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在台灣很平常,在香港卻很罕見的事

A+A-

搬來台灣前,我一直對「獨居」這件事沒有概念。

其他地方的人都說,子女長大後就會各散東西,在香港卻反其道而行,子女跟父母同住一輩子是常態。但這是因為香港的子女特別孝順、特別顧家嗎?倒也不是,歸根究底,都是出於一個「窮」字。

香港除了樓價貴,租金也是一般人難以負擔,因此很多人都住在「公屋」裡(一種由政府提供,租金便宜但空間狹窄的房子)。而因為公屋會根據居住人數分配相應大小的房子,加上因為大量某國人來港瓜分了名額,導致現時公屋申請非常困難,很多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公屋而選擇不搬出去,在裡面與父母過一輩子;或是結婚後有另一半能幫忙負擔租金,才有能力搬出去。當然,前提是另一半願意一起負擔。

因此,獨居的人在香港是稀有生物。這樣說,不是因為覺得他很勇敢、很獨立,而是驚訝於「他居然有錢搬出去自己住」。以往住在香港,我唯一搬出去住的機會就只有唸大學時(雖然仍然不是獨居),但最後還是因為宿舍位置不足而申請失敗。種種的原因,都導致我渴望獨居的意欲非常強烈,間接或直接地讓我做出了搬來台灣這個決定。

獨居生活,真的非常爽,從我之前寫的文章就能看出來。在台灣定居後,因為對獨居一事過於興奮,所以我接連出了 3 本關於在台灣獨居的圖文書、在社交平台上也不時分享獨居生活的趣事,至今仍一天比一天慶幸自己搬來台灣住這決定,彷彿大鄉里出城一樣,每天都發掘得到新的樂趣。

直至前陣子跟台灣朋友聊天時,他提到了一句話:

我身邊蠻多朋友都是自己住的,原來獨居在香港很罕見嗎?

這才讓我開始深思,獨居在台灣來說,的確是常見的事。除了大多台灣房子的租金,都是正常薪水能應付的合理水平外,當地也有很多「學生套房」出租,在高雄即使是鬧區,也都是 5、6,000 台幣(約 1,800 港幣)就能租一間,顯示出台灣很多人從學生時期就開始獨居這生態。

不過,台灣人選擇獨居的原因跟香港人不同。香港人是因為房子太小、沒有私人空間,為了擁有獨處的時間及精神健康上的需求而獨居;但台灣人選擇獨居,大多是真的有功能上的需要。

像是因為台灣的大學多半有各自專攻的學系,為了心儀的科目,不少人會選擇就讀外縣市的學校,因此有外宿的需要。雖然台灣的大學宿舍名額充足,但聽聞舍內環境不佳,多半要跟三四個、甚至五六個人同住一個房間,只要有一個人打呼,整間房的人都遭殃。所以很多學生會寧願自己在外租住獨立套房,或是跟兩三個好友合租一間較大的房子。

出社會後,就更有外宿需要了。由於大多數的工作機會都集中在台灣北部,而南北來往的車程非常久,就算是最快的高鐵也要 2 個多小時,還未算上昂貴的車資,因此許多中南部出生的人,在畢業後都會乾脆住在台北工作。但因為台灣實在太大了(再次強調:相比起香港),即使是在自己家鄉工作,光是在同縣市內騎車來回公司及家裡,也可能要一到兩個小時。為了減省通勤的成本,他們都會在公司附近租一間小套房方便上下班之用,假日再回家探望親人。這也是為甚麼每逢假日,國道、高鐵和火車都會塞滿人,因為大家都要「回鄉」探親。

一開始我也有打算仿傚台灣人的生態,在哪個地方工作就搬到那裡附近,反正都是一個人住,不用考慮其他人的想法。這樣做除了能減少通勤的成本外,也能體驗在不同地方居住的新鮮感。但住過四、五個地方後,發現每次搬家都非常麻煩,因此都不敢買太多日常瑣碎品,減少了生活的樂趣;而且一個地方住久了,很容易會產生感情,每當習慣那地方後就要搬走,還真的有種熱戀期還沒結束就失戀的感覺。因此,搬到現在這地方後,我就決心「安定」下來,不再輕易搬走了。

雖然如此,當初那每年都搬來搬去的飄泊日子,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非常快樂。對我而言,獨居生活是一種成長、一種自由,能促使一個人快速變得成熟及現實。雖然獨居生活也有不少寂寞和艱難的時刻,但能以此換來獨處的空間、大量與自己談話的時間,以及那種內心的平靜,真的非常划算。

看來,獨居真的會讓人上癮呢。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移居到台灣生活逾3年的90後女生,筆名茶里,著有繪本《我住在台灣了!》、《一個人住在台灣!》。 從初搬來時的糊塗迷惘、不知所措,到現在能住台灣養活自己,一路就這樣跌跌撞撞找出自己生存的方式。希望能透過這專欄,向大家分享住在台灣的日常生活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