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

|共19篇|

培植肉衝出太空,遠征不是夢?

太空人太空執行任務時間可長達 6 個月,飲食是需要精心準備的一環,當中包括部分預先妥善保存的肉類。不過,想像一下長途太空旅遊或太空殖民的未來,此法未必可行。以色列人造肉初創公司 Aleph Farms 就展開一項新測試,瞭解肉類細胞能否在太空環境培育生長,希望藉此揭開太空旅行新一頁。但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指,在解決地上人造肉問題之前,太空種肉的想法可能走得太遠。

肉類消耗量急降:英國會否邁向素食大國?

由於人類在飼養牲畜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溫室氣體,西方國家近年愈來愈多人推廣素食,認為此舉既環保又健康,還可以避免殺生。今年 10 月,權威科學期刊「刺針」刊登了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英國的人均肉食量在十年間大降 17%,其中一位作者、牛津大學健康行為學家 Cristina Stewart 就在學術網站「對話」剖析上述現象。

雞肉工業化的產物 :木質雞胸

雞胸肉愈來愈「鞋」,尤如「柴皮」一般,雞肉公司用了數十年繁殖及改變雞種,令牠們能長出「大雞胸」,提升生產量,但過度生產帶來的禍害,已開始浮現。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面對客戶也開始摒棄口感欠佳的雞肉,行業正花費億元來應付各種後果,包括軟塌的「意粉肉」,以及肉質太堅韌粗糙的「木質雞胸」。

肉食悖論:又要食肉,又要滿足道德感?

不少人會到街市或超級市場購買肉類。完成切割、包裝、標示價錢的肉類商品,難以立時令人聯想到,手中的肉塊,曾是某隻動物身體的一部分。然而,心理學家 Julia Shaw,在當中觀察到一個關於「肉食悖論」的道德問題:既然反對虐待動物,為何還吃環境惡劣的農場所生產的肉食?她稱,許多持這種立場的衛道之士,實際上均不會有所避忌。

【人如其食】你的飲食如何,你的未來也將如何

食物取之於大地,但在未來,大地還能否支撐世界的食品系統?食品系統已知是氣候變化、淡水資源枯竭、水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影響因素。在聯合國提出 1.5°C 警世報告後,日前「自然」期刊上發表的一份的報告指出,如不大規模改革食品系統,包括改變飲食習慣,環境將超出界限,即地球很危險。

反其道而行:為何他們棄素吃肉?

純素主義近年風靡全球,說能健康身心、避免殺生,甚至拯救地球。正當無肉飲食成為潮流,男女老幼爭相仿效,歐美各地卻有些人反其道而行,毅然放棄純素者的身分,走回肉食之道。英國廣播公司近日採訪他們,剖析全素生活的難處及影響,以及決意「叛變」的原因和掙扎。

是時候食蟲了?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2016 年一項研究指出,假若於 2050 年不再生產紅肉,與食物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將減少 60%;而於完全素食下,排放量則將能減少 70%。當更多人棄肉食素,固然可大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除了食素,還有甚麼選擇?如題:食蟲。

史前人類的餐單

近年興起「舊石器時代飲食法」(Paleo Diet),主張模仿原始人的餐單,多吃採集蔬果、天然魚肉,戒絕穀物、澱粉質及加工製品,聲稱既可減重,又可預防心臟病和糖尿病一類文明病,儘管成效存疑,在歐美仍蔚為風潮。最近一班科學家檢驗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的牙齒,發現史前人類飲食習慣不一,難以歸納出一套舊石器時代餐單。那麼原始人的餐桌究竟有甚麼?

問心無愧吃熊貓肉?

英國最大零售商之一 The Grocer 針對未來人造肉的前景發布報告,聲稱製造過程中並無動物受害,只在培養皿中培育。2013 年荷蘭 Maastricht 大學的研究員煮食第一塊人造漢堡扒,造價 215,000 英鎊。這塊漢堡扒重 142 克,採用活牛的細胞,在實驗室裡經過三個月時間培植所得。除了要減低生產人造肉的成本,肉質本身也必須滿足挑剔的「食家」,避免所謂太乾,不夠「彈牙」的評語。

當全球人都是素食者

一齊起跳或能帶來輕微的震動,但不會改變世界。但假如是全球的人都變成了素食者,那的確會改變世界,包括阻止全球暖化,改善健康,及造成數以百萬計的失業。「這是兩個世界的故事。」哥倫比亞國際熱帶農業中心 Andrew Jarvis 表示,於已發展國家,素食主義會對環境和健康有莫大益處,但對於發展中國家,這將加劇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