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若遠:「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 與「大隻佬」的殊途同歸

A+A-
電影「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劇照。

早在 2018 年 Sony 和 Marvel 合作的「蜘蛛俠:跳入蜘蛛宇宙」(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對超級英雄粉絲來說,很可能又是另一個超級英雄的 reboot,畢竟蜘蛛俠重啟了太多次,但當年卻意外地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坦白說,筆者並不是在戲院裡看的,而是在它拿下奧斯卡後才吸引到我。畢竟蜘蛛俠電影拍得實在太多,幹嘛還要看一個動畫版?後來在串流平台上看過後,卻大為驚訝,沒想到竟能玩出一個這樣的創意來,也開啟了所謂的多元宇宙世界。

到後來的「奇異博士 2:失控多元宇宙」(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和楊紫瓊的「奇異女俠玩救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這種多元時空就變得不再獨有,但在「奇異女俠」推出前,這個蜘蛛俠動畫確實讓人耳目一新。因此去年在聽到將要開拍續集的消息時,不禁充滿期待,不想再錯過入戲院觀看的機會。

幸好,有好友提醒,這集故事相當複雜(第一集已不簡單),因此最好在入場前一晚,先重溫一遍,有助刺激對故事的印象。這有點像看「壯志凌雲: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一樣,為了不錯過編劇仔細安排的所有情節,之前重溫一次會比較穩妥。所以也在此勸喻所有未進場的朋友不妨參考這個模式。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重溫很無聊,但作為在 iTunes 買下電影的人來說,不妨在重溫時聽一下廣東版的配音,因為要不是重看,大概你不會聽上這些配音。原來第一集的廣東話配音做得相當不錯,大概 Disney 和 Marvel 等大機構有嚴格控制這些配音,落地本土化之同時,亦不會偏離太遠,做得恰到好處。

再刷新一次記憶後,入場一看,果然非常震撼。但一直看下去,劇情之變化,不禁讓我感嘆,就是這集的主題內核,竟跟劉德華和張栢芝的「大隻佬」非常相似。這個比喻,可能連 Disney 和 Marvel 的主管也會有點奇怪,為甚麼蜘蛛俠會和大隻佬纏上?但要是用心去看,就會發現,這集「蜘蛛俠」和「大隻佬」所要講的題目,其實是一樣的。

以下有部分劇透,但非全劇透,請大家斟酌閱讀。

這集要討論的,基本是穿越多重宇宙後,雖可改變每個空間的歷史,但都只是些無關痛癢的部分,而蜘蛛俠的所謂核心價值,就不能干預或修改,因為一旦改了,就會影響到各個蜘蛛俠在平行宇宙中的結構。蜘蛛俠的核心價值,就是每個蜘蛛俠都得面對一個親人的死亡,一旦改變了這個,就會出現結構性崩潰。

這集的主題就是出現了如此改變,因而導致一個兩難的抉擇。在這方面,它簡直就像是「大隻佬」的超級英雄版。在「大隻佬」中,張栢芝飾演的女警李鳳儀,因前世是日本兵,有了這個因果關係,日本兵殺了人,所以李鳳儀就要死,這個是連李鳳儀和身為看到因果的大隻佬都搞不懂的道理,但宇宙就是這麼運作,所以才有「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而這集「蜘蛛俠」用上了許多所謂平行宇宙的演繹方法,要講的,也同樣是這個因果道理。

當然,我不是說「蜘蛛俠」的主創團隊抄襲港產片「大隻佬」,而是許多時候我們在找尋所謂現代化的核心主題時,其實都是從一些重心的哲學題目開始。這些重心哲學題目,都是人類數千年來也在思考的題目,只是用了不同方法去演繹和詮釋,有人用因果,有人用平行宇宙,詮釋方法各有不同,演繹手法也隨年代有所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只有不懂戲劇結構的人,才會強行打破數千年來建立起的說故事原則,為拗而拗。

就這一點,Robert McKee 的「故事」(Story)中第一句已經清楚道出:「我們可以打破規則,但不應該打破原則。」要是沒有搞懂這個道理,即使讓你堆砌多少特效或明星進去,也是徒勞。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思考是危險的開始,創作乃囹圄之門票。只因吞過紅藥丸,從此走上殺頭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