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isse 除了是畫家,同時亦是雕塑家和版畫家,後期更涉獵建築與裝飾。他對顔色的大膽運用、將空間平面化、把事物轉化為較抽象的形狀、孜孜不倦帶入他國文化,以及重視藝術裝飾性等創新舉動,對西方藝術史的貢獻和影響深遠。
畫家
|共13篇|
文藝復興時代,畫作沒有單一作者?
假如一幅畫作標明出自某藝術家之手,人們想必認為,從構思到作畫,都由該名藝術家獨力完成。不過,英國「藝術新聞」(The Art Newspaper)文章指,在文藝復興時代,事情往往並非如此;而在重視收益的藝術品市場,即使有誤導成分,也傾向將過去名作歸功於一位大師。
大英博物館,失傳的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
出自浮世繪繪師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應是最知名的浮世繪,更啟發梵高創作「星夜」。生平作品超過 3 萬幅的北齋,其繪畫集「北齋漫畫」題材廣泛,有「繪畫百科全書」之稱。除了「北齋漫畫」,原來北齋另有一本鮮為人知的畫集「萬物繪本大全圖」。大英博物館去年便購入其中 103 張,並於 9 月 3 日起在網上公開。
香港畫家速寫展 瞬間捕捉「即興」之感
說到速寫,你會想起甚麼?畫家以簡單的線條把寫生對象快速地描繪下來嗎?然而速寫所涉及的手法及所繪之景物可是不勝枚舉。近日一個名為「一新時光:香港速寫」展覽邀得天池、王秋童、林天行、侯紹政、韋勁敏、林小枝、彭麗雯及趙志軍等 40 位香港畫家,展出共 120 幅速寫作品。他們透過不同媒介,如水墨、油彩、水彩、鉛筆等繪出城市景觀、人物動態或自然風光。
【陶傑解畫】圓熟的非洲藝術
提到非洲,除了動物大遷徙、工藝品之外,大家還有多少認識?今集「陶傑解畫」,陶傑與 TAFETA 畫廊總監 Ayo Adeyinka 談及非洲當代藝術,欣賞年輕畫家 Babajide Olatunji 極具文藝復興風格的作品,如何描繪其中一個部族的創世神話。
李衍蒨:達文西自畫像的密碼
透過不同歷史人物的筆記及相關紀錄,都發現達文西除了畫畫或寫文章外,亦有使用右手的習慣。因此,這兩名醫生嘗試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作出研究及診斷。自畫像圖中被綁住的右手僵硬,手指不能完全伸直,形成俗稱「爪形手」的症狀,幾乎在收縮狀態。
備受忽視的英國畫家 —— 邱吉爾
帶領英國戰勝納粹的邱吉爾,是一位醉心創作的業餘畫家,畢生作品超過 544 幅。英國史專家最新著作,罕有地從藝術角度回顧邱吉爾一生。究竟邱吉爾的藝術生命,如何與政治生涯交織?他與曾經立志當畫家的希特拉,又如何在藝術上爆發衝突?
藝術家成名首要靠人脈,創意是其次?
哥倫比亞大學以 20 世紀初的先鋒藝術為研究對象,透過數據量化分析證明,藝術家揚名的首要條件是圈中人脈夠廣博,作品出眾與否並非關鍵;有不少別具匠心的藝術家,為人過於特立獨行,結果終其一生都沒沒無聞。
鄭立:鐵之夢 —— 希特拉移民去美國寫玄幻小說?
在「鐵之夢」這小說的題材。據說這個小說在德國被禁過一段時間,講的就是希特拉的另一個人生。那希特拉成功考進美術學院了嗎?其實也沒有,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他決定移民去花旗國。
藝術家們的愛恨情仇,煉就成優秀藝術?
我們總是認為,藝術家之間的感情關係混亂不堪,愛恨交纏又互相折磨,衍生的負面情緒能偶爾轉化成藝術,令人好奇作品背後的花邊故事。英國倫敦 Barbican Art Gallery 即將揭幕的專題展覽 Modern Couples: Art, Intimacy, and the Avant-garde,便將逾 40 多位藝術家之間的恩怨情仇,與他們的藝術創作關係娓娓道來。
醜的美學
如果追求美是人的天性、是藝術的本質,為何縱觀西方藝術史,畫家偶然刻意繪畫醜陋的事物?美國藝評家 Katy Kelleher 撰文指,這些作品都不是以取悅人為目的,觀賞時要我們克服內心隱隱的不安,可從中觀察美醜定義的演變、昔日畫家對世人的警示,從側面讀出每個時代的文化思潮。
林喜兒:Genius: Picasso —— 再來 20 世紀歐洲的傳奇
4 月份不少新劇陸續播出,其中一齣是今晚首播的 Genius: Picasso。Genius 是 National Geographic 去年開拍的人物傳奇系列,去年播出的第一季 Einstein,來到第二季 Picasso,率先看了第 1 集,手法似乎跟第一季很相似,也是兩條線並行,年青未成名和成名後年老交錯,斬件式交代了畢加索孩童時代的創作天分,羅列出畢加索不同時間的重要事件,而當中的細節故事似乎是留待往後 9 集慢慢交待。
又找到「開膛手傑克」真兇?
為甚麼要說「又找到」?這宗 19 世紀末最引人入勝的兇案「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至今懸而未決,有關真兇的猜測沒完沒了,連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 Albert Victor 親王和邱吉爾的父親 Randolph 勳爵都在嫌疑範圍內。一個多世紀以來,對於這宗兇案的大量研究已經形成了專門學派「Ripperology」,不斷有人聲稱自己找到了真兇,包括著名犯罪小說家 Patricia Corn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