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共37篇|

賀建奎當年基因編輯的女孩,現在還好嗎?

中國生物物理學家賀建奎,早前獲批「高端人才通行證」來港,後來又被宣佈簽證無效。香港媒體自然關心「高才通」申請者有無申報案底,而對上週出席第三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的部分科學家來說,最關心的可能是當年經賀建奎編輯基因後誕生的 3 個女孩,今天狀況如何。

人類的 Y 染色體終將消失?且看棘鼠如何自救

人類的基因組由有 23 對染色體,其中女性有兩條 X 染色體,男性有一條 X、一條細小的 Y 染色體。人類會否誕下男嬰,由 Y 染色體上的睪丸決定因子(SRY DNA)決定,但早在 2014 年已有研究提出,Y 染色體正在退化,有可能在 1,100 萬年後完全消失。近期載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就從失去 Y 染色體的棘鼠身上觀察到決定雄性 DNA 的演化方式,或會是未來人類延續的參考。

科學家重建遠古生物蛋白質,對抗現代人類疾病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南極洲冰層、海溝和火山環境中尋找微生物,追蹤可改良基因編輯技術的新蛋白質,糾正引致疾病的基因。最近,西班牙的研究團隊在「自然微生物學」雜誌表示,透過復甦已滅絕數十億年的生物蛋白質 Cas9 酶,研發出新的 CRISPR 基因編輯系統,並適用於現代人類細胞。

如何令大量小公雞免於被絞死?

公雞不會生蛋,欠缺商業價值,每年有多達數十億隻小雞出生後不久,即被活生生放進絞肉機。但未來或可取代這種殘忍做法,近日以色列研究人員表示已培育出經過基因編輯的母雞,牠們所生的雞蛋當中,只有雌性才能成功孵化,避免公雞出生後即被屠殺的厄運。

外貌相似但沒血緣關係?可能是有相似 DNA

生活在美國亞特蘭大的 Charlie Chasen 和 Michael Malone,經常也被人誤認為對方。他們沒有血緣關係,祖先更是來自世界不同的角落。但他們由臉型、五官,以至髮色,都似得驚人,就連面部識別軟件也難以分辨。最近,西班牙的科研團隊就在雜誌「細胞報告」發表論文,嘗試解釋這種「分身」現象。

用 DNA 儲存數據更好?

目前,估計全球有約 1 萬億 GB 數碼資料(digital data);每日的電子郵件、照片、推文等其他數碼檔案,便增加約 250 萬 GB,當中大部分數據會儲存在不同的大型數據中心。要建立一個數據中心,可能需要佔用幾個足球場大的土地,加上維護,成本約 10 億美元。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團隊,正探索以其他形式—— DNA —— 儲存不斷增加的龐大數據。

mRNA 能治武肺,也能治癌?

於 1961 年首次被發現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其主要工作與郵差一樣,攜帶從 DNA 中複製的遺傳資訊,以產生建構及控制人體器官和組織的蛋白質。Uğur Şahin 夫婦認為,如果利用得當,mRNA 能充當免疫系統的交通督導員,可控制、調節和重新定向身體的資源,以對抗特定的癌症和病原體。

維京人不是種族?

維京戰士其實不戴角盔、女維京戰士真實存在,並非神話傳說…… 人們對這群金髮碧眼、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跨過北海進入不列顛的戰鬥民族,還有甚麼誤解?原來,這條問題本身便是誤解。據近日發表於學術期刊「自然」的基因研究指出,維京不全然是一個種族,而是一種文化身份或概念。

DNA 資料庫:專家在擔心甚麼?

有醫學專家認為增加檢測量,可減低出現超級傳播者的機會,對抗疫工作有極大幫助。可是也有人擔心,政府會借機建立秘密 DNA 資料庫,配合生物監控系統,打壓公民社會。其實多年來,學界已有很多有關生物監控的討論,究竟 DNA 資料庫為甚麼值得人擔心?

2019 年旅遊趨勢:以 DNA 作嚮導

小時候學生手冊上要填上籍貫一欄,說明自己家庭來自哪個地方,更有一段時間興起尋根之旅,回到自己家庭發源地一探究竟。不過,如果一個家族移居某地已久,其實頗難查找自己的根源,DNA 測試或可以幫上忙,近年就有旅遊業者注意到這一點,為旅客度身訂造以 DNA 尋根之旅。

李衍蒨:失火「天堂」—— DNA 進步的代價

本年 11 月中,加州天堂鎮的山火肆虐。經過火舌洗禮後,整個城市都滿目瘡痍。當地兩所大學裡面的法醫人類學教授都馬不停蹄,開始到火災現場搜索人體骨骸,務求可以帶回殮房,利用 DNA 技術去企圖鑑識死者身份。同一時間,亦有超過百人志願團隊加入去進行搜索,希望可以加快鑑識腳步,令受影響家庭早日脫離傷痛。

啟動人類冬眠狀態

倪匡的科幻小說「天皇巨星」中,原振俠在宇宙航行,尋找戀人瑪仙下落。飛船卻在回歸地球途中發生意外,偏離航道並迷失在宇宙中。原振俠最終處於冬眠狀態,不知何時,甚至有沒有機會甦醒過來。人類可以冬眠,本來只是科幻小說的設想。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動物冬眠的遺傳機制,認為牠們或能夠為人類解開同樣的能力。假如可以控制冬眠能力,太空人便可在持久的宇宙探索過程中睡上一覺,等待到達目的地。

李衍蒨:F.B.I. 與神秘木乃伊頭(二)

這一連串的發現令醫生們質疑,古埃及人可以利用原始工具進行如此複雜的手術。因此這兩位醫生連同另外一位口腔手術專家,在兩具屍體上用古埃及版的手術工具 —— 鑿和槌嘗試重演此項手術。他們將鑿放到智慧齒的位置後面,成功將與木乃伊相同的一塊下顎冠狀突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