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

|共99篇|

「塑膠抵銷」能幫助減少塑膠污染?

在提倡減碳的大趨勢之中,企業的碳排放量愈益受關注。有些企業會通過向他人購買碳排放額,抵銷自身的碳排放量,這種做法稱之為碳抵銷或碳補償。近年相關抵銷做法開始應用在塑膠污染之上,即企業能夠購買「塑膠抵銷額」(plastic credits),來抵銷自身相關足跡。

大自然的「綠色黃金」微藻,可開創可持續未來?

大家或較熟悉海藻這大型藻類;其實在海洋、淡水湖泊和河流中,還有大量同為水中生長的光合生物 —— 微藻。這些微小的生物是地球重要的「初級生產者」。它們相對容易養殖和收穫,甚至能利用廢棄營養物生長,來生產可用作食物或生物能源的生物質。藻類生物質還含有廣泛的有用分子,可用於生物塑膠、生物燃料、保健品、化妝品和食品成分。微藻因此有「綠色黃金」之名。

微塑膠人體影響之謎

走到山川海洋極地,或者鹽、水和尋常食物,微塑膠都已無處不在。一週過去,人體可能已攝入約 5 克的微塑膠;上月一份研究更顯示,人體血液中也檢測到微塑膠。避無可避的微塑膠,會對人體造成甚麼傷害? 「國家地理雜誌」報道指,科學家雖然有所憂慮,但目前尚未確定微塑膠的健康威脅。

化學污染已超出「地球界限」

化學污染混合物遍佈地球,包括塑膠、殺蟲劑、工業化合物和抗生素在內的 35 萬種化學品。國際科學家團隊日前發表研究,評估人類活動產生的數十萬種化學物質如何影響全球生態系統。結論指出,現時全球已經超出了環境污染物的「地球界限」(planetary boundaries),即超出人類活動可安全地繼續發展和保持繁榮的界限。

繼續用膠,也可以是環保的一途?

塑膠污染是全球問題,散落在自然環境的塑膠垃圾,可在河流海洋中四處漂流。解決塑膠污染首要對付即棄塑膠產品。歐盟自 7 月 3 日起實施「即棄塑膠指令」,規定成員國禁售多種即棄塑膠。香港環保署亦推動​「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或於 2025 年落實。到底在禁了即棄塑膠以後,我們有甚麼可用的替代品?

【專訪尹志文導演】即棄塑膠就是超渡不了的冤魂

不少宗教及地方文化確信萬物有靈,人類使用過的物件也有生命,就算是即用即棄的塑膠亦如是。近日維港投資與「媽媽的神奇小子」導演尹志文聯手製作的預告片「超渡樽頸位」,正是講述人類所使用的大量塑膠,久久無法分解,遺害人間五百年,猶如無法超渡的惡靈。尹導演接受訪問時直言相信世上有鬼,但鬼魂若非自己所害,就不會懼怕,不過他確實畏懼塑膠:「即棄塑膠肯定是人類的共孽,所有人都有參與去產生廢膠。」

【COP26】馬拉松淪「垃圾製造機」,減碳競賽開跑

跑步只需要一套運動服和水,理應是低碳活動,但一場馬拉松賽事,卻足以消耗百噸資源。有研究指,馬拉松涉及龐大碳足跡,一名跑手的年碳排放量多達 4.3 公噸,當中由法國飛往紐約已消耗 3.5 公噸,相當於其排放量的 83%。眼看熱鬧過後,跑道總遺留紙杯、蕉皮、毛巾等驚人垃圾山的問題,到底一場賽事,對環境造成多大傷害?

回收塑膠是科企巨擘的走塑騙局?

全球 10 大最高市值企業中,有 8 間業務與科技相關。隨著碳中和成為全球共識,科技巨頭亦相繼投入低碳轉型,高舉環境永續的旗幟。環保措施的入門第一步往往是走塑和回收,包括收集廢塑膠加工、轉用生物可降解塑膠(biodegradable plastic)等,以便產品在自然界降解,達成減廢目標。但有專家直斥,此舉無助減少塑膠污染及電子垃圾,甚至會嚴重破壞環境,形容企業實際是偽環保。

性商品的永續風潮

去年疫情臨城,情侶被困家中,或只能去 Staycation,卻意外壯大情趣用品市場。2020 年全球性玩具銷售額增長達 26%,至 336 億美元,然而垃圾亦隨之增加。性愛玩具大多由 ABS 塑膠、矽膠、電池等材料組成,不能當普通垃圾回收,最終只能被堆填,造成不可逆轉的污染。近年成人玩具行業遂以永續概念設計產品,追求「環保性高潮」外,更希望打開外界對性的禁忌話題。