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在今天重製昭和特攝有甚麼意義

A+A-
電影「新.超人」劇照。 圖片來源:映画『シン・ウルトラマン』公式アカウント/Twitter

近十多年的日本特攝總是重重複複地聲稱「回歸原點」,隔不久就拿出「X 周年」的名義召喚舊角色甚至重製舊作。除了是因為瞄準懷舊市場,有消費力的昭和世代觀眾願意買單外,也是本身類型發展方向迷失的表現。

要數特攝源頭之一的「紙芝居」,是用一連串的繪畫和旁述說故事,將其製成更容易販賣的媒體形式就成了電影,而將幻想情節再現的手法就是「特殊攝影」。在上世紀,特攝相比動畫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和更短的時間拍攝,你需要的只是幾個模型及一個穿著皮套的演員。某程度上,特攝是在再現效果與製作成本之間的妥協,在技術和經費都不足的年代,作為動畫替代品出現的過渡媒體或類型。所以文學者福嶋亮大稱特攝為「動畫的前史」 ,遠在 1963 年第一部國產電視動畫「阿童木」面世前,填補了日本國內的想像風景。

時至今日,觀眾的胃口已經被荷里活養大,愈來愈不願意接受簡陋的特效。加上當代的動畫製作成本下降,3D 圖像動畫技術成熟,進一步拉低價格。製作真人電影高質特效的成本,已經比動畫製作更高。吉卜力的「哈爾移動城堡」成本為 24 億日元,但要重現真人寫實場景,絕對不止這個價錢。參考同樣擁有「巨型移動建築」場景的作品,2018 年美國和紐西蘭的合拍電影「移動城市:致命引擎」(Mortal Engines),成本達 1.5 億美元。雖然兩者不是完全對等的比較,中間亦有物價通脹的成本差異,但相差 10 倍的製作費,也側面顯示動畫不會比真人貴。動畫不再需要用「特攝」來妥協,自己就是一個更容易製作的媒體形式。

再者,在幾乎所有影像作品都有特效的現實下,「特殊攝影」成為了一個無意義的分類。在當代媒體生態和水平要求下,特攝無法擺脫自身的過去,同時不願意擺脫,因為擺脫了就需要面對更強的對手 —— 如果你拍得成科幻動作電影,是不會叫自己做特攝的。因為其極其特殊的歷史和文化脈絡,使作為過渡媒體的特攝成為一種自立的類型,而這個類型在當代維持自己的身份價值,只能不斷「回歸」,強調自己與眾不同的起源。

正如庵野秀明的「新日本英雄系列」嘗試不同實驗手法,但所謂的嘗試是用來重現當年的畫面,而且是非常執著細節地重現。當下「特攝」最需要的不是第 N 次的「回歸原點」,而是突破自己既有的類型框架,進行更多跨媒體實驗和合作。在今天活出自己的生路,首要任務其實是「去特攝化」,例如現在進行中的特攝動畫化和漫畫化。

避免相同媒體形式重製,透過跨媒體合作,使既有資源再生,才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持續發展。每年一次的「皮套大戰」和「回歸」,最終只會進入內捲旋渦。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