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

|共36篇|

抖音將成非洲最具影響力平台?

在看似飽和的社交媒體競爭中,抖音國外版 TikTok 於非洲突圍而出,尤其在尼日利亞、肯亞和南非三地,成為增長最快速的社交應用程式。網媒「石英財經網」(Quartz)分析 TikTok 搶佔非洲網絡的市場策略,指出其優勢在於「內容在地化」、「充足配套支援」以及「善用網絡名人」。

全球政府箝網是大勢所趨?

邁入網絡時代,互聯網不只是上網與社交的工具,更是不同領域的平台。網絡看似普遍,但事實上全球只有 57 %的人口能夠連接網絡,等同於仍近一半的人失去透過網絡獲得教育、金融服務、政治參與、言論自由等等的機會。英國廣播公司(BBC)撰文分析,網絡作為人權自由的延伸,目前面臨的危機和未來的發展。

歐美反中聯盟,捍衛數碼世界的自由秩序?

在 21 世紀,電子數據已是珍貴的社會資產,如何監管全球數據流通,成為了大國間的角力戰場。有學者撰文分析,中國正試圖利用其監控技術的優勢,把世界導向專制主義的未來,建議歐美雙方通力合作組成大西洋聯盟,以捍衛數碼世界的自由開放價值。

區塊鏈,能讓生活變得更好?

科技公司和金融系統監控交易,並使用數據來預測人們的購物意向,或將用戶資料出售圖利,對私隱帶來極大影響。匿名的區塊鏈和虛擬貨幣,一直試圖打破大型科技公司和銀行在網絡和經濟上的壟斷,但經濟學家質疑其成效。近日都柏林聖三一學院電腦科學和統計學助理教授 Hitesh Tewari 就提出,區塊鏈能透過 4 種方式,讓網絡世界變得更安全和公平,也讓生活變得更方便。

承載網絡的海底電纜,原來很脆弱?

自 1858 年,第一條橫跨大西洋,連接歐洲和北美洲的海底電纜成功接駁,為現代網絡奠基。至今,全球海底已建設共 380 條海底電纜。大至國家安全,小至社交聊天,每條訊息都會通過埋在深海底的海底電纜。但這些電纜,其實並不如預想中安全,甚至可謂脆弱。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就刊文分析海底電纜所面對的威脅。

用手機時舉手投足,足以識別你的身份?

網絡科技便利生活,但同時使不法分子更容易在熒幕後盜用身份和入侵戶口,使他人蒙受損失。有些網上企業,或需要使用者進行多重認證,除了密碼,生物認證如指紋和面容識別等,亦愈趨流行。然而,「張良計」下總有「過牆梯」,為了克服這些缺點,下一級的安全識別或可利用他人難以複製的特徵來區分。

【封殺華為】比起禁令,美國有更重要做的事

杜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把華為列入貿易黑名單。不少媒體以「封殺」形容美國政府對華為的舉措,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 Elsa B. Kania 則指,縱然嚴厲執行禁令,對美國而言亦只是慘淡勝利,有損美國利益。然而,她並非呼籲解除禁令,而是政府應採取更積極的政策,確保國家網絡安全 —— 5G 是個重要的戰場。

如何安全上網?問互聯網之父

WhatsApp 近日承認,一批黑客針對程式的安全漏洞,對某些用戶遙控安裝監控軟件,呼籲所有用戶盡快更新堵塞漏洞。Facebook 、國泰航空及 PayMe 等企業或服務,亦曾出現資料外洩問題。矛盾的是,我們再多憂慮,卻也無法離線。在善用網絡及保障私隱之間,到底應該如何取得平衡?美國媒體 USA TODAY 就此向「互聯網之父」、Google 副總裁兼首席網絡傳道者 Vinton G. Cerf 請教。

如何防禦網絡攻擊,又不會犧牲網絡自由?

全球網絡攻防戰近年愈趨白熱,民主國家逐漸意識到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場,根本無法保護其公民與企業安全,但對網絡活動草木皆兵,又恐怕扼殺網絡開放自由,淪為監控網絡的極權國家。究竟要如何避免顧此失彼?有智庫組織研究員撰文,建議大家向英國取經。

大腦黑客:腦神經治療技術,讓記憶更易被篡改?

大腦黑客像遙距打開電腦檔案一樣打開你的大腦 —— 在本世紀不少科幻小說和敵托邦題材的作品中,類似構想並不罕見。偷偷篡改某人的記憶,甚至透過集體修正,繼而改寫歷史真相,聽來充滿電影味道,但 BBC 綜合腦神經科學家及防黑客公司的推算,認為這種入侵行為並非那麼遙遠,甚至比大眾所想來得接近。

波羅的海三國,如何抗衡強鄰的網絡造謠攻勢?

波羅的海三國 ——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長期受俄羅斯網絡造謠攻擊,被指摘受到蘇聯恩惠而不感恩、扭曲蘇聯統治歷史。但三國未有束手待斃,政府和民間持續與俄國周旋,示範了如何在訊息戰上以弱制強,更被評為對付俄國假新聞的最佳歐盟成員國。美國網絡安全學者 Terry Thompson 就此撰文,解釋三國反制俄羅斯的戰略部署。

沒發佈的文字和相片,其實無法徹底刪除?

誰都試過一時衝動,在社交平台或網誌發帖,隨後又覺不太妥當,於是放棄發佈或是刪了帖子。你以為棄了刪了,內容就會煙消雲散,但其實並未消失於世。「華盛頓郵報」報道,很多網站會把輸入中或已發佈的內容,自動儲存起來。你作為原作者,無法修改亦無法毀掉,甚至不到網站坦承相告,你根本不會知道。

網絡諜戰真的打起來了?

為何這條未經證實的傳聞,立即引起巨大關注,風傳千里,言之鑿鑿?因為這件事恰好符合世人對於網絡安全的擔憂。如果電腦主機板可以植入類似的間諜晶片,則所有終端硬件譬如智能手機、手提電腦和伺服器都不能倖免。而網絡世界正在無限擴大:譬如家電、全自動汽車,甚至大型工業機器,無不存在網絡安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