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

|共56篇|

按人類習性衡量動物,妨礙科學研究?

使用工具,曾經被視為人類獨有技能,後來接二連三有研究證明,有個別物種同樣懂得運用工具。這些研究看似挑戰人類中心主義,但演化生物學家 Marlene Zuk 在科學雜誌 New Scientist 指出,如此以人類習性衡量動物,只會曲解生物演化原理,長遠不利科學研究。

「螢光顯微鏡」可助研發藥物?

一般光學顯微鏡,只能針對整體細胞觀察,難以縮小至個別分子;至於電子顯微鏡,樣本必須在真空中觀察,無法觀察活體樣本;而「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技術」,就運用單一光分子特性克服光學顯微鏡的物理限制,擺脫電子顯微鏡無法觀察活體樣本的缺點。初創公司 Eikon Therapeutics 取得此項專利技術,用於藥物研發,由於可以直接看到活細胞中的單一蛋白分子變化,令其可更快、更精準地研發藥物。

【*CUPodcast】我愛身份地位(動物篇)

在人類社會,身份地位是左右人在群體中的待遇如何的重要因素。原來,在自然界中,動物的身份地位也同樣重要,甚至成為生死存亡的關鍵,而青春期就是決定動物一生地位高低的重要時期。今集將會講解身份地位如何影響動物的生存、地位高低的差別待遇、影響動物地位的不同因素,以及青春期的動物怎樣以交朋結友、身體語言等生存技巧,力爭上游,躋身另一階級的故事。

【*CUPodcast】動物的青春期

反叛、追求朋輩認同、對異性產生興趣等等,在青少年身上十分常見。可是,不單人類會有青春期,原來動物也有?動物的青春,和人類又有甚麼異同?這次介紹的「動物們的青春」,講述了各種青春期的動物,在經驗不足下,面對怎樣危險的處境。在天敵環伺下,牠們如何以「掠食者觀察」的技巧玩一場死亡遊戲,加速自己成長,逐漸過渡成大人。成長,也是動物必修的一課。

當達爾文遇上外星人:進化論可應用外太空?

外星生物容貌不一定左右對稱?外星雀鳥不一定長羽毛?劍橋大學動物學學者 Arik Kershenbaum 新書 The Zoologist’s Guide to the Galaxy 提出科學論證,研究外星生物這個熱門科幻題材。當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原則,應用到叫人異想天開的外星環境,究竟會演化甚麼樣的外星物種?牠們與我們又有甚麼共通特徵?

李衍蒨:訴說世代故事的骸骨

骨頭可以按照生物化學定義,並將其從千百年間的演變以統計學數字呈現。雖然對於骸骨的詮釋因人而異,但若只將其化為數字,就無法清楚了解骨頭背後所經歷的一切,甚至不知道「骨頭」是怎樣的一回事。即使很少談論,但它一直默默在體內記錄我們的日常生活,在文化構成中佔一席位。

太陽風暴與鯨魚擱淺的關係

地球磁場無所不在,許多動物都靠磁場感應導航,確保長程旅途不致迷路。部分鯨魚每年巡弋南北兩極,最後總能返回原來位置,想當然耳具備內建的指南針,但生物學界長久以來難以證實,連生物羅盤運作原理亦有爭議。最近一項就太陽風暴與鯨魚擱淺關係的研究則助證了鯨魚具有磁場感應的能力,以及為其迷航提出具說服力的解釋。

動物如何投票解決分歧?

在日常生活中,大至決定一國之首,小至去哪裡吃午餐,我們都習慣用投票來解決分歧。原來在大自然當中,並非只有人類才懂得以文明的方式,尊重多數人的決定。「紐約時報」便整理出數種會利用投票表達意向的動物,其中的方式更是耳目一新,例如:打噴嚏。

恐龍肉是怎樣的味道?

人類文明起源之時,恐龍早已滅絕。不過,若兩者真如電影般在世上共存,相信恐龍也會成為人類的盤中餐,但你有否想過,即使身處在 21 世紀,「恐龍肉」其實無處不在?美國有大學研究發現,恐龍肉的口感和味道,或與部分常見肉類相似。

以武止戈:史前人類殲滅暴戾人種,繁衍溫馴後代?

沒有文明的原始狀態下,人類是彼此殺戮,還是和諧共存?哈佛大學生物人類學家新書,透過遺傳學與自然史依據,用人類學方式介入這場討論。他推斷追求和平的史前人類,曾經集體殺害暴戾兇殘的人種,使人類演化過程中自我馴化,令文明得以建立。

【Soul Monday】昆蟲學正消亡,Pokemon Go 救得了它嗎?

過去幾年,昆蟲數量銳減,尤其以蜜蜂為甚,「紐約時報」更稱之為「昆蟲的末日(Insect Armageddon)」。研究牠們的學科也難免受到威脅。在德國舉行的昆蟲學會議,就如何拯救夕陽學科展開討論,科學家開始考慮用 Pokemon Go 的方式,鼓勵新一代收集昆蟲,從而接觸昆蟲學。

動物武器的演化,如何透視人類軍備競賽?

人類自古便對動物身上的武器目眩神迷,無論是雄鹿的分支鹿角、乳齒象的巨型象牙、銳不可當的犀牛角,往往都巨大得不成比例。為此著迷不已的美國生物學教授艾姆蘭,多年來埋首研究這些動物武器,結果發現其演化邏輯,竟然與人類軍備改良歷程極其相似,成果發表成著作「動物的武器:從糞金龜、劍齒虎到人類,看物種戰鬥的演化與命運」。

人老身不老:如何能改變生理年齡?

吹過蠟燭,又大一歲?原來並不盡然。哈佛醫學院教授指出:「實際年齡並不代表我們真的老了多少。它只是個表面的數字。」因為基本上,每個人都有兩個年齡:一是實際年齡,意味你活了多久;二是生理年齡,代表身體機能與平均健康水平相應的年紀。「生物學上,所有人都基於自己的基因、飲食習慣、運動量及曝露於多少環境毒素,以不同的速度老去。生理年齡決定了我們的健康,最終決定了我們的壽命。它才代表我們該吹的蠟燭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