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基因組結構,與癌變有關

A+A-
圖片來源:David A Litman/Shutterstock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發現,人類基因組的「地形」(topography)與癌變有關。研究近日發表於學術期刊「細胞報道」(Cell Reports),揭示了基因組的結構分佈,可能影響多種癌細胞產生;當中具有某些特徵的基因組區域,正是誘發細胞基因突變的「熱點」所在。

談及人類基因組,人們通常會想到 DNA 的雙螺旋結構,然而基因組的組成不止於此。參與是次研究的生物工程與細胞分子醫學教授 Ludmil Alexandrov 形容,基因組就如地球上的各種景觀,具有不同結構、形狀和特徵的豐富地形。

例如基因組中包含了 DNA 雙鏈緊密捲曲的部分,有些地方捲曲較為鬆散;有些部分則是循環複製。基因組還具有其他各種特徵,其中一種名為「複製時機」(replication timing),基因組的某些部分會在細胞分裂初期進行複製,而其他部分則在分裂後期才複製。

研究人員根據基因組的各種地形,以及產生癌變的位置,進行全面研究。這就像探索地球上的不同地形,如何發展出不同的生態系統般。研究結果顯示,基因組中的一些「地形特徵」,似乎為某些基因突變提供了理想的培育環境。

以往科學家研究癌細胞的基因組時,通常假設突變是在該基因組內隨機形成。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因基因組的不同區域各有不同特徵,而是次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突變會優先在某些區域中發生。

研究人員分析了 516 種已知的基因組地形特徵,以及在 40 種癌症腫瘤中以全基因組測序而找出的 5,120 種突變模式(即突變特徵)。其中發現與飲酒相關的幾種突變特徵,是在細胞分裂早期複製的基因組區域中形成;此關聯在食道癌、頭頸癌和肝癌中尤其顯著。

以上發現,違反了科學家的一貫認知。因為基因突變通常在細胞分裂後期所複製的區域內發生;細胞分裂初期,DNA 複製更為精確,有助避免基因組突變。然而是次研究表明,當涉及飲酒相關的突變特徵時,情況恰恰相反。研究人員還觀察到其他有趣現象:一組具抗病毒活性、名為 APOBEC3 脫氨酶的酵素,於細胞分裂早期和晚期時所複製的區域中,均會形成突變特徵。

人體必需的許多基因,都存在於基因組的早期複製區域;是次研究揭示了某些基因突變並非按常規進行,因此可能會攻擊通常受到保護的關鍵基因。

研究團隊已於網上整理成果,方便其他研究人員搜尋各種基因組地形特徵,和與其相對應的突變特徵,有助日後進一步研究各種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