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為何不要在台灣人面前喊餓?

A+A-

在台灣人面前喊餓,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兩年前我接受台灣媒體的採訪時,記者問我移居台灣後,有沒有甚麼不適應的地方,我沒想太多便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台灣的餐廳比較早打烊,晚上會有點不習慣」。

結果報道一出來後,在各大媒體社交平台引起了不小的迴響,台灣網友們紛紛在留言區爭先恐後地推薦自己縣市的美食名單,或是一一列出深夜還有在營業的餐廳,生怕別人會在台灣餓到,非常可愛。

當然也有一些偏激的人,沒看清楚內文便武斷地認為我在說台灣食物很少,於是語帶尖銳地出言諷刺。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經過這一次後,我就知道台灣人對台灣食物的重視程度有多高了。

回想起來,我所遇過的台灣人,好像都很熱愛自己國家的美食。

當年初到台灣時,因為工作還不忙,我常常都約台南的朋友們吃飯遊玩。那時對台灣文化認識淺薄的我,天真地問了一句「要不要約假日?」後,群組馬上訊息不斷,大家都恐慌地告訴我不要在假日來台南,不然一定會排隊排到死。

一開始,我以為假日外地遊客多是正常的事。後來發現,自從禁止外國旅客入境後,台南週末的人潮依舊不斷,才知道原來即使是台灣本地的人,也喜歡在週末專程開好幾個小時的車到外縣市吃飯,只為了品嚐在該縣市獨有的味道。

台灣人對食物,的確頗有研究。光是吃碗粿要配甚麼醬、炸雞要專程到哪家店吃、要在肉糭上面撒甚麼、魯肉飯的吃法或是牛肉湯的溫度,就連每個當地人的配方和選擇都不一樣了,更別說是外縣市的人。也因此,台灣人們常常都會為了美食而爭吵,這邊一句「肉糭配花生粉才好吃」、那邊一句「碗粿就是要配甜辣醬才正宗」,好不歡樂。

為何我會知道那麼多?因為我在台南剛下火車,不經意的說了一句「好餓」後,朋友們立刻飆車(利申:在法定的車速下)把我帶到不同的店家,每個人都用他們各自的食物配方,一人一碗把我塞飽,讓我從此不敢在台灣朋友面前喊餓。

台灣人會對自己國家的食物感到如此自豪,是因為當地的食物種類確實豐富多元。

早餐店是我最喜歡的台灣文化之一。除了價廉物美、份量夠足以外,它們掛在牆上的餐牌,總是長到五分鐘也看不完。而最讓我驚訝的,是台灣的早餐店大多都只營業到中午,不會做中餐和晚餐,跟香港的文化不一樣。也許正因為這樣,他們可以更專注地把早餐的食物做好,所以大多早餐店的食物品質都蠻不錯的。

除此之外,台灣的每個社區幾乎都有一個小夜市,從份量小的串燒、地瓜球、水煎包、鹽酥雞,到能讓你吃撐的麵線、牛排、小火鍋甚至小炒等等,你能想到的幾乎應有盡有。如果想要享受吃家常菜的感覺,也可以到開得滿街都是的自助餐店,裡面有各種新鮮出爐的家常料理,讓你想吃多少就夾多少,重點是還不貴。因此我搬來台灣後,最大的苦惱不是找不到吃的,而是吃的太多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唯一比較難找食物的時間,大概就是下午。台灣南部很多餐廳都有午休時段,而我因為在家工作的關係,作息時間長期日夜顛倒,常常都下午兩三點才吃「早餐」,但有營業的往往只有少數連鎖餐廳,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有點不習慣。還好台灣的外送服務方便又相較便宜,因此在下午也不用擔心會餓肚子。

就這樣日復一日,我就漸漸明白到,為甚麼台灣人如此重視自己國家的食物了。

雖然我喜歡台灣的食物,但與台灣相比,其實我不覺得香港的食物有特別遜色。

香港的平民美食也不少。跟台灣的夜市一樣,香港人其實也喜歡「掃街」(意指「邊走邊吃」),各類魚蛋燒賣、格仔餅、雞蛋仔、炸大腸等等,都是讓我們回味無窮的美味小吃。而因為我爸爸以前是在粥麵館上班,因此我對腸粉、廣東粥、各種油器更是情有獨鍾,即使搬來台灣四年了,還是對香港的食物念念不忘。

因為兩地口味不同,所以很難比較食物好吃與否。但有一點能討論的,就是「吃飯時的心情」。

身為一個香港人,長期住在地少人多、租金昂貴、物價嚇人的地方,大家重視效率是常態。所以除了一些高級餐廳外,我們吃飯都習慣趕快吃完,然後趕快「交檯」(把餐桌讓給下一組客人)。也因此,我住在香港時,其實很少會去認真享受吃飯的樂趣。

搬來台灣後,因為生活節奏較慢,而且高樓大廈較少,可以坐在餐廳裡看著一片廣闊的天空慢慢吃飯,說實話,我覺得真的有比較好吃。好吃不在於他們的用料好不好、料理手法高不高明,而是有沒有空間和時間,能讓你正視眼前這份食物、認真品嚐每一口的滋味,仔細地咀嚼過後才吞下。

因此,每當有人問我「台灣還是香港的食物比較好吃?」時,我都覺得很難回答。

但我能確定的是,在台灣這環境下,我更能享受吃美食時的樂趣。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移居到台灣生活逾3年的90後女生,筆名茶里,著有繪本《我住在台灣了!》、《一個人住在台灣!》。 從初搬來時的糊塗迷惘、不知所措,到現在能住台灣養活自己,一路就這樣跌跌撞撞找出自己生存的方式。希望能透過這專欄,向大家分享住在台灣的日常生活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