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ie Tam:Men Crush 系列 —— Henri Matisse(2)

A+A-
1906 年的 The Joy of Life,堪稱為 20 世紀初最反叛的一幅畫。 圖片來源:www.HenriMatisse.org

上文提到,Matisse 野獸派(Fauvism)的畫作極具爭議性。當 The Joy of Life 於 1906 年在 Salon des Indépendants 展出時,亦惹得當時評論員和畫家極大的反應與批評,如本身已非常前衛的現代藝術大師 Paul Signac 等。

Matisse 在 The Joy of Life 突破了甚麼?他那野獸般的大膽用色固然廣為人知,不過其他創新也多的是。著名藝術歷史學家 Leo Steinberg 就在其書籍 Other Criteria: Confrontations with Twentieth-century Art 記載一篇寫於 1962 年、名為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light of its Public 的文章,講到 Matisse 發明了全新的觀畫系統。

傳統學苑派認為,畫家必須以線條、色調和陰影,塑造堅實的人體型態。人體在畫布上佔據具體確實的位置,觀者的眼睛能夠停留而集中在那密度,並獲得凝視人像後的回饋(reward),但這並非 Matisse 畫作所給予的效果。此畫將不少傳統西方藝術繪畫人體的模樣大雜燴,例如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在 La Grande Odalisque 的裸女側躺,或提香(Titian)的 The Bacchanal of the Andrians 裡那眾生如在天堂歡愉般的場景。雖然題材取自傳統,但 Matisse 在 The Joy of Life 裡以大膽革新的方法繪畫人體。他們不但沒有實在的骨骼架起身體,無論在結構或比例上,都沒有跟隨西方科學重視的解剖學,或寫真需要的陰影;這些人像更有粗黑色的柔性線條包圍,就像小孩子作畫般用黑色「綑邊」。看過 Matisse 對人體的草圖,會知道他絕對懂得「正確地」畫人,但與其展示專業的畫畫技巧,他反而以簡單平面的線條和一斑斑的顏色來渲染情感,看上去不但欠缺重心,更有種不斷向外圍空間擴展的錯覺。比起人物實實在在於畫布上佔據具體位置的傳統畫作,Matisse 開闢了另一個天地。

The Joy of Life 參考了不少大師級畫作,例如安格爾畫於 1814 年的 La Grande Odalisque。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Steinberg 曾經如此描述對此畫的觀感:「像是看著一顆石頭掉進水裡,你的眼睛不自覺跟隨不斷擴展的漣漪遊走,需要十分刻意,有近瘋子般的意志,才能聚焦於石頭掉落水面的第一接觸點。」換句話說,觀者的眼睛很難停留於 Matisse 畫作上的任何一點,視野只能不斷在畫布上移動。Steinberg 將 Matisse 畫作這種向外流動的感覺,比喻為像一滴血能影響血液循環,或一輛車能影響整個城市的交通等,是個牽一髮而動全系統的效果。

提香畫於 1523-26 年的 The Bacchanal of the Andrians,是 Matisse 的靈感來源之一。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Matisse 發明的這種「循環系統」,在 1910 年的 Dance II 中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他從伊斯蘭藝術(Islamic Art)借來連環不斷流動的阿拉伯式花紋(Arabesque),將其應用在繪畫人體的舞蹈動態上,加上 Dance II 長 2.6 米、闊 3.9 米,人站在畫作前應該更加能感受到這種擴張、循環與張力的互相拉扯。後期的美國畫家 Frank Stella 更道,正因這種流動漩渦效果,Matisse 的畫看上去,面積總是大於畫布本身。這亦是 Matisse 的偉大之處,他花上整個生涯,革新了人們對畫布空間與深度的概念,令人重新思考畫布裡二維平面與三維立體的關係,啟發了後來抽象藝術(Abstract Art)的發展。下次再講 Matisse 對空間的其他革新。

The Joy of Life 裡頭在遠處跳舞的人們,演變成 1910 年的另一作品 Dance II。 圖片來源:www.HenriMatisse.org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Hallie Tam(譚凱蘭),讀社會學和藝術歷史,寫生活文化歌影字人。在這裡集中寫有趣的男男女女。 Page:《留戀於蒙法爾科內的流行樂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