土耳其的世俗主義信息,將清真寺轉變成一座博物館。然而,現任總統埃爾多安正計劃將博物館變回清真寺。

世界異常是末日,還是啟示?

由去年的澳洲山火,到今年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在不足一年時間裡承受的災難之巨,可能超出常人所想,甚至有世界末日之感。翻查權威字典 —— 英語 Apocalypse —— 雖解作「滅頂之災」、是「聖經」描述的「世界末日」;但按其希臘語源 apokalyptein 解釋,另有「揭示、啟示」之意。從宗教角度來看,「末日」也許並非電影、遊戲所描繪的失落世界;經籍的啟示,更為人提供一絲慰藉。

在馬國申請一夫多妻,先問大婆意見有用嗎?

「可蘭經」規定男性穆斯林「可以擇娶你們愛悅的女人,各娶兩妻、三妻、四妻」。馬來西亞雖是世俗化伊斯蘭國家,但亦有專為穆斯林人口而設的伊斯蘭法庭(Syariah Court)。國內的穆斯林男子再娶其他妻子前,須先向法庭申請。而 Nenney Shushaidah 作為當地首名伊斯蘭教法高等法院女法官,職責之一便是審核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