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後集體回憶香港

A+A-
圖片來源: Paul Yeung/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人在海外,看到香港內外的文化活動漸成反比。相對香港內部接連不斷的壞新聞和蠢事,漸漸成為一池死水,外地港人卻愈來愈活躍,在各地形成不同的社區網絡。

在 2000 年代談論香港文化及身份認同,總離不開集體回憶,也即是共同生活經驗,往往是日常生活小細節的集合,娛樂與媒體經驗也是其中構成部分。然而隨著離散,地理空間的共同生活經驗變得不再可能,以「集體回憶」為中心的身份認同構造面臨危機。所以近年本地娛樂圈迎來小陽春,某些藝人組合突然極受海內外港人歡迎,因為大家都急於抓住集體回憶的尾巴,而媒體娛樂成為最後的手段。

隨著內部各種的腐敗和崩潰,文化生產漸漸失去過往的力量,這手段無疑是有極限的。加上離散香港的文化的冒起,最終必然發展出多中心的「香港文化」。當然這可以是一個跨地域的文化網絡,但正如「集體回憶」的經驗構造,各中心自然會與在地社會的生活融合,擁有自己的特色與性格,而這些差異將會引起文化的焦慮和不安。

「不夠正宗」的指控,一方面會導致組織分裂,另一方面會步入原教旨主義的漩渦。有人會嘗試不斷回溯歷史上的香港文化,尋找最純粹的生活經驗,重新確立「正典」。但由於香港文化構造本來具多個起源,而且必然無法與廣義上的大陸的人和事完全切割,這個「正典」將會是矯枉過正的戰爭。

許多人會厭倦內耗而逃避,沒有包袱的新世代則很大機會越過這些邊緣衝突,加入更大的當地亞裔身份論述。屆時「香港」對於他們只是無數標籤的其中一個,正如過往香港小學手冊中的「籍貫」欄目,寫著一個你從來沒有到過,也沒有甚麼歸屬感的地方。

在後集體回憶的世代中,延續廣義上香港文化以及身份認同,大家必須開放「香港文化」的解釋權,接納香港文化不再是單指地理香港上的文化生產與消費,而是作為一種美學風格的存在。8、90 年代的流行文化當然是經典,但不必執著於哪個才是正宗。「香港」是一個文化符號、一種風格選擇,在海外基於經典的重新創作,也可以是「香港文化」的新血。

文化的核心是人,人會流動變化,只有容許新意義誕生和連結,一種文化才能持續生命。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