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要立身揚名,究竟是靠得天獨厚的藝術天賦,還是堅持不懈的後天努力?答案可能兩者皆非。哥倫比亞大學以 20 世紀初的先鋒藝術為研究對象,透過數據量化分析證明,藝術家揚名的先決條件,其實是圈中人脈夠廣博,作品出眾與否並非關鍵。有不少別具匠心的藝術家,為人過於特立獨行,結果終其一生都沒沒無聞。
創意與名氣不成正比?
網上藝術平台 Artsy 報道,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在 2012 年曾舉辦抽象藝術展,名為 Inventing Abstraction: 1910–1925。內容講述逾 80 名 20 世紀初先鋒藝術家,如何擺脫描繪現實的再現性藝術(representational art)傳統,開創抽象藝術新潮流。其中有展板勾勒出藝術家錯綜複雜的關係圖,享負盛名的畢加索(Pablo Picasso)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位處關係的中心。
任職 MoMA 編輯兼內容策略部總監的 Leah Dickerman,當年負責策展,正是得到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 Paul Ingram 幫助,得以譜出藝術家之間的關係。有了上述經驗和基礎,Paul Ingram 與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HEC Paris)助理教授 Mitali Banerjee 合作,進一步研究這些藝術家的創意和社交,如何影響其知名度。研究成果於 2018 年發表成學術論文。
這項研究縮窄調查範圍,只針對 1910 至 1925 年美國及法國藝術圈子內,90 名推動抽象藝術運動的先鋒藝術家。研究人員嘗試把藝術家的知名度、社交網絡和創意量化,如透過 Google 資料數據庫,統計各藝術家名字在法文及英文媒體出現的次數,以計算藝術家在公眾層面的知名度。
至於藝術家圈內的社交網絡,研究則借用 MoMA 策展成果,背後主要以藝術家的傳記、書信等,以確定他們之間的關係。創意向來都被視為沒有客觀標準,研究人員卻嘗試拿過千幅抽象藝術作品,比較 19 世紀畫作,以判斷每幅作品有多大原創性,加以 4 名藝術史家的評分輔助。
經過複雜的運算比對,研究得出的結論認為,藝術家在行內關係才是揚名關鍵,有別於「創意成就名氣」的常識認知。不少電腦和藝術史家判定為創意十足的藝術家,在公眾層面上竟然寂寂無名,反映創意與名氣不成正比,兩者沒有必然關係。
親戚關係亦非成名保證
論文嘗試以 Vanessa Bell 和 Suzanne Duchamp 兩位女性藝術家為例。她們不算是家喻戶曉的名字,但在文藝圈內同樣有名聲顯赫的親戚 —— Vanessa 是女性主義先鋒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姐姐,Suzanne 是達達主義旗手杜象(Marcel Duchamp)的妹妹。這些關係讓她們順利出道,二人的創意又被評為旗鼓相當,但 Vanessa 最終在知名度卻略勝一籌。
二人既因親戚關係而贏在起跑線,為何 Suzanne 會輸在終點線上?究其原因,論文認為與 Vanessa 的關係網較廣博有關。Suzanne 因哥哥之名,躋身達達主義者的圈子,但她在圈子內,始終只與哥哥杜象、丈夫 Jean Crotti 及世交 Francis Picabia 來往,為人不好社交。
相對而言,Vanessa 因吳爾芙的關係,活躍倫敦文藝圈子 Bloomsbury Group。她同時廣交英國以外的收藏家與贊助商,如 Gertrude Stein,甚至結識俄派芭蕾舞(Ballets Russes)創辦人 Sergei Diaghilev,及其圈內的劇場製作人和藝術家。這樣以致 Vanessa Bell 的知名度相對較高。
研究進一步發現,假如藝術家廣交外國朋友,社交網得以伸延至國外,名成利就的機會往往更高。Ingram 認為,這反映擁有多元文化經驗的藝術家,較有能力把自己的作品推銷至外國市場,異地文化又反過來啟發他們的創意。即使撇開創意不論,「藝術家本人亦從世界公民的身份認同(cosmopolitan identity)中受益。」
Ingram 再三強調,社交網絡對藝術家的個人發展至關重要:「它可保證你在市場上佔一席位。假如你與不同類型的人來往,更有可能吸引別人的興趣,更容易吸引人關注。」雖然這項研究針對百年前的先鋒藝術圈子,但他相信這番道理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